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明朝朱祁钰 |
为了易储,景泰帝朱祁钰做了哪些事情
当了皇帝,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做继承人,景泰帝朱祁钰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事情并不容易,因为大明已经有了皇储。事情是这样的,明英宗因亲征瓦剌被俘后,孙太后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家儿子的利益,立了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要想易储,朱祁钰要过三道难关。第一,嫡长子继承制规则,这个怎么破?第二,太后关,毕竟她的隐形势力不容小觑,第三,面子关,如果要易储,舆论上怎么控制?
有太监看出了景泰帝的心思,便出主意了——先把内阁的阁臣们搞定,只要他们不闹事,一切都好办。于是景泰帝给那帮大学士们赏了“各白金一百两”,“以缄其口”。诸阁臣也都领了。但左等右等就是没人站出来上请易储,都怕当这个“乱臣贼子”,惹祸上身。但景泰帝运气不错,广西有个杀了人的都指挥使黄纮为了活命给景泰帝上书请求易立皇储。景泰帝一口气看完了疏本,很高兴,不停地说“万里之外,乃有此忠臣”,于是下诏:“此天下国家重事,多官其会议以闻。”并下令释放了黄纮。
朝中许多大臣见到黄纮的奏本后十分惊讶,觉得是知情的廷臣接受贿赂后使的一计,有人甚至怀疑是侍郎江渊在暗中运作。
讨论吧,大家七嘴八舌说了一通,谁也不敢赞同易储,也不敢说反对,好几天都没个结果。这时司礼监太监安兴拿出易储奏疏走到大臣中,说:“此事今不可已,不肯者不用签名,尚何迟疑之有?”一看要搞实名投票,空气一下子安静了,大家也不好说什么了,纷纷联名合奏:“父有天下,必传于子,此三代所以享国长久也。惟陛下膺天明命,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
景泰帝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当廷臣的合奏文疏送达御前时,几乎无以言表内心喜悦的朱祁钰立即吩咐内臣,抓紧时间将事情上报给孙太后。
再说那时的孙太后见到满朝文武大臣都在易储奏疏上签字画押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自己儿子朱祁镇不争气弄丢了皇帝的位子,她一个妇道人家再厉害也争不过人家一大帮人啊。只能同意了。
景泰帝一接到孙太后的批复,就下了诏谕,让礼部来具体操作易储事宜。礼部尚书胡濙是个经过风浪的老臣了,当场就草拟了新东宫官属的班子成员,随后将之交给了景泰帝。从景泰帝对外宣布的新东宫官属成员名单来看,从勋臣到一般廷臣,凡是同意易储的都被加官进爵了,不仅要给他们升职,别的实惠也没少了,给长工资。景泰帝还下令,那些最有可能出来反对而恰恰又没有那样做的东宫公孤官王直、于谦等内阁、部院大臣18人,实在是讲团结,讲大局,又“劳苦功高”,理应享受双份俸禄——“俱兼支二俸”,所以当王直等人循例上请辞让时,景泰帝无论如何也不答应。
不仅如此,景泰帝还想到了另外一些有功之臣,即东宫随侍执事官旗将军64人,对他们进行了赠赏。
但是麻烦还是来了。景泰三年五月初一,册立新太子的事情紧锣密鼓进行着,内廷按照事先的安排,一大早就将香亭放在了明皇宫的奉天门,目的就是为第二天的册立大典早早准备。哪想到就在大家各自忙着手头事情时,有个男人手里拿了一根红色的木棍,突然从外面闯了进来,旁若无人地直奔香亭处,嘴里不停地说“先打东方甲乙木”,边说边对准香亭一番猛击。附近的宦官顿时看傻眼了,回神过来纷纷奔了过去,七手八脚地将那男人摁住,并把事情报告给了景泰帝。景泰虽说年轻,但还是接受了不少传统文化知识,知道对方是冲着东宫册立之事而来的。因为在后天八卦里震卦甲乙木位于东方,这砸场子的男子不是冲着东宫册立太子之事来的还会是为了什么呢?不过仔细想想,这事要是张扬开来,对本皇帝也没什么好处。想到这里,朱祁钰下令,将那执红棍击香亭的男子交给锦衣卫处置,册立东宫大典如期举行。
刚处理完这件事情,朱祁钰闷闷不乐回到宫内。刚坐下,他的正妻汪皇后走了过来,跟他这般说道:“听说陛下马上要更换太子了,可妾身以为:‘陛下由监国荣登大位,这已算是万幸的了,千-秋万年后理应将皇统交还给皇兄家。更何况皇侄的储君之位当年就定好了,且已昭告天下,如何能轻易地将其改过来呢?’”本来就心里不爽的景泰帝听了这番话,愈发不高兴了。可汪皇后还是捞到个没完,这下可把景泰帝惹急了,他当即说道:“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朕想起来了,你生的全是女儿,我儿朱见济是杭妃生的,现在朕要立他为太子,你就心怀妒忌,不令正位青宫。你没听说过宣德年间我家老爷子当政时的那些事?朕来告诉你,胡皇后无子,她主动让位。前车之鉴俱在,你不知效法,反而出来给朕添堵,哼!”说完他愤愤离去,直奔杭妃宫里。痛哭了一场的汪皇后眼见大势已去,叫来宫女,草疏一份,将后位让给了杭妃。景泰帝顺水推舟,诏准。
景泰三年五月初二,朱祁钰城里杭氏为皇后,朱见济为太子,将朱见深封为沂王。并大赦天下,以太子的名义给文武大臣发了奖金。因此说,对于景泰帝与群臣之间的这场交易,几乎谁都是赢家,除了明英宗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