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版专业“代哭”,一小时进账近千元。/图

(2009-11-14 10:21:37)
标签:

“代哭”

专业

娱乐

    “代哭”一小时,收入近千元。

 

 

年轻女子按乡俗披麻戴孝,一手扶在灵柩上,泪流满面地为逝者家属"代哭",一小时下来挣近700元。专业"代哭"生意十分红火,团队负责人表示一般每场也就个把小时,收入都在千元左右。都是付出真情才能哭出来。亲属表示请"代哭"团既为缅怀逝者,也为营造氛围。
这是中新网社区13日的一个帖子。
为赚钱被请“代哭”,想必没有多少人见过这种场景,相信很多人对此也难以理解。本人见到的“代哭”是在电视上,电视剧《马大帅》里赵本山等扮演的较色。
其实,“代哭”是一种丧葬文化,古已有之。谓古代举丧时,服丧者依次更替号哭,以免丧主过哀而伤身。《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 郑玄 注:“代,亦更也。礼,未大敛,代哭。” 贾公彦 疏:“大敛之后,乃更代而哭,亦使哭不绝声。”《仪礼·士丧礼》:“宾出,主人拜送于门外,乃代哭,不以官。” 郑玄 注:“代,更也。孝子始有亲丧,悲哀憔悴,礼防其以死伤生,使之更哭不绝声而已。” 胡培翚 正义:“未殡以前,哭不绝声,但自始死至小敛已逾历昼夜,恐其以哀致毁,故制代哭之礼,使之相代而哭。”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现在的丧主与古代举办丧失的繁文缛节不同,悲痛欲绝者也不多见,雇人哭丧“营造气氛”真的大可不必,甚至招惹负面舆论。
毕竟,丧事不同喜事,追求的不是热闹。为了“场面”请人“代哭”,多少亵渎了逝者亡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