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问问老大同不同意?

标签:
育儿 |
分类: 家有双宝:幸福姐妹花 |
一位妈妈来问我,小女儿刚刚满月,没想到4岁的大女儿却非常仇恨妹妹,每次见到妹妹,总要上去捏妹妹。见到我抱小女儿,她总会恶狠狠地说:“我要把妹妹扔掉!”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妈妈不无遗憾地对我说:“其实,我当时生二胎主要也是想让大女儿有个伴,没想到大女儿这么排斥小女儿,现在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听了这位妈妈的描述,我特别为大女儿不平。当4岁的孩子说出狠话时,必然有什么深深地伤害了她。我们生二宝究竟是为了谁?我们有没有在生二宝前给大宝进行心理建设?
其实,这位妈妈家的情况与当时我家的情况很相似。我也是在大女儿4岁零1个月时生下了小女儿。当弟弟妹妹出生后,作为哥哥姐姐的大孩子往往会有一系列的情感体验。
根据杜恩和肯德里克对儿童如何接纳新生婴儿进行的研究表明,随着第二个婴儿的出生,母亲对第一个孩子的关注和注意都会减少,而第一个孩子如果已经超过2岁或者更大,往往能够很容易地感知到与父母间的亲密关系已经被弟弟妹妹的到来而破坏。因此,他们往往会变得更加对立和具有破坏性,同时,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也会降低。
如果第一个孩子在情感上较敏感,他就会经常怨恨失去了父母的关注,为了缓解心中的怨恨,他们会对新生的小宝宝心生憎恨和厌烦感。如果这时候父母拿第一个孩子的劣势与第二个孩子的优势相比较,第一个孩子往往会爆发极度愤怒的情绪,严重的往往会对第二个孩子“下毒手”。
想要二宝,大宝的接纳和认同是很重要的。但是,要让大宝接纳二宝,真的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心理建设,需要我们耐心、耐心再耐心,认真地倾听孩子敏感的内心,努力关注到大宝内心的情感需求,自始至终给予孩子真真实实的爱。
第一阶段:怀孕前给大宝打打预防针
由于我的内心是想要二宝的,所以在姐姐2岁后,外出时看到比姐姐更小的孩子时,我经常有意无意的对姐姐旁敲侧击:“格格,要不妈妈也生个小弟弟小妹妹和你一起玩,好吗?”“格格,你想不想当姐姐?”“格格,妈妈再生个宝宝好吗?”我记得姐姐小于2岁半时,一直是强烈地反对。
“不要,我不要弟弟妹妹,我只要妈妈爱我一个。”姐姐总是这样说。
我当时也疑惑过,为什么姐姐会这么强烈地反对呢?当时一时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释。由于我和老公虽然内心是要二宝的,但是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并没有真正提上日程,所以对姐姐当时“不要弟弟妹妹”也非常坦然,不评价也不批评,只是按兵不动。
当然,我个人的想法是,不管我多么想要二宝,在姐姐没有接受想要弟弟妹妹前,我不会要二宝。于是,我转而去做绘本推广,并视绘本馆为第二个孩子。
后来我明白了,2岁左右的孩子有可能处于自我意识觉醒时期,希望独占妈妈的心理非常强烈。
当姐姐快3岁时,她外出看到其他孩子时,慢慢开始主动说:“妈妈,你再生一个妹妹吧,我不要弟弟,妹妹和我一起玩。”3岁左右,也许是同伴交往需求增加,姐姐主动要求我生二宝的言语开始频繁起来。这说明,大宝对二宝开始接纳了,心理建设第一次完成。
最近,姐姐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妈妈,你再生个妹妹吧,我要当姐姐!”
我为难地说:“生孩子又不是你说想生就生的,很痛苦的!”
姐姐说:“不就像拉屙屙一样吗?”
我顿时无语。
婴儿如何出生,姐姐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我总不能用我那可怕的剖腹产去吓唬孩子吧。
于是,我只好说:“好吧,妈妈努力给你生个妹妹!”
几天后,我订的那套性教育绘本到了。收到书那天晚上睡觉前,我给姐姐讲了一本婴儿出生的绘本故事。
姐姐又旧话重提:“妈妈,你快生个妹妹吧!”
我说:“可是,你今天吃饭总要妈妈喂。”
姐姐说:“我会自己先吃好饭,然后喂妹妹吃的。”
我说:“那妈妈得看你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当姐姐的样子。”
姐姐说:“妈妈,我表现好的,你就再生个妹妹吧,今天就生好吗?”
听得我大汗,我只好说:“宝宝,你以为生个孩子那么容易吗?宝宝要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上近一年才能生出来呢!”
然后,我又指着书中一个怀孕的阿姨说:“你看,宝宝刚开始才豌豆那么大,要慢慢长大,长到脑袋像小碗那么大,然后才生出来呢。”(此文写于
2011年2月17日星期四
姐姐3岁1个月25天
第二阶段:怀孕期让大宝学会期待小宝的到来
怀上妹妹后,我第一时间告诉了姐姐。我和她一起畅想了许多有个妹妹的场景。
每天晚上,我都会给姐姐讲故事,每次给姐姐讲故事时,我都会抚摸着肚子说:“小宝,妈妈要讲故事喽,你和姐姐一起来听哦!”
我寻找了许多同胞主题的绘本给姐姐阅读,比如《彼得的小椅子》、《小凯的家不一样了》、《我的妹妹是跟屁虫》》、《隧道》、《小象欧利找弟弟》……这些绘本深刻地描绘了孩子在迎接弟弟妹妹到来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我还经常与格格谈论肚子中的小宝贝。我会和格格说,小宝住在妈妈的肚子里,她需要我们的关爱。格格吃东西的时候,我会要求她给肚子里的小宝也吃一些。每次我整理格格的衣物时,我总会对她说:“这件衣服太小了,留着给小宝穿。”“这双鞋子你穿不下了,给小宝吧!”有些简单的绘本,她自己也会说:“妈妈,这是小时候看的书,留给小宝看吧。”
有一次,我去孕检时,还专门带上格格,让她亲自感受妈妈怀孕时的过程。我曾和格格说:“妈妈能不能顺利把这个小宝宝生下来还不知道。因为妈妈现在的身体不太好,也有可能小宝宝会死在妈妈的肚子里。”虽然我不想说死,但是,我想还是要让孩子明白,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还是会面临死亡的危险。结果,我发现,我这样说了,其实,格格更加能够理解,妈妈需要珍爱肚子里的小宝。
这些让格格对我肚中小宝的关爱渐渐内化成她自己的感情。她给还没出生的小宝取了许多好听的小名“小耳朵”“小西瓜”等。每天晚上,格格总要趴在我的肚子上倾听小宝的动静,格格总会说:“妈妈,妹妹在肚子里哭。”我说:“为什么?”格格说:“她哭着想出来,要和姐姐一起玩!”我总是很享受地看着一脸幸福的格格。
在孕期,我尽量坚持像平时一样亲自照顾姐姐的生活。在我实在无法坚持的时候,我会告诉姐姐:“现在,妈妈要照顾一会肚子里的妹妹,你需要请外婆或者爸爸来照顾。”慢慢让她适应没有妈妈的照顾。
对于姐姐来说,妹妹一住进妈妈的肚子里,就意味着与她分享妈妈,意味着失去,所以,我会非常主动地向格格表达我的爱。我曾无数次向格格保证,不管小宝表现如何优秀,妈妈会永远爱她。因为,格格是格格,小宝是小宝,两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颗定心丸让她在面对外界他人说“妈妈不爱你了,要爱弟弟妹妹了”时,坚定地回答:“不会的,我妈妈会永远爱我的。”
我明白,给大宝做心理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我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渐渐渗透,让姐姐明白,要弟弟妹妹是需要付出的。
生二宝有必要和大宝提前打招呼吗?
我认为不仅非常有必要与孩子提前打招呼,而且需要让孩子从内心接纳再生一个弟弟妹妹的事实。
虽然,生不生二胎是父母的事情,大宝接不接受二宝并不是大宝一个人的事情。因为二宝的到来影响的是整个家庭,大宝作为家庭成员,有权利提前获知二胎的事情,并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态度。
女生爸爸是开工厂的,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会买各种好东西给她,有空的时候带她到处旅游。总之,只要是她提出来的要求,家里人会想尽办法来满足“小公主”。
不久前,她无意间听到爸爸妈妈在讨论再生一个孩子,心里一下子慌了起来。“在我还小的时候,我动不动就哭闹,爸爸妈妈就常说要生个弟弟妹妹来代替我。”女生说,她明白小的时候父母是在吓她,希望她能听话一点,不过这一次,她知道他们是认真的。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因为我不够优秀,爸爸妈妈想生一个比我好的。”女生的语气里充满了自卑。但很快,她话锋一转又说,“要是真的有了弟弟妹妹,就会分走爸爸妈妈至少一半的爱,那我以后该怎么活下去?”
女生说,这件事情让她越想越觉得害怕,她现在就想每时每刻都跟妈妈呆在一起,一离开妈妈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感觉整个人快要窒息。马上就要开学了,她一点都不想去学校上课。
经问诊,医生诊断女生已患上比较严重的焦虑症,除了需要药物治疗之外,还得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改变她对父母想生二胎的理解。
父母需要从整个家庭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意识到二宝降临后就会影响目前的家庭系统。因此,必须想办法让大宝提前接纳再生个弟弟妹妹的事实。让大宝接受二宝的事实并不是大宝一个人的事情,是父母在生二胎前需要去做的一个功课。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接受这个事实?
让孩子接受生二胎的事实,并不是仅仅告诉孩子:“妈妈要给你生个弟弟(妹妹),”陪你玩。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对弟弟妹妹的预期就变成了和自己玩的玩伴。不知道弟弟妹妹出生后将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事实上,我们要提前让大宝明白,小宝出生后,她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实质性的变化。只有孩子接受这个事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受。
我清晰地记得,在小宝出生前,我与格格有过好几次这样的对话:“妹妹出生后,你会爱她吗?”格格说:“我会的。”
“你会给她喂奶吗?”“我会的,不过你要先泡好奶粉。”
“你会把自己的玩具和她分享吗?”“我会的。”
“你会给她讲故事吗?”“我会的。”
我又说:“如果妹妹出生了,因为她是小婴儿,需要妈妈抱,需要妈妈喂奶,需要妈妈把屎把尿,需要妈妈每天晚上陪她睡觉,那你就不能和妈妈一起睡了,你要和爸爸一起睡,或者和外婆一起睡,你愿意吗?”
“我愿意。”格格如是说。
那天晚上,给格格讲完故事,她照例抱着魔法欧欧,一边听故事,一边酝酿睡觉。突然,她叫起来:“妈妈,我要和外婆去睡了!”
把她抱到外婆的房间,乖乖躺下,不一会儿睡着了。一夜安稳。
早上,格格起床就对我说:“妈妈,你再生个妹妹吧,我要当姐姐!”
尽管格格对小宝的到来是期待的,她对小宝的接纳是令人喜悦的。但我并没有完全“相信”格格能够做到。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小宝没有真正到来之前,她是不知道与小宝真实相处会发生什么事情。她所期待的事情都是美好的,她根本无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冲突及失落。因此,给大宝做心理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渐渐渗透,让大宝明白,小宝真的出生后,当大宝的是需要付出的。
为了迎接新成员,父母会在房间布置、衣服、玩具、生活用品方面做准备,为了迎接二宝而做的各种准备,最好让大宝参与进来,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明白,迎接一个新的生命,父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需要付出多少,同时,也能够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渐渐对二宝的到来保持期待的心理。
我们家从我知道自己怀孕后,每天晚上的讲故事时间首先作了调整,一是讲故事的时候,我不仅仅是讲给姐姐听了,而且抚摸着肚子对着肚中的妹妹说:“妈妈要讲故事了,妹妹在肚子里也要认真地听哦。”
然后,我带着姐姐整理她穿过的小衣服,把小的,还新的,适合妹妹的衣服挑出来,让姐姐抚摸着我的肚子说:“妹妹,这些衣服姐姐穿不了了,都送给你穿!”作为回报,我买新衣服回馈姐姐。并告诉姐姐:“本来妈妈要给妹妹买新衣服的,但现在家里有你穿过的小衣服,妹妹可能会愿意穿的,这样,妹妹就可以用新衣服与你交换你穿过的衣服了。”
由于付出的同时有回报,姐姐后来很热衷于整理自己的东西,把小婴儿玩的玩具都整理出来,把低幼看的图画书也整理出来,高兴地说:“妈妈,这些都是送给妹妹的礼物。”
我们为妹妹的到底添置的大件是一张双层床。由于之前小床是姐姐睡的,我们希望妹妹出生后睡小床。而姐姐早就希望得到一张双层床。于是,我借这个机会对姐姐说:“因为我们家有两个孩子,所以我们很需要一张双层床。”
父母还需要做什么准备以防有了二宝后,大宝出现父母意料外的情况,处理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在二胎降临前,父母最好了解一下,家庭工程,家庭排序,出生顺序等理论,提前了解大宝的家庭角色,家庭地位,在发生一些问题时可以不慌不忙地面对和处理。
有了二宝后,大宝的教育会面临哪些问题?
尽管我在怀孕时对姐姐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建设,但妹妹出生后,姐姐依然出现了一些情绪上的反应及行为上的倒退问题。这倒并不是说前面的心理建设是没有意义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家姐姐从小就是个情感细腻而敏感的孩子,对于细微的变化都会有一些反应。这时,父母千万不要因为之前已经为孩子做心理建设而付出了努力,从而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事实上,无论孩子在二宝出生后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于孩子而言,多一位同胞,首先是分享了父母,而不是多了一个玩伴。
本人在宁波实践华德福教育,欢迎您关注【汇乐园儿童之家】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playhouse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