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养育孩子回报报恩感恩心态养育之情身教重于言教育儿 |
分类: 育儿感悟:观念决定行动 |
一位妈妈曾经这样对我说:“我一心一意地教育孩子,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都是我操心的,但是,现在她却对我说,她更爱爸爸。这真是太让人伤心了。”
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些父母会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感恩与回报。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辛辛苦苦养育你十几年了,难道你只考那么点分数来报答我吗?”
“看你那样,我看你用什么来回报我!”
“你真是一个没良心的父母,我每天拼死拼活的为了谁,你竟然做出这种事来!”
……
遗憾的是,许多孩子对父母的这种行为非常反感。有些孩子甚至说:
“我又没让你生我,谁叫你生我的?”
“你拼死拼活的为了什么,还不是希望我光宗耀祖,让你们脸上有光彩,真是虚伪!”
“口口声声为了我,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感受,只是把我当学习的机器,让你们脸上多点光彩罢了!”
……
孩子应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父母不能够把报恩挂在嘴上,父母若以此自居,就有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施恩图报有悖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本意。父母养育孩子,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私的,而不是要求孩子回报。当然,对孩子实行感恩教育是必须的,这主要是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
而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态应该通过各种行动去培养。例如,父母不要一味地把好东西都给孩子吃,应该与孩子分享好东西;父母不要一味地把脏活累活都自己干,而是应该让孩子也做一些,体验一下劳动的辛苦与父母的艰难……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父母越是不需要孩子的回报,孩子反而越觉得自己应该感恩。有经验的父母非常善于把握这个度。
看一个案例:
大热天的,妈妈买了一个哈密瓜。在南方,这可是比较昂贵的。
哈密瓜买回家后,妈妈先切了一半放进冰箱,对女儿说:“我们先吃一半,留一半给你爸爸吃。他每天上班挺辛苦的,也没怎么吃过哈密瓜呢!”
女儿懂事地点了点头。
然后,妈妈把另一半的哈密瓜切开了,让女儿吃。
看着女儿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妈妈都看傻了。这时,女儿对妈妈说:“妈妈,哈密瓜太好吃了,比西瓜要好吃得多呢?你也来吃一块!”
妈妈尝了一下女儿递过来的瓜,说:“是呀,真甜。妈妈看你吃得这么开心,心里比吃了哈密瓜还甜呢!”
“妈妈真好!”女儿说。
“但是,你知道一个哈密瓜得多少钱吗?”
“多少钱?”
“你爸爸半天的工资。要是天天吃一个哈密瓜,我们就只能吃一顿饭了!”
“啊,这么贵呀,那我们少买点,等我长大挣钱了,我买给你们吃!”女儿伸了伸甜头。
“好呀,妈妈就等宝贝女儿挣大钱了!”
归根结底,又是教育上的一句老话,身教重于言教,很多合理的事情,一旦通过语言表达,就会变味。明智的父母要多用行动去表示,让孩子通过父母的行动来感受父母的情感,实现亲子情感上的沟通。
如果孩子明确表示不愿意赡养父母或者感恩父母时,当父母的与其一味指责孩子不孝,不如深刻反思自己有哪些行为让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受到了伤害。伟大的父母应该发现自身的错误后,及时向孩子道歉,打开孩子的这个心结,让孩子从内心产生感恩父母的心态。强迫孩子得到的只是父母威信的失去,报恩更是一句空话。
家庭教育指导圈自建圈以来,一直疏于打理。最近想招几名负责任的圈子管理员,以便于博友之间相互的交流!喜欢我的博友可以加入家庭教育指导圈,圈子群号:103556012
有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咨询的,请给我发邮件cuiandlan@163.com或者在QQ(11720278)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