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诅咒敏感期
(2010-10-03 00:24:53)
标签:
诅咒敏感期语言威力自我发展育儿 |
分类: 格格故事:陪孩子一起成长 |
2010年10月2日星期六格格2岁9个月9天
前两天,格格特别喜欢打人,这两天,打人的情况有所减少,但依然存在。不过,我又发现,格格竟然喜欢上诅咒了。我分析,这两个特殊的表现,可能都与入园焦虑和生病有关。
傍晚,格格和又格爸起冲突,格格又说:“我不要爸爸了,让他做别人的爸爸去吧!”
晚上,格格不知什么事情和格爸起了冲突,她大声地说:“我不要爸爸了,我要打死爸爸!”前两天,格格如此说的时候,格爸反应比较强烈,今天,他已经容忍着不吭声。然后,格格又跑到卫生间对我说:“妈妈,我不要爸爸了,我要把他打死!”我抱住她说:“妈妈知道了,只是,爸爸会伤心的。”
上床后,格格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又生气了,指着魔法欧欧说:“我不要魔法欧欧了,我要踩死它!”我赶紧拿走魔法欧欧说:“妈妈知道了,已经把魔法欧欧拿走了!”格格依然气愤地说:“你把它扔到床下去!你把它扔到床下去!”我赶紧抱住她说:“妈妈知道你不高兴了!”不一会儿,格格气消了。
临睡前,格格不断折腾,似乎非常烦躁。我说:“要不,妈妈抱着你睡吧?”格格刚开始答应了,我抱了她一会,后来又要下来自己睡小床。睡在小床上翻天覆地,似乎很难入睡。我好心地去拍拍她,给她轻轻哼唱,她却说:“不要唱了,我不要你了,你走吧!”我赶紧停止拍打。突然,格格回头对我说:“妈妈,我要把你的头烧掉!”我以为听错了,这话让我觉得非常震惊。一是她的用词,我不清楚她是从哪里学来的,二是她的情感之强烈,似乎我做了什么令她发指的事情。我疑惑地问:“啊?”格格又重复:“妈妈,我要把你的头烧掉!”连续说了两遍。我的眼眼不争气地湿润了。我那可爱的女儿,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凶恶?简直就像一个小魔头一样。
幸亏脑子转得快,诅咒敏感期立刻跳进我的脑海中。我并不需要因为格格的出口无礼而感动自己的教育失败。也许,这正代表孩子在成长,只是,她进入了生命中一个新的敏感期——诅咒敏感期。
我紧紧的抱住格格说:“好的,把妈妈的头烧掉吧。你把妈妈的头烧掉,我也一样爱你!” 格格不吭声,我继续说:“只是,你的妈妈从此以后就没有头了,别人会觉得她是个怪物,而且,她也不能和你说话了,不能和你微微笑了。”说着,我把格格抱得更紧,说:“不管怎样,妈妈还是一样爱你,你永远是我的宝贝!”格格不吭声,我再低头一看,她竟然在我的怀里睡着了!
虽然最近我也感觉到格格的诅咒敏感期可能来了,比如,格格有时候会说:“我才不理你呢!”“妈妈是个讨厌鬼!”“我不喜欢你了!”这些语言的力量相对还是不强,所以,我没有把它与诅咒联系在一起。而今天的诅咒“我要把你的头烧掉”,已经非常典型了。
但是,根据敏感期理论,诅咒敏感期一般出现在3至4岁,格格的诅咒敏感期出现得较早,也许是因为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得较早的缘故。
诅咒敏感期是语言敏感期中的一个表现。当孩子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话能够像利剑一样刺伤别人,孩子就会使用强而有力的语言来试探、发展自己的力量,并观察别人的反应。
刚开始格格对格爸说“我要打死你” 的时候,格爸的反应是很强烈的,甚至也说:“我不要你了!我做别人的爸爸去了!”结果,格格后来也学会了:“我不要你了,你去做别人的爸爸吧!”可见,孩子还是体会到了语言的杀伤力。当她发现语言的力量后,就会经常性地使用这类语言来故意激怒你。
格格对于死的理解,最早要追溯到23个月的时候,我和她一起阅读青蛙弗洛格成长故事时,其中有一本是鸟儿在歌唱,格格问我:“妈妈,死是什么意思呀?”我告诉她:“死就是一个人生病很严重,救不活了;或者生命走到了尽头;像一个人睡着了一样,但是,她再也不会醒来了,再也看不到自己喜欢的人了!”
后来在阅读中,也阅读到过一些死亡的场景,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等。更可能的原因是,最近格格生病,因为入园焦虑,格格拒绝吃药,我曾对她说:“一个人生了病如果不严重就吃点药,如果不吃药,病就会严重起来,然后就需要去打针,如果打针也治不好病,可能就需要住院,动手术,如果还是治不好,就得死亡了。”我的目的是激发格格主动吃药,也许,不经意间,年幼的格格对于死亡的理解也在一步一步加深。这可能也是她喜欢用死来诅咒别人的原因吧。
对于敏感期,孩子需要得到满足才会顺利度过,而诅咒敏感期却令人无奈,因为,我们不敢保证,孩子会在什么时候说出诅咒的话语,也许是在家里,也许是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诅咒他人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有勇气来面对他人的质疑。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样说话的孩子的没有家教的。虽然,格格现在还没有出现诅咒他人的情况,但是,如果她诅咒她人,我们肯定需要及时的告诉她,她这样说会让对方有什么消极的感受。引导她用换位的思考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对方道歉。
当然,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对于一个三岁不到的孩子来说,虽然孩子喜欢用可怕的语汇来诅咒他人,但是,其实她只是在用语言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已。而且,孩子在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时,是很难去考虑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的,所以,我坚持对她说:“妈妈知道你不高兴了,不管怎样,妈妈还是一样爱你!”给孩子充分的爱,从而渐渐淡化孩子的诅咒意识。
幸亏我和格爸对格格还是比较宽容的,格格如此诅咒我们,我们基本上一笑而过。正如格格14个月开始就学会了叫我们的名字。格爸经常在格格叫了他的名字后,屁颠屁颠地跑到她面前问:“***来了,请问格格小姐有什么事?”格格总是格格笑不停。让格格好玩的感觉大概持续了两三个月,后来,格格基本上不会叫我们的名字,除非别人问起。事实证明,格格并没有以叫我们的名字为乐
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现了诅咒敏感期,千万不要反应过于强烈,因为,你的反应越强烈,越容易激发孩子不断地使用诅咒性的用语。一般来说,如果不是特别在意孩子的诅咒,两三个月后,孩子会自动恢复正常,不再特别喜欢使用诅咒性的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