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懒”妈妈其实是好妈妈

(2010-02-01 10:26:27)
标签:

好妈妈

不妨懒一点

中国妇女出版社

崔华芳

家庭教育指导师

育儿

分类: 亲子图书:方法总比问题多

 

感谢新浪亲子专题连载,我的书《好妈妈不妨“懒”一点》,感谢读者,当当家庭教育图书阅读排行榜第四名。

 

“懒”妈妈其实是好妈妈

 

                                “懒”妈妈其实是好妈妈

                             家庭教育指导师  松婀鹂

    当华芳让我给她的新书《好妈妈不妨“懒”一点》写序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做个“懒”妈妈也是我的教育理念。与西方孩子相比,中国孩子的致命弱点在于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依赖性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极大的关系。

郑板桥的教子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曾经家喻户晓,每个家长都会为郑板桥严格要求孩子的心情所感动。但是,当我们自己做家长了,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许多父母心里,孩子再大也是自己的孩子。我们总是以爱孩子为名,替孩子包办了许多事情。我们给孩子喂饭,为孩子穿衣,帮孩子洗脸,替孩子收拾书包,代孩子做作业……基本上能做的都做了,孩子几乎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渐渐地,孩子长大了,却养成了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他们四体不勤,无法独立生活。

孩子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父母的包办代替,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变得缺乏自信,能力低下。

华芳提倡的“懒”妈妈似乎与传统的勤劳、任劳任怨的妈妈形象相悖。其实不然,如今的孩子得到的呵护有余锻炼却不足。所以“懒”应该成为妈妈们的一门必修功课。

我本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坚持做个“懒”妈妈。

儿子小博四五岁时,我便开始让他学着洗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丈夫很不满意我的做法:“什么都信得过孩子,只要你省事就行!你是怎么当妈的!”其实不然,开始做这些事的时候,帮他打扫战场更费心费神。

劝说小博下楼去买东西那次,是我在食杂店的外面等着他,他成功地买过两次之后,孩子很有成就感,但让他独自下楼去买他却不肯,对我说:“妈妈,我不吃了还不行吗!”但最终儿子没能抵住我的鼓动,带着我的叮咛与嘱咐,还是战战兢兢地攥着钱,在我忐忑地注视中下楼了。那种站在窗前东张西望地担心,绝不是处理孩子浪费一袋洗衣粉或弄得满地水等麻烦那样简单与轻松。尤其是过了预计时间小博还没回来,我在担心后悔间,准备下楼找孩子,这时我望见儿子小小的身影从前幢楼的楼角闪出,手里抓着一个塑料袋,急匆匆地走着,虽然看不清儿子的表情,但我想象得出他稚嫩的脸上严峻的神情,我顿时涌出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问后才知道,原来袋子太薄漏了个洞,丢了一根火腿肠,他又回去寻找。当儿子举着火腿肠说“妈,我剥给你吃”的时候,我不禁紧紧地抱着他流下了眼泪。

我的“懒”换来的是孩子的独立和孝顺,这就是当个“懒”妈妈的收获。

事实上,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父母如果总是不让孩子学着照料自己的生活,不让孩子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就会人为地推迟孩子独立自主的时间,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过度依赖感,缺乏自我决策的意识。

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父母明白了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性。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去生活,是帮助孩子学会自立,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

华芳的《好妈妈不妨“懒”一点》不但告诉父母要避免大包大揽和包办代替,要为孩子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且从生活、处事、学习及品格四个方面,系统地给父母提供了一些“懒”招,引导父母有意识地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其实,我认为“懒”妈妈比传统的勤快妈妈更疼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在用“懒”一点的方式送给孩子两份贵重的礼物:一份是尝试新任务的勇气,一份是承担责任的权利。这两份礼物能够让孩子在日常小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独立处理事情的自信心。这样,孩子在以后遇到更大的挑战时才不至于不知所措,当某天有人夸奖孩子时,妈妈可以骄傲地说:“这得感谢我平时的‘懒’一点。”

希望华芳的《好妈妈不妨“懒”一点》使更多的妈妈受益,让更多的孩子在“懒”妈妈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

 

当当购买地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