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杜文子
杜文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57,578
  • 关注人气:8,0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明王之死:朱元璋导的一场戏

(2017-07-27 21:38:45)
标签:

历史

明朝

朱元璋

分类: 还有这种历史

小明王之死:朱元璋导的一场戏

朱元璋在称帝之前,都是尊奉小明王的年号——龙凤为正统,把小明王当作是自己的主人。但是,随着1366年的冬天的到来,朱元璋的最后一个强敌张士诚被除掉,除了北方的元朝,朱元璋周围只剩一些小的割据势力。此时的小明王对于朱元璋来说再无任何可利用的价值,自然没有必要再保留他的名号。

朱元璋这么多年时间一直是打着小明王旗号南征北战,把自己定义为忠义之臣,因此赢得了不少的民心和人气,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朱元璋自己也明白自己拼死拼活打仗是为了什么,为的是当皇帝。可是,自己做皇帝了,把小明王搁哪?太上皇?但小明王比自己岁数还小,哪有太上皇比皇上还年轻的!要解决这个烦恼,没有比让小明王消失更好的办法了。

为照顾影响,明着除掉小明王肯定不行,只能来暗的,制造一场意外,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小明王“死于偶然”,以便撇清与自己关系。于是,朱元璋有了主意,亲自导演了一场暗杀大戏。

这个戏的剧本,朱元璋没跟刘伯温商量,也没跟李善长透露,对于朱元璋来说,导这场戏并不难,只要找个可以信任的演员,让他临场发挥即可。

没几日,好戏便开机了。早议时,朱元璋对将士们说:“我虽然是吴王,但小明王依然是我的主人,当初称吴王,不是为了犯上,而是为对抗张士诚找个事由,长些气势。如今张士诚除掉了,我认为是去滁州迎回小明王的时候了。”

大家一听要接回小明王,一片哗然,汤和、徐达等人十分不满:“多年征战,卖命的都是我们,他小明王凭什么要称王称帝?”

朱元璋把脸一板,厉声呵斥道:“不可无礼,正因为红巾军是忠义之师,才取得了今日成绩,我们理应去迎接小明王,以图大业。”

众人听了都是一脸的讶异,只有刘伯温捋胡子一笑。

朱元璋看到,心想:“这个刘基果然厉害啊,但愿他这份聪明不会阻碍我的好事。”

朱元璋站起来,说:“大家都不要争论了,想当年大儒朱升奉劝我们‘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建议好啊,因此才奠定了我们今日的领地城池,明日去接小明王,小明王就是我们应天的君主,各位不要再心存私念。”

次日一早,朱元璋就派大将廖永忠前去滁州迎接小明王。从滁州到南京交通不便,要过河过江,廖永忠曾是巢湖水师头领,水性很好。

廖永忠一到滁州,就立即让小明王收拾行礼,说是日子定好了,要赶紧上路,不然江中起了风浪会很危险。小明王要带着侍卫同行,廖永忠说:“应天比滁州好多了,你啥也不用带,咱们赶紧上船吧,吴王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廖永忠和小明王乘着一艘不太大的船,前半路倒也安然无事,但小明王很不安,廖永忠只顾着喝酒,问话也爱答不理的。黑夜,船走到了瓜洲。十二月的夜晚,天很寒冷,不喝酒的小明王更是觉得冷,望着周围茫茫一片灰暗,心中十分忐忑,而船上又只有他和一个武将,不禁担心起自己的安危。

这时,大江上突然起了风浪。

不久,船便停止不前了。一看,原来是船头和船尾进了很多水,且水正往船舱里流。小明王大叫:“我不会游泳啊,你快去修船啊。”

廖永忠一阵忙活后,船还是翻了。两人都掉进了水了,廖永忠虽“奋力营救”,但小明王还是淹死了。

第二天,廖永忠前去应天请罪,说行船的时候遇到风浪,船触礁漏水,无法修补,小明王不识水性,天黑夜冷的,没能救出小明王,自己也险些丧命,被渔民相救,才活着回来。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表现的十分痛心,臭骂了廖永忠一顿,并想要治他死罪。

汤和、徐达这些老将赶紧出来劝阻,朱元璋还是不依,只有刘伯温知道这是在演戏,便跟李善长一起出来力劝,朱元璋这才免了廖永忠的死罪,“罚”他去前线打仗了。

朱元璋当即决定在应天为小明王设立灵堂,对外宣布小明王的遇难,并在灵堂上演了一出“忠臣哭英主”的戏码。

此后,朱元璋再也不用龙凤年号,不久,便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