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姆和“桑兰们”(雇主)毛病都不少!
很多保姆缺少职业化精神。很多保姆不想以此专业做为安身立命之本。总觉得有朝一日能赚到大钱,或者认为自己在帮别人。其实,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和很多行业比较起来,平均收入不算低。
觉得活重活多,你可以要求加钱或者不干,但是你不能偷人家的东西,用人家的高级化妆品,使用人家的设备干自己家的活,或者偷用雇主的浴室洗澡。甚至祸害人家的孩子和东西。
保姆也是上班族,不过办公地点在某一个家庭而已。即是上班就应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不要多嘴多舌是保姆的职业素养之一。如果雇主没邀请你,他们家的恩怨纠葛和你没关系;如果雇主没问你,你们家的大事小情也和雇主没关系。
保姆和雇主之间,当然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就像一家人一样。但是,如果因此没了分寸,将来必会乱了方寸。
有些雇主总以为自己是地主。老想把保姆当长工作威作福。明明是保姆,干的却是长工的活儿,拿两铜钱儿就像让保姆一个人包揽全局。夜以继日,无止无休。动辄还骂骂咧咧,吹胡子瞪眼,甚至大打出手。
雇保姆也是请工人,一天工作小时,完成多少工作,付多少钱,事先讲好了。她不是你的亲人或者朋友,她们只是你的雇员,该给的钱给,超时要加薪,人家没有责任无偿为你服务。谁也不欠谁的!你给人家钱多少是一回事,但是你不是恩赐人家,你是有需要,人家来工作。如是而已。工作再不好找,你毕竟需要人帮忙,不要拿这事儿说事儿。
保姆不过就是照顾一家老少饮食起居,外加一点洗洗涮涮。如果房子大,室内室外卫生清理、草木修剪,你需要另外请保洁员,要么自己干。至于汽车保洁,那更是另外一回事。“小王,你去把车擦擦。”这话最好别说。这种额外的活,你最好说:小王,能否请你帮我擦擦车,我会额外付你钱的。
美国保姆和美国雇主关系比较简单。
在美国找到一家好雇主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经常换保姆也是很多美国雇主的日常生活。但是,更有很多家庭的保姆和管家几乎在一个家庭干了一辈子,和一家人一样了。媒体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美国雇主和保姆之间之所以能够长期和谐相处,很多雇主和保姆的共同结论是:他们之间只是简单的相互尊重的雇佣关系。我不太了解美国保姆业的整体情况,但是有两件小事可以介绍一下。
保姆要做好分内的事,但是不要多事。纽约社区报上有一篇文章,是说有一位华裔保姆在一位犹太老人家里做工,那老太太每天见到她都是笑语春风:你好啊!你今天看起来很漂亮!今天又要辛苦你了!我今天有一件小礼物要送给你,我昨天在一家小店里看到的,很适合你!诸如此类。保姆也感到很亲切,于是,慢慢地一边干活一边和老太太聊天,天南地北的讲。直到老太太警告她:很抱歉,我请你来是做工的,不是讲故事的。我想我们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她一开始感到很残酷,很受侮辱;后来想这可能是种族问题;再后来想可能是文化差异问题。
直到职业培训课的老师告诉她:雇主的问候是出于一种礼貌,雇主的礼物是对你工作满意的一种奖励。但这并不表明雇主已经把你当成了亲人或者朋友。你不应该每天事无巨细,滔滔不绝!她依旧是你的老板,你应该继续做好你的工作。雇主问候你,尊重你;额外的礼物说明你的工作已经好地超出了她的满意。但是,你也应该尊重雇主的私生活,不要随便扰乱或者改变人家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
除了恪守契约,雇主没有任何权力。一位朋友的几通电话,可以看出美国雇主的权力有多弱。当然,中国雇主有的问题,美国雇主也有,但比较少见。
一次,晚上9点,打电话给他们家的住家保姆:阿姨,真是对不起,我知道你应该休息了,可是我有一位朋友家里出了点问题,一天没吃东西,现在外面叫不到东西吃了,所以能不能麻烦你煮一点麦片粥,当然我会加钱给你,如果你特别累的话,我就再想想别的办法。。。这位朋友讲,保姆同意额外劳动加一点钱就比较简单。有时,超时工作十分八分的,保姆说不用加钱,你还得想着该买一份什么样的礼物送给她,否则,心里会有负担。
还有一次,这位朋友打电话给一个很熟的职业介绍所:姐们儿,快帮帮我,我现在急需一位每天给我接送小孩子的人,要会开车,学校到我家就十五分钟车程。很急,保姆已经抱怨好几次了,说每天接送小孩子已经影响了她做其他事情,这并不属于她的工作。我也担心影响她干家务。。。
私下里认为,生活在中国的人是大爷文化,生活在美国的人是孙子文化。美国华人说,要当老板去中国,说一不二,颐指气使,绝对是大爷;要当职员来美国,权力多多,老板没辙,只能当孙子。
哈丹巴特尔 相关博文
一个美国家庭“富二代”的真实生活
大爷们到美国买“伟哥”的趣事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很不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