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京华时报》:
顾客坐在马桶上享受餐厅美食。近来,(北京市)地安门附近的一家厕所主题餐厅受到都市年轻人追捧。据店主介绍,开店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减压的场所。昨天晚上,记者看到,餐厅的所有用具都是按卫生间的样式设计的:座椅是货真价实的马桶,菜盘都做成小号的便池和马桶……“就是图一乐子,新鲜。”一个正在享受美食的客人说。
不知大家看了这则报道作何感想?
诚然,食色乃人之性也,动物也是如此。拉撒乃人与动物之本能也,新陈代谢自然规律使然,反之岂不憋死?饮食与排泄成了必须的“唇齿相依”的对应关系。这个就用不着我继续废话了。
但先废话几句无非是基于上面这则报道,试图将饮食文化与厕所文化的“诱因”关联。
人类高于动物是语言的进步生产工具的制造使用,人类的文明千千万万,大在我看来比动物最直观的文明进步就是,从何普通动物一样随地大小便到建设并使用厕所,反映了人类从衣物遮体的羞耻感到“定点”排泄的男女有别——如厕——卫生。这是动物们不想也不做的事情,若非人类寻到的宠物狗之类,你见过哪个动物主动有序地如厕排泄?你有见过哪个动物用碗盛饭用瓢舀水?
就文化层面——动物是谈不上文化的,就算有也是“本能文化”,人类发展到今天是泛文化的,什么酒文化茶文化性文化,当然更有饮食文化和厕所文化。
可我们假如将饮食文化与厕所文化同时摆上“桌面”,说白了把吃饭和拉屎相提并论,那就是反文明反文化了,这不仅让人反胃,就等于说人与猪无异。
北京这家厕所餐厅演绎着这样的厕所主题:货真价实的马桶当座椅,完全小型的便池与马桶盛菜,其他器具网页完全按厕所设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餐桌,这里就是一个标准或更别致的“厕所”,主人能把“厕所”变成餐厅,或叫做把餐厅变成“厕所”,这个伟大的创意与实践,居然得到年轻人的追捧,真是让我无语。我是不是该向主人这样建议——你何不你何不将饭菜做成粪便的颜色摆成粪便的形状,生意会更火爆吧?晕了!
我不知道前来就你星级酒店餐的年轻食客,坐着马桶端着“粪池”怎样得津津有味,我只记得多年前我供职一家三星级酒店办公室主人的时候,中午中层管理者独桌就餐,除了不让喝酒,饭菜很丰盛。每每上来特色高档菜肴,主管财务的老李不只是出于无聊还是想独占,当着“女中层”说屎道尿,问她们某饭菜形状像不像男根?弄得她们尴尬离桌,他却大吞其“美”,时间一长,我们这些“男中层”也烦他。
很显然,北京这家厕所餐厅肯定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