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吳貴華johnson
吳貴華johnso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70
  • 关注人气: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工仔押注科技股当买保险

(2017-09-22 09:56:57)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財經
2017年9月22日

毕老林 投资者日记
打工仔押注科技股当买保险

9月21日,周四。早两日在美国财经网站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卷调查,题目是:美国工人把血汗积蓄投资于威胁他们生计的科技公司,这样做理性吗?结果显示,76%响应者答理性,24%答不理性。

老毕认识一些朋友,买股票从来不理什么P⁄E、P⁄B,爱吃一哥焗猪扒饭便买大家乐(00341),喜欢饮麦精就买维他奶(00345),天天搭地铁当然买港铁(00066),抱的是钱从哪里溜出去便从哪里收回来的心态,期望食息都可以补番条数。这个主意其实不错,投资往往歪打正着,捉得到老鼠就是好猫,有plan而能持之以恒,比有strategy却经常搬龙门更具「钱途」。

就业安全感超低

问卷调查的回应者,表面看跟买大家乐、维他奶、港铁的投资者很相似,但实际上是两回事。衣食住行乃生活必需消费,泼出去的水能透过投资供货商股票收回当然最好,但消费者赌的是「闲钱」而非「血汗积蓄」,心态上则是「对冲」而非「保险」。

假设问卷调查具足够代表性,那么美国工人就不是拿闲钱投资咁简单,而是打工仔就业安全感超低,愈来愈多人深信自动化大潮势不可挡,职位朝不保夕,趁早押注终有一天促使他们失业的科技公司,作用就形同买保险了。连理应最「敌视」科技企业的一群都如此认命,其他投资者怎么看科技股,可思过半矣。

收息再投资,让compound发挥威力,历来都是长线赚大钱的有效策略。这个发达模式不会因科技发展而变,但今时今日要以此法让自己富起来,警觉性得比以往高许多,因为这个年代的科技巨无霸无孔不入,你不会知道亚马逊下一个颠覆目标是什么。

好彩揸住贝索斯的收购对象,有赚走货冇眼屎干净盲;唔好彩买中被亚马逊吞掉那家公司竞争对手的股票,即晚插水唔在讲,最怕系从此以后行路打倒褪。就拿Whole Foods Market为例,亚马逊把该公司收归旗下即宣布减价,其他超市跟又死唔跟又死,结果很可能是生意愈做愈缩、股价愈来愈残。

Buy and hold唔系唔得,但今天再用此招,比上一代要selective好多。老毕反而会掉转来想,在科技主宰一切的年代,长线投资者着眼的也许不再是估值高低、股息增长等传统指标,而是营业额能否持续扩张、在特定市场够不够霸气,不单止要够霸气,仲要睇埋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也就是颠覆各行各业的能力。

世界变策略亦变

换句话说,随着世界真的变了,上一代长线投资者普遍重视的边际利润、盈利能力、派息稳定性等,如今已变得愈来愈不可靠,所谓优势至少要打个七八折。既然旧的一套在新的环境中面临巨大挑战,与其担心押错注拣错股,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弃被颠覆对象而取捕猎者。啱唔啱难讲,至少今天股民的「投票意向」就是这样。

打工仔认命,趁未失业赶紧投资科技股当买保险,不过是老毕无意中看到的调查结果。却原来,世界一直在变,分别只在投资者有没有用心留意而已。

18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别以为1999年股民炒科网炒到天昏地暗,其时便一定有独立的科技股基准。想当年,标普板块分类其实只得四个,分别是工业、运输、金融和公用。

新经济避无可避

指数供货商S&P Dow Jones后来发现,四个板块远不足以反映美国经济的多元化;为增强代表性,S&P Dow Jones加入包括科技的六个其他板块,即合共十个。去年标普板块再添一员,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基准。

迄上月底,科技板块于标普500指数中比重达23.5%。有趣的是,亚马逊和Netflix两大科技「金刚」居然都不是标普科技板块成员,理由是两股皆被纳入「非必需消费品」(consumer discretionary)类别。

这个年头,你以为跟足行业分类投资就可以避开一只二只新经济哥斯拉;殊不知,听起来很Old Economy的「消费」类别,受新经济龙头影响分分钟大过打正科技旗号的tech secto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