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为什么会欺负来作客的小朋友?

标签:
孩子欺负他人交往快乐公平育儿 |
分类: 格格故事:陪孩子一起成长 |
一天,格格的小姨带着她的女儿菁菁来我们家做客。我们都热情地招呼菁菁,把家里好吃的都拿出来,甚至连格格最喜欢的奶酪都拿出来了。格格外婆还抱着菁菁直夸她比格格懂事。
菁菁比格格大半岁,我以为菁菁来了,格格不定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呢,因为有了玩伴了嘛!可没料想,格格不但不欢迎,还将自己的东西管得牢牢的,即使是平时自己不喜欢的玩具也不让菁菁摸一下。我刚说她两句:“格格,把你的玩具给姐姐玩一下,姐姐可是客人呀!”她居然大哭大闹,弄得我们大家非常尴尬。
还有让我想不到的是,格格趁我们忙乱的时候,去“欺负”菁菁,掐她的胳膊,并推倒她。有一次,幸亏我及时发现并阻止,格格的举动才没有得逞。
我觉得格格这次很反常,因为平时格格虽有一点任性,但从不主动去打小朋友,可这一次怎么对待菁菁如此不友好?她们彼此仅差半岁,按理应该有很多“共同语言”啊?我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晚上,我陪着格格睡觉时就顺便问她:“我们格格是个懂事的孩子,今天怎么打起菁菁姐姐了?”
格格委屈地大叫:“我不喜欢她,你们都喜欢她,我就是不喜欢她!”虽然格格没有明显地说出来,我还是感觉到这个孩子的敏感。原来,我们招呼菁菁过于“热情”了,这种招呼客人的客套却让格格感受到了“失落”和“委屈”。对格格来说,菁菁姐姐不是有趣的玩伴,而是外来的“强盗”。有了这样的委屈和不快的情绪,格格才会“反常”地欺负菁菁,做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看来格格与菁菁的冲突是由我们成人的“偏心”和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引起的,想想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家庭的中心,怎么可能自觉地做出完全的利他行为呢?与其责怪孩子,不如换一个标准来鼓励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这就是“公平”原则。
以后,我们家再来小客人,我就有意识地引导格格去招待小客人,这样既尊重了格格的意愿,又照顾到了小客人,给小孩子们创设一个 “一起玩”的情境,让他们玩得开心。现在,格格非常喜欢家里来客人,她会把她的玩具拿出来与人分享,并招呼客人一起玩。看来,公平对待别人孩子和自家孩子的做法正在格格身上体现出好处。
点评
我们现在的家庭多是“一个孩子”,家长总觉得孩子有些孤单,为了弥补孩子和同伴交往的遗憾,我们家长总想方设法地给孩子找个“同伴”一起玩,很多的时候家长都以为小同伴会带给孩子快乐,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游戏常常忘记回家吃饭。但事实上,现在的小“同伴”不仅仅带来乐趣,还带来更多的“竞争”。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其实很好解决,就是要“顺其自然,公平对待”。
我从女儿格格的心声中,显然听到了她对交往“公平”的要求。我因为碍于“面子”让格格谦让,却让格格把怨气撒在小伙伴身上。在现实生活中,大人习惯为了鼓励孩子与小客人玩,而让自己的孩子做出委屈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孩子当然不会开开心心地与小客人交流。所以,孩子在交往时家长要注意公平的原则。
孩子的交往也是要体验快乐,这才能让他们乐于去交往。如果孩子从交往中感到的不是快乐和开心,而是感到焦虑、紧张,或者委屈、不公平,那么他们当然就要排斥交往了,更何况两三岁的孩子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因此,孩子在交往时,让他们体验到交往的快乐才是最成功的交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