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胎,想说“要你”真的不容易

(2014-04-09 16:47:26)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有双宝:幸福姐妹花

“单独二胎”政策出来以后,许多妈妈都来和我讲生不生二胎的纠结。尤其是过年期间,亲戚朋友聚会时,说着说着,就会聊到“要不要再生一个”。

确实,以前生二胎必须“双独”,符合条件的家庭就少,大部分人也就死了这条心。如今政策放开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也可以生了,于是,生?还是不生,便又成了一道题目。

有妈妈说:“本来因为政策不允许,就不想折腾了,现在倒好,单独二胎放开了,我生二胎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有妈妈说:“其实早就想生二胎了,除了给女儿作个伴,也是觉得孩子只有一个太少了。可是,前段时间老妈生病住院,作为独生女儿,她只得一个人在医院陪着。老公想帮忙,但终究不方便。如果有两个孩子,这时候就可以有个依靠。”

也有妈妈说:“政策一出来,公公婆婆就开始劝我生二胎。可是,我已经三十五六岁了,孩子好不容易养大一些了,刚刚有一些时间可以享受人生,如果再生一个,日子将再回到没有自由的境地。虽说公公婆婆满口答应他们会帮忙照顾孩子,但毕竟他们年纪也大了,怎么着也得让他们享受晚年生活了。”

……

仔细分析一下身边的亲友,关于生不生二胎的态度基本上分三种:

一种是“当然要生”。这类人可能之前就政策没放开时就已经有生二胎的想法,如今政策一放开,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因为生二胎不仅可以大胆地说出来了,而且生了超生费。也不用想着到香港生还是到美国生了。所以,不用说,自然是偷着乐,开始规划什么时候怀宝宝更合适了。

一种是“当然不生”。据浙江省此前的调查显示,有30%的单独夫妻自愿放弃生二胎。因为生养成本高,生活压力等各种原因,许多双独夫妇也自愿放弃了生二胎。

第三种是“生不生,我也下不了决定。”

这类人徘徊在生与不生之间,举棋不定,纠结不断。生活压力,身体条件,精力,工作是否受影响,经济是否扛得住等各种因素困扰着他们。不生吧,担心一个孩子太孤单,孩子成年后缺乏依靠,家里老人有意见;生吧,自己实在吃不消。

考虑的问题一多,生与不生就真的成了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其实,下个决定很容易,但是,权衡生于不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决定一定要根据自家的情况来权衡。

 

 

我怀上妹妹蓉蓉纯属意外,但是,我想要二胎的心却是如此的坚定。所以,许多人都说:“你真是女汉子,这么多事情竟然能够忙过来。”好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女汉子的内心其实非常柔弱,因为我有一颗需要敏感而柔弱的心,所以,我的外在会“坚强”起来。

 

在大宝姐姐2岁多的时候,我一位小学同学告诉我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我这位同学的职业是小学老师,她的一个学生突然死了。

这个孩子平时都很正常,在第四节体育课时,跳着绳子就突然倒下了,再也没有醒过来。

医院确诊是爆发性心肌炎。孩子的父亲是体育老师,母亲是医生,平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比较注重的,但孩子说没就没了。

同学说,这几天,她为这件事也感触很多。她真不明白,这种病怎么一点预兆都没有?

根据网上的资料: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均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并且病史中常常有发热、明显心衰症状以及2周内有病毒感染的病史。而且,几乎所有病毒都可对心肌造成损害。平时我们很不重视的感冒,也会引起心肌炎的疾病。

 

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不仅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而且让我要二宝的心越来越强烈。

我是独生女,从小就缺少玩伴,长大后,离家上大学,更是缺少同胞的关怀,这种心灵的孤寂有时候真的难以形容。虽然有人会说,有朋友呀。可是,有些事情并不是朋友可以帮助的。

漂在北京的几年,我总是缺乏安全感。我经常会想,我的父母在家里不知道怎样,他们总是报喜不报忧,有许多事情其实是我不知道的。因为我的体质不怎么好,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突然遇到天灾人祸,我的父母下半辈子子可怎么办?在生姐姐的时候,我也曾经躺在手术台上想,如果我真的倒在手术台上,我的父母,我的孩子,可怎么办?

和老公在一起后,他也是独生子,我们俩肩上的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赡养,有时候更是精神上的赡养压力。当时,我们和娘家、婆家地处三地,双方父母都年老体弱,不可能到北京生活。老人要是有个病痛,我们就会疲于奔命。于是,放弃北京的发展,回到宁波,这样方便照顾双方老人。

 成长的道路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心灵的孤单,这种孤单来源于当我需要情感支持时,没有同胞可以交流,当我需要帮助时,没有同胞会挺身而出。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和老公都是出身农村,考上大学后都在城市生活,难免与父母之间的观念有许多差异,思想上沟通不是很好。因此,许多事情与父母很难贴心地商量。我的女儿,她现在可能还感觉不到,但是,当她长大以后,也许也会像我一样,遇到重大事情必须一个人去面对心灵上的孤寂和无助。我不希望女儿这样。

 

女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虽然怀孩子艰辛,生孩子可怕,带孩子劳累,养孩子昂贵,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抵不过孩子带来的幸福感。

当我走不动时,姐姐对我说:“妈妈,我来扶你!”

当我累得一脸疲惫时,姐姐对我说:“妈妈,我给你敲敲背。”

当我倒在沙发上,姐姐拿出玩具杯子,给我泡了一杯“奶”,说:“妈妈,请你喝奶!”

这种感觉太温暖了。 也许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让我如此坚定地想要二宝的内在动力吧!

 

想要二胎,最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身体因素

我怀大囡时,前期一直是先兆流产,很不稳定,打保胎针,每天卧床休息,艰难地度过孕期。剖腹产手术中大出血,险些倒在手术台。这些比较可怕的经历我都经历过。

但是,我一直相信,女人的身体构造就是用来孕育孩子的,只要年龄不是太大,怀孕生孩子是一种自然现象,对女人来说不会有坏处,也谈不上伤身体,反而对生殖系统有一定的好处吧。

(此处需要寻找一些资料来说明)

更重要的是,生二胎时,妈妈们的心理素质已经不像生第一胎时那么脆弱了,自我调适能力应该更强了。

二、精力因素

精力因素是我考虑最多的,由于自己一直从事教育类行业,因此,我很坚定地认为,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必须自己来带。这就意味着,我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孩子身上。

当然,如果只生不养,把孩子扔给老人带,这样,精力就省了不少。但是,事实上,现在有许多妈妈意识到,把孩子扔给老人带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确实,如果孩子要一直带在身边,事事都要亲自去做,养育孩子自然是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

孩子生下来后,即使妈妈有帮手,母乳喂养和夜间照顾孩子还是需要妈妈亲职来做的事情。母乳喂养差不多要持续一年。夜间照顾孩子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一个孩子况且如此,还要考虑到分出一定的精力给老大,这对每个家庭来说,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好不容易,老大有些独立了。妈妈的事业又开始发展,个人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如果再来个老二,我们能不能放弃刚刚发展的工作?能不能放弃刚刚有些自我空间的生活?能不能接受24小时随叫随到的“奶牛模式”?能不能接受家庭此起彼伏的哭闹声(有时候甚至是母子三人的“大合唱”)?

如果没有足够的精力,如何有好的心情去面对新生命的降临?如果失去了好心情,二胎的降临到底是幸福还是痛苦?

女人的事业是随着家庭和孩子有所起伏,但是,我也坚信,孩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虽然也有机遇的影响,但勤奋是成功的首要因素。我相信在孕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虽然事业会跌入低谷,但是,我的经验积累及心态磨炼也许会更有收获。所以,我决定保守经营绘本馆,不扩张不发展,不给自己增加过多的管理和经营压力。

三、人手因素

由于之前我已经确定自己来带第二个孩子,因此人手因素我只考虑我坐月子期间需要一个人手。等出了月子,基本上还是维持老妈帮忙照顾大囡,我自己照顾二宝的局面。因为婆婆是外地的,指望不上带孩子,因此我希望她能够在月子里来照顾我。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一切都在刚刚好的时间。爸爸妈妈都还年轻,身强体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热衷于照顾孙辈。

但是,当要生二胎时,情况可能已经有了许多变化。许多妈妈已经从生育黄金时期步入了高龄产妇,对于自己的产后恢复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爸爸们可能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家庭当中的琐碎事务会比较厌烦。带了第一个孩子的祖辈们可能已经没有精力再去照顾第二个孩子。

当然,更重要的是,第一个孩子往往是依然需要有人照顾的。因此,对于要生二胎的家庭来说,人手总是不嫌多。

如果选择请人保姆带孩子,又会涉及许多问题。比如,请保姆的高额费用;是否能够请到令人放心的保姆;家庭住房是否够大;老老小小住在一起的各种不便与观念差异如何解决……

 

 

四、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毕竟养育一个孩子,是需要付出高额的经济成本的。

医疗费用

孕期检查费:2500元至3500

  住院生育护理费:成人5000元至8000元,宝宝1000

  物品添置费用(孕期到月子期间): 

  宝宝用品:1500元左右

  妈妈用品:4000元左右

  其他费用

  月嫂:5000元至8000左右/

  育儿嫂:3500元至5000元左右

  宝宝和妈妈的身体检查:300

  后期费用:

  妈妈的误工成本,3000元左右/

  尿不湿:200元至600/

  奶粉:400元至700/

  预防针:1000元左右(目前宁波医保规定可以从家长历年余额中报销的预防针种类只有流感、乙肝、肺炎、狂犬四类疫苗,除去可以免费的一类苗之外,还有诸如百白破、脊灰、流脑等进口苗的选择,每针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这么算下来,养二胎第一年花个3万元也不算多。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未来除了日常开销,还有省不了的教育费用。有人曾测算过广州二胎抚养教育成本(0-18岁),约为235000元,宁波也少不到哪里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受苦是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