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家有双宝:幸福姐妹花 |
2012年10月13日星期六 大宝格格4岁9个月20天,小宝蓉蓉8个月1天
有一天晚上,当我把小宝哄睡觉后,格格楼着我说:“妈妈,假如我是小宝,你会怎么想?”
我一惊,貌似我对格格的心理还是比较关注的,难道又有什么事情触动了她小小的心灵,于是,我顺口问她:“妈妈没想过,你觉得妈妈会怎么想?”
格格说:“假如我是小宝,你就会批评大宝,不会批评我了。”
“啊?”我没想到格格会说这样的话。原来,不经意间,格格还是认为我们对她的要求高于小宝,让她产生了不想当大宝的心理。
虽然这个话题是沉重的,但是我可不能让格格觉得这是个沉重的话题。于是,我故事调侃她:“你觉得妈妈会批评那个大宝,不批评你这个小宝,是吗?”
格格说:“是的。”
“可是,小宝现在还是小婴儿,她什么也不会,所以妈妈没有批评她。”我说。
格格又说:“假如我是小宝就好了。”
“为什么呢?”我问。
格格说:“我就可以让你搂睡着了。”
原来,小宝每天晚上靠在妈妈的怀里,吃着妈妈的奶这样入睡的方式让格格产生了羡慕的心理。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格格,已经学会了用假设让我来反省自己的做法。我不知道孩子在问我的时候是不是经过深思熟虑,但是至少她这样的假设方式,不仅让我产生了想了解她内心的想法,而且确实让我开始反省自己最近是否对大宝又缺乏关注了。
于是,我问:“你是不是也想像小宝一样妈妈楼着睡觉啊?”
格格说:“是的。”
于是,我赶紧搂住她说:“那妈妈也搂着你睡。”
“可是,你要像哄小宝一样哄我。”格格开始提要求了。
“哦,妈妈哄小宝是怎么哄的?”我问。
格格说:“你抱着小宝,摇晃着小宝,拍拍小宝,还唱着歌。”
“好,妈妈今天也这样哄你睡。”于是,我开始像哄小宝一样哄她。但事实上,我发现我是做不到的。因为格格的个子比较大,我抱不了很长时间,因为我的耐心有限,不可能抱着格格这么庞大的身体,而会像对待小宝一样哄她睡。
没一会,我就说:“好了,妈妈哄过了,现在你得自己睡了。”
格格幽幽地说:“妈妈,假如我是小宝,你会怎么对我?”
原本困意十足的我,这会竟然毫无困意了。这孩子,估计已经有什么事情让她产生了心结,我必须得打开她的这个心结啊。我开始思考如何来回答格格的这些问题。
于是,我又搂着格格说:“虽然你现在不是小宝,但是,你小时候妈妈也是像对待小宝一样对待你的,而且,当时妈妈还没有开绘本馆,每天白天晚上都陪着你的,现在妈妈要管绘本馆,白天小宝都是跟外婆在一起,晚上妈妈才来陪她的。而且,白天妈妈还要陪你,你说是吧?”
格格点了点头。
虽然,格格的假设不再继续,但是,我明白,格格的这种想法不可能一时半会改变的,我必须慢慢地让她明白,当大宝并不是爱就少了,当大宝并不是没有好处。这些道理并不是用嘴巴说就能够让格格明白的。
分析:
心理学家说第一个孩子诞生的第一年最不幸福,手忙脚乱,夫妻没时间谈心,婆媳关系紧张,支出增加等等问题都让新手父母心理不堪负重。这样,有可能让孩子也产生敏感的心理。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在第一孩子出生的时候,当父母的由于初为人父母,内心的激动的喜悦是无法言语的,对刚出生的孩子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和呵护,他健康成长,聪慧优秀,并会给予很多时间的智力刺激。当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虽然父母也仍然给予孩子关注和呵护,但是,与第一个孩子相比,父母的精力被分散,父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整个家庭上,所以,第二个孩子得到的关注和呵护一般都会少于第一个孩子。可见,第二个孩子由于一出生受到的关注就少,所以父母忙碌而无暇关注她时,她并不会很失落,而一旦关注她时就会非常开心。而第一个孩子,却是从唯一关注到失去一部分关注,不管怎样理解,都是关注减少。
可见,格格这种心理的出现的必然的。留给我这个当妈的,是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大宝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