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表现自我意识交际表现欲表演育儿 |
分类: 教育咨询:太阳花教育指导 |
案例:
3岁的宁宁刚刚上幼儿园,老师说,宁宁非常不愿意表现自己。每次老师提问的时候,小朋友都抢着举手回答,宁宁即低着头。老师问到他的时候,他站起来还是弯着腰低着头,嘴巴紧紧地闭着,无论如何都不开口回答。为此,宁宁妈妈不免有些着急上火,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分析:
宁宁的不愿意发言,与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有很大的关系。原来,宁宁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差,2岁时才会蹦两个字,2岁半才能够说简单的句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宁宁刚过3岁,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自如地说话了,他却依然只能说短句。有时候,他想跟小朋友交流,却发现自己很难用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渐渐的,宁宁就习惯了只听不说。
对待这样的孩子,千万不能强迫孩子表现,重点在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方法有:
1、多和孩子聊天
许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语言沟通,尤其是老人带大的孩子,如果老人习惯于说方言的话,孩子的表达方式也不标准。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多与孩子沟通,最好使用规范的普通话,丰富孩子的词汇,帮助孩子表达得更准确。对于孩子的话,父母要多附和,让孩子体会到表达的乐趣,从而慢慢找回自信心。
2、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当孩子向你提问的时候,无论你多忙或者孩子的问题多幼稚,你都要认真倾听,并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这有利于鼓励孩子主动说话。
3、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
阅读是最好的语言来源,故事中的语言准确而精练,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孩子非常容易理解这些词汇,只有孩子的语言素材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孩子才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
4、经常邀请小朋友来家里
许多时候,父母因为特别了解孩子,往往孩子话还没有说,就明白了什么意思,帮助孩子完成了事情。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孩子为了达到有效玩耍的目的,不得不表达自己。因此,邀请孩子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对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案例:
4岁的晨晨原来很喜欢说话的,但最近却越来越不愿意在幼儿园发言和表演了。当他被叫到台上时,他就会满脸通红,两只小手不停地搓着衣角。明明知道的答案,却怎么也回答不上来。会背的儿歌,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分析:
表现欲是因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且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是一种情感反应,儿童越高兴,表现欲就越强烈。一般来说,内向的孩子不太愿意表达。有些孩子本来愿意表达的,却因为曾经受到过嘲笑或者责备,从此变得不敢表现了。其实,不敢表达的孩子并非不喜欢赞美声,只是他在面对他人眼光的时候觉得不安,这种不安完全占据了他的内心,以致于他无法思考其他的问题。如何引导天生内向或者曾经受到伤害的孩子呢?
1、扩大孩子的交际面
孩子的怯场是因为经历的场面太少了。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带孩子扩大交际面,让孩子经常面对陌生的、不同的环境,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习惯有他人的存在,从而减轻面对他人时的不安感。比如,带孩子去串门,鼓励孩子在邻居面前说话;带孩子购物的时候,鼓励孩子与收银员对话;外出旅游的时候,鼓励孩子找相关的人解决一些问题。当孩子经历过了各种场面后,孩子的关注点会渐渐从自身转移开去,在面对他人的眼光时,会多一些坦然和自在。
2、培养孩子的特长
孩子缺乏表现欲,往往觉得自己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好,担心无法获得赞赏。因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特长,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比如,引导孩子唱歌、背儿歌、讲故事等,多鼓励年幼的孩子,并创造机会让孩子在熟悉的人面前表演,让孩子树立信心。
3、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表演
如果平时缺乏表演,立刻要求孩子在外人面前自如地表演,这是不现实的。鼓励孩子在外人的面前勇敢地展示自己,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并允许孩子反复。
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表演时,要循序渐进。先在孩子较熟悉的环境入手,熟悉的环境容易减轻孩子的紧张感。比如,在亲友聚会上,轻轻地鼓励孩子:“今天是奶奶的生日,你给奶奶唱首歌,她一定会很高兴的。”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来点刺激物,比如,“如果你唱得好听,奶奶可能会送给你一个可爱的玩具。”提前与奶奶商量好,当孩子唱完时,真的获得了玩具,对孩子的强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注意的是,鼓励孩子当众表演的时候,不要太大声,这样即使孩子不愿意,父母不强求,孩子也不会觉得有心理压力。等孩子在熟悉的范围内愿意表演了,再慢慢引导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表演。
案例:
5岁的缘缘各方面发展都不错,爱好广泛,画画、唱歌、舞蹈、轮滑等都非常不错。她会唱许多歌,会讲很多故事,还会跳很多舞。但是,如果要让她当着外人的面表演一下,她总是不愿意。在幼儿园,缘缘也从不主动上台表演。她说:“我会,但是,我不喜欢上台表演。”
分析:
有些孩子天生喜欢表现,有些孩子天生比较内向,如果过于强求,反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孩子则是因为自我意识发展,不愿意迎合他人而表演。在缘缘看来,上台表演似乎不是为了展现自我,而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因此,她不愿意表现自己。其实,家长根本没有必要强求孩子一定要表现。
1、不要强迫孩子当众表演
许多父母认为,让孩子当众表演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而有些孩子则是为了炫耀孩子的特长。其实,我们当父母的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孩子应该学会展现自己,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所以,当孩子会,但不愿意当众表现的时候,不妨尊重孩子的想法。这说明,孩子已经不需要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获得自信心了。如果强迫孩子表演,久而久之,孩子或者在威逼中出现委屈或者害怕等消极的情绪,或者会变得特别逆反。
2、与孩子谈论自我表现的意义
对于年长的孩子,由于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父母与其强迫孩子,不如以开放的心态与孩子谈论一下自我表现的意义,让孩子明白,人不需要为了炫耀而表演,但是,自我表现也是争取荣誉的一种方式,在适当的场合,每个人应该努力去表现自己,使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同,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父母的尊重会让孩子明白,真正的自我表现到底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