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购物耍赖拒绝虚荣物质欲望攀比幸福感哭闹脾气育儿 |
分类: 格格故事:陪孩子一起成长 |
记一次购物经历——再富不能富孩子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 格格2岁7个月17天
前两天晚上,带格格去好又多的肯德基跳舞,跳完舞,我们去超市里面购物。
格爸要购买羽毛球,于是,我们在玩具区逛了一会,格格看到这么多玩具,摸摸这个,摸摸那个,似乎什么都想要。
最后,她看到了花园宝宝中的叮叮车,拿在手上爱不释手。其实我也蛮喜欢这个东西的,看着格格拿着叮叮车不断把握的样,我真想给她买。
这时,格爸过来了,我指着格格痴迷的样子让他看。谁知,格爸说:“哟,叮叮车嘛,格格最喜欢的。叫妈妈买一个!”我立刻说:“不行呀,今天我们不是来买叮叮车的,妈妈没带那么多钱。”
格爸轻轻地对我说:“你也真是的,不就50元吗,给她买了吧!”我说:“不行,现在格格还没有到见啥要啥的地步,我们不能培养她这种坏习惯。”老公说:“你也真小气。”然后他走开到别的地方去了。我心想,我是小气,因为,一个玩具车50元,格格可能玩过几次就不想玩了,这50元,我宁愿给她买图书。
我对格格说:“格格,你很喜欢叮叮车,是吗?”
格格说:“是的。”
我说:“妈妈也很喜欢,妈妈喜欢这些所有的玩具。但是,我们不可能把这些玩具全部买回家,是吗?”
格格说:“是的。”
我说:“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玩具,如果你真的想要叮叮车,你自己要好好努力,我们下次再来买。”
格格恋恋不舍地放下叮叮车,然后和我一起到别的地方看
后来,格格看到一个小娃娃又把玩了一会。家里已经有6个小娃娃了,那6个娃娃同一型号不同款式,已经够格格玩了。于是,我对她说:“妈妈已经给你买了6个娃娃了,她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非常好玩是吗?”
格格说:“是的。”
我说:“这个娃娃比妈妈买来的要贵,如果你还想要娃娃,我们过几天再到妈妈买娃娃的地方去买,同样的钱可以买两个呢,你说是吧?”
格格说:“好的。”
格格放下娃娃又看别的去了。
最后,格格对各种各样的玩具都是看看,玩玩,没有要求我买走。
看着格格坦然的样子。我想起了前不久一朋友跟我说过她女儿的事情。
朋友的女儿拉拉快4周岁了,看见喜欢的东西就要买。那次,我们一起玩的时候,拉拉一会要买小风扇,一会要买布娃娃,朋友没有办法都满足了她的要求,后来,拉拉要坐游船,朋友不同意她坐游船的时候,拉拉的小嘴巴嘟了好长时间。
朋友说,因为平时老人带,周末的时候往往会带孩子玩,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她,尤其是拉拉的爸爸,只要孩子想要的都买,去超市总是直奔进口食品区。有次朋友带拉拉去超市时,不想给她买进口食品,拉拉还说:“妈妈,你真小气,你钱赚来有什么用呀,还不是给我花呀?”弄得朋友尴尬无比,直叹孩子早熟。
其实,格格当然不是每次都如我前面描述得那样,她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会哭闹要买,但是,对于不能购买的东西,我基本上坚持不买,并能够说服她不买。如果格格和格外婆一起进超市,基本上每次都能够买些我们不允许的东西回来,什么棉花糖,乳饮料,QQ糖什么的。格外婆总是:“她说这个可好吃了!”而且,格外婆最怕格格哭闹,她觉得格格在外面因为不买东西而哭闹,会让人觉得外婆真小气。所以,每每格格想要,总是满足她。结果,格格自然抓住了格外婆的软肋,跟外婆一起去时,想要的东西都能够得到。
其实,现在社会,最不缺的就是物质了,每个家庭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从小就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玩具再少也足够孩子玩了。食物再差,父母也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我觉得,再富不能富孩子,孩子一旦感觉到什么东西都是轻而易举都能够获得的,她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强,还会滋生攀比、虚荣等不良心理,最可怕的是,孩子的幸福感反而会因为物质的丰富而下降。
前几天,还有一位妈妈问我,3岁的女儿开始出现攀比心理,比房子谁家大,车子谁家好,玩具谁家多。我惊讶极了,这么小的孩子,出现攀比心理,根源必然在周围人。无原则的满足,无意识的攀比等,结果,孩子就成了这样。
许多时候,家长问我,学些家庭教育有什么用?是,听起来,学些家庭教育好像没什么大用处,因为大部分家长似乎都知道孩子应该怎么教育。但是,我觉得,学习家庭教育最重要并不是在孩子出现问题后如何去对待,而是在孩子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如何去预防。那种认为我的孩子没有问题,我现在不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的思想,真的已经落伍了。
问题又归到一点,治病还是养生?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在孩子没有问题的时候学习为人父母的素养,尽可能正确的引导孩子。
家庭教育指导圈自建圈以来,一直疏于打理。最近想招几名负责任的圈子管理员,以便于博友之间相互的交流!喜欢我的博友可以加入家庭教育指导圈,圈子群号:103556012
有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咨询的,请给我发邮件cuiandlan@163.com或者在QQ(11720278)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