西峡民谣辞典269
(2022-04-02 05:49:05)
269.
吃菜长头发,
戴花回娘家.
娘家有个狗,
拽住屁股不叫走。
野菜是大地的头发,人类种植的蔬菜,也是大地的头发。
一个人的躯体就是一个人的大地,吃了野菜,吃了自己种植的蔬菜,人也会长出头发。中国哲学老说天人合一,中国民间的哲学大概是天地合一吧。
西峡民谣说“吃菜长头发”,就属于村庄天地合一古老民间哲学。春日到了,深山有野韭菜,掐回来烙韭菜合,味道比种植的韭菜味道更鲜美。西峡县城对面的寺山和红草沟,就有野蒜,薅回来包饺子,也是美味。过去说吃春桃是吃春,在西峡,吃头一茬野韭菜和野蒜,也是吃春。
吃菜长头发干什么呢?村庄的母亲哄男孩子吃菜,就会说:吃了菜长头发,才能说来老婆。不吃菜就是个光瓢,长大了连老婆也找不到,就要打光棍。
西峡民谣说吃菜长头发,是针对女孩子说的。女孩子大了,就要上婆家;上了婆家,就要回娘家。回娘家经过的田埂上,就会长出一些野花,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也是一个出嫁的女人反馈给娘家的一份漂亮。而戴花回娘家,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头发。没有头发,采了野花野找不到佩戴的地方。胡兰成在一篇散文里说:陌上拾来细花钿,才知昨日美人过。这是很做作的,在乡村的陌上,上哪儿拾来细花钿呢?无非就是拾来村庄女人戴过的几朵野花而已。
村庄的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吃菜呢?在老日子里,村庄生活是困苦的,对于粮食的热爱超越了对于蔬菜的热爱。记得来客人做菜米饭,给客人盛饭的时候,我母亲总是往客人的碗里多盛一些白米,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稀罕。而我们碗里的米饭,有一大半都是萝卜菜。在少年时代之前,对于一碗白米饭的热爱,超过了对于一碗萝卜的热爱。所以村庄的母亲就医吃菜长头发来哄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西峡民谣很多是充满大地情感和人类亲情的。当上了婆家的闺女戴着几朵陌上野花回到了娘家,走的时候往往是恋恋不舍的。这样的情感也影响到了娘家的狗,对于归家的人野恋恋不舍。就使民谣有了“娘家有个狗,拽住屁股不叫走”这样浓厚的亲情。西峡民间的的数量词,是很有意思的,对于狗不说一只狗,而是说一个狗。“个”字是说人的,而在村庄里,把狗也当作了一个人,可见村庄的人们,原本就把天空下边、大地上边的一切生命都人格化了。
娘家的狗知道留人,足以证明乡村生活的醇厚和温暖。一首民谣,看似十分简单,却融入了村庄素朴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的况味。通过一首民谣走进老村庄,和某些时候一个人回到老村庄,是一样的淳朴。
这个民谣,不仅流传于西峡,也流传于淅川、内乡、镇平和邓县。地理位置相连的县域,很多民谣都是相同的----着就是文化的濡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