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杜文子
杜文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57,241
  • 关注人气:8,0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英宗可英明一次:被俘不忘除奸

(2018-06-01 08:28:19)
标签:

历史

明朝

明英宗

分类: 还有这种历史

明英宗可英明一次:被俘不忘除奸

土木堡之变的爆发,让明英宗及其少数身边人成了瓦剌的俘虏,其中就包括昔日明英宗跟前的大红人、贴身宦官喜宁,被俘后的喜宁很快就背叛了主子,并迅速成为也先身边的狗头军师,不断地为瓦剌出谋划策,祸害大明。他不仅自告奋勇地领着瓦剌军去攻打大明,捣毁边关,而且还暗中发展间谍,并将其派到大明境内潜伏,充当瓦剌南犯的领路人和急先锋。因此,就当时的情势,叛阉喜宁成了暗中祸害大明和明英宗的最危险敌人。然而,明英宗在相当长时间内对此一无所知。

有一次,喜宁向也先进言,叫他领军西行,去进攻大明边防松弛的宁夏关,抢掠军马,然后直趋江表,打得景泰朝廷措手不及,再将俘虏朱祁镇“送”到南京去,让他当个傀儡皇帝,由也先来遥控着。也先听后拍案叫绝,随即就让喜宁去与明英宗说此事。当然,喜宁在说此事时,自然就甜言蜜语,并将计谋中最后两句话给掐掉了,且向旧主子大灌迷魂汤。一向遇事迷糊的明英宗听后沉默不语。身旁同样被俘的锦衣校尉袁彬看出了问题,明英宗有些动心了。他立即劝道:“进攻宁夏,天寒路远,爷爷您又不能骑马,空取冻饥之地。要真是到了那里,那里的将士不接纳爷爷,爷爷又将如何?”这个反问将明英宗彻底问倒了,最终他“止(喜)宁计”。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喜宁清楚,明英宗表面上看着聪明,可骨子里并非如此。之所以自己设计的计谋没得逞,关键就在于其身边的袁彬老坏事,因此说,要想在新主子面前立功,就必须说懂也先除掉袁彬。于是他逮住机会就想也先进谗言,说袁彬的坏话,瓦剌军对大明的几次进击之所以失败都是他暗中捣乱。有一天夜里,他终于说动了也先,乘着明英宗君臣不备,令人将袁彬绑到了野外,准备害死他。不料被一直在暗中保护明英宗的忠勇伯把台给发现了,把台立即密令手下人向明英宗做了汇报。明英宗闻讯赶来,不顾昔日皇帝的尊严,向也先不断乞求,最终救下了袁彬。

通过一系列的事情,糊涂的明英宗最终看清了喜宁的真面目。就在此时,袁彬上奏:“经过一番侦查,原来也先发动的对明朝的战争大多是喜宁挑唆起来的。因此说,爷爷要想回到北京,首先得让明蒙之间弭战,而想要如此,就必须除掉奸人喜宁。”朱祁镇听后不停点头,随后君臣二人便开始密谋锄奸之计。

数日后,袁彬来到也先帐篷,说北京方面久无消息,正统帝随身穿的都是冬衣,眼见春天要到了,自己要与太监喜宁及瓦剌使臣纳哈出一起去北京,一来向家人报个平安,二来拿些生活用品。也先听后觉得没什么不妥的,当即就同意了。袁彬立即向朱祁镇做了汇报,明英宗听后如此这般告诉袁彬,并命他密写喜宁谋叛诸罪行,函藏木片里,然后再将这木片偷偷地交给夜不收(明朝侦察兵)高斌,让他绑在腿上,并令其到宣府时设法与宣府总兵官取得联系,合作伺机擒拿叛阉喜宁。而对于狡猾无比的喜宁,明英宗则继续装傻,让他回京去取衣物,并在给景泰朝廷的文书里大大地褒扬了喜太监,且为他申请赏赐。喜宁知道后兴奋地差点晕过去。就这样,在各方面都安排妥当后,这一行人于景泰元年二月出发。

走了十来天,他们来到了宣府城下,忽然听到有人对着城头喊:“我是高斌,往北京奏事。”上头的人听了,赶紧去向长官报告,其实长官早就得到了密信,尤其是总兵官朱谦完全清楚他们要来的目的,于是委托当地的宣府右参将、都督佥事杨俊见机行事,逮住喜宁。

杨俊接到密令后不敢怠慢,马上派人去瓦剌使团必经的野狐岭埋伏。这时高斌走到城下,与杨俊秘密接头。杨俊问,喜宁来了没?高斌答,就在后来的队伍里。杨俊听后大喜,轻声说道:“你回去通报喜宁,就说宣府官军们准备了酒席礼物,请使团成员一起入城叙叙。”喜宁听说后怀疑有诈,拒不入城。杨俊只好让高斌再去喜宁那里,改口说:不牢太监和使团入城了,官军们在城下准备了薄酒,略表心意。喜宁听后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的,于是就领了几个瓦剌人到城下,这时杨俊“等出关用言绐诱近前,官军奋勇一齐突出,将喜宁并贼人火洛火孙生械擒诣京。”

不过另一当事人袁彬在《北征事迹》中是这样说的:杨俊与高斌密约好后,不知有计的喜宁几乎没什么防备的来城下吃酒,这时城头放枪,只听火铳一响,高斌立即抱住喜宁。喜宁明白大事不好,拼命挣扎,两人扭成一团,滚落城壕。这时官军冲来,当场擒获喜宁。瓦剌使臣纳哈出见情势不妙,赶紧开溜,连滚带爬回到漠北,向也先报告了情况。也先听后直跺脚,但发火也没用了。

喜宁被抓后,押往了京师,朝中大臣纷纷弹劾之,景泰帝接到群臣奏章,诏令杂鞫喜宁,判处“磔诸市三日”,抄家。

屡次作恶的喜宁被除去,朝廷内外欢欣鼓舞,连在漠北当俘虏的明英宗也高兴地说道:“干戈久不息,人民被害,皆喜宁所为。今后边防宁靖,我南归亦有日矣!”

喜宁的除掉,让瓦剌失去了进攻大明的向导,便不敢再向大明挑衅了。在这件事上,明英宗终于英明了一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