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不存在交通“违规”的问题,只有交通“违法”的问题。警察只是执法部门之一,没有参与制定法律法规的权力,也没有解释交通法的权力,更没有出台补充规定之类的权力。你哪怕对一张小小的罚单不服,你都和警察理论不着,所以警察的这类执法很少和司机之间有争吵和冲突。敢于动手动脚的一定被控以袭警、妨碍执法等重罪。你拒绝承认违反交法,法院就会给一个出庭通知,你或者你的律师可以和警察或者警察的代表,在法官面前各述事实 ,然后由法官判断。有时候,如果你手里拿了一大堆罚单,或者你和警察之间辩得难解难分,交通法院为了节省时间,避免纳税人的钱被更多的浪费到这一件小案子上,通常会给你一次机会:交一半的钱,不计点,你若同意就可以走人了。
说美国“酒驾”中的人性化规定之前,先说一段执法背景,比较有助于朋友们深入了解美国的交通管理。
如果你酒后驾车,情节轻微,除了销证、罚款、上足规定时间的交通课、重新考试合格之外,重新获得驾照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如果再次“酒驾”被抓,会直接被判重罪。
你没有了驾照,你不能开车,这将严重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于是,纽约州等很多地方有了这项人性化的规定:有条件驾照,或者叫限制条件驾照。就是在你的正式驾照被吊销期间,给你一个这样有限制的驾照,让你可以上班和接送小孩子。这项规定,除了给了你一个机会之外,也更多的避免了你的家庭成员和你或者你所在公司的成员受到你一个人过错的太多干扰。
具体办法是:由你自己指出从家里到上班单位的具体路线;如果还需要送孩子上学,再画一条从家里到孩子学校的路线。然后,交通部门把你自己画好的路线 打印在你的限制条件驾照上,你就可以开车正常上班和接送小孩子了。但是,如果你的车在这两条路线之外的其它道路上被警察发现了,那你就又违法了。如果此间,你又一次被抓到酒后驾车,那就是重罪没商量了。
有严法,有严查,有重判,有重罚,也很人性化。这样才不至于给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带来太大影响。
哈丹巴特尔 相关博文
中美保姆和雇主的差异
一个美国家庭“富二代”的真实生活
大爷们到美国买“伟哥”的趣事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很不一样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