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庸笔下的三种“父亲形象”

(2017-06-18 06:30:09)
标签:

金庸

父亲

师父

分类: 金庸的刀与情

金庸笔下的三种“父亲形象”

金庸笔下有三种父亲形象:生身之父、师父和精神之父。

在金庸的小说里,男主人公的亲生父亲几乎都以不同的方式缺席,他们退出了教育儿子成长的职责。

生身父亲只是赋予了生理的血肉之躯,而师父则促进了其武功技术上的发展。

师父给了主人公们行走江湖的生存保障,而“精神之父”则让主人公们的成长有了内在动力。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金庸笔下父亲的象征。

由于亲生父亲的缺席,师父就要代行其职,但师父对主人公们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有正面也有负面。请看下面的表格:

金庸笔下的三种“父亲形象”

父亲的缺席有三种方式:

一是生身之父就是精神之父,对后代的价值观塑造很具影响力,对主人公的影响一直都在,陈家洛、郭靖和袁承志都属于这种情况,他们的成长,就是追怀父辈的过程,也是遵循父亲价值观的过程。 

二便是譬如《天龙八部》中的父亲形象,有了戏剧性的转化,亲生父亲因装死而产生缺席,这为后代的独立成长提供了可能,甚至萧峰的很多罪名,都是由于父亲萧远山的作为,才施加到萧峰身上,导致萧峰对父亲仰慕的同时,又对其滥杀无辜而不齿。

《神雕侠侣》杨过心里,父亲是英俊正直、无故被杀的青年豪杰,但在他得知真相的时候,便悲愤难言,“想不到自己的父亲竟是如此奸恶,自己名气再响,也难洗父亲之羞。”这是后代自我编制的父亲神话破灭时的表现,奸恶的父亲给后辈留下的伤痕久久不能愈合。

第三种缺席的类别,是父亲全完没出现,对孩子也无任何帮助,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是孤儿,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侠客行》里的石破天被母亲的情敌抢走,是在虐待中度过少年时光的。《鹿鼎记》的韦小宝母亲的一名妓女,韦小宝便在妓院长大。这种情形与前两种相比,更加凸显了师父的特殊作用,他是作为父亲的替代者出现的。 

《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十五岁离家跟随袁士霄学武,并获得闯荡江湖的阅历,以及“行侠仗义”的价值观。

《神雕侠侣》中杨过机缘巧合跟洪七公学艺,在他眼里,洪七公慈祥亲和,刚直中有洒脱,不自禁为之倾倒,这是理想父亲的形象,是生父已死的后代在年轻稚嫩、会怨恨、会动摇的时候,迫切希望的“精神导师”。《碧血剑》中袁承志的师父穆人清、《倚天屠龙记》中指点张无忌的张三丰,和《笑傲江湖》中传授令狐冲的风清扬的身上,都寄托着后辈的希望和敬佩,他们的武功和正义感,为后辈闯荡江湖打下了坚实的武功和心里基础。《鹿鼎记》中,韦小宝在师父陈近南被害死的时候,失声痛哭,这是韦小宝为数不多的几次真情流露,是突然失去精神之父后的无助状态。

师父代替父亲,成了后代依赖的主体,也成了为他们解疑答惑的帮手。师父的死,则代表着后代将再一次发生身份危机。

如果有了父亲的存在和陪伴,男主人公们便缺乏独立闯荡江湖的可能性,没有了父亲角色的牵制,他们才能卷进江湖漩涡,才有了性格塑造的多样性,进而才能在成长中成就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