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资天下新玩法

(2017-06-08 12:21:44)
标签:

财经

文化

情感

健康

分类: 生活
2017年6月8日

林日彦 坚‧离地城
中资天下新玩法
彭博昨天刊登一篇题为Chinese Giants Are Taking Over Hong Kong的专题报道,从金融、地产及电讯三大方向指出中资机构已接管香港。

其实,这种情况早已发生,「坚.离地城」过去常提及香港如何由英资主导,演变成由华资主导, 回归后轮到由中资主导。中资掌管香港资产又岂止这三大范畴?衣食住行、建筑再到教育,均已被慢慢入侵。

十大包销商洗牌

残酷的现实世界从来一朝天子一朝臣,究竟哪朝天子哪朝臣令人顺服,还是摆出一副唯我独专、至高无上的讨厌姿态,观乎香港目前情况,似乎属后者居多。这些转变直接冲击香港固有的文化及制度,这些变化确实令人担忧。

彭博引述数据指出,在1997年前,大摩、汇丰、美银美林(当时是美林)等外资银行雄霸新股市场,十大新股包销商均为外资大行。不过,时移世易,回归20年后,十大包销商已被洗牌,换上9间中资企业,剩下美银美林独撑。

讲起投行,当然要请教在投行工作的Fan。我说:「这种急速被洗牌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来港上市的企业,十居其九是大陆公司;同时,近年在香港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大多数是中资,在同声同气加上同样思维下,中资坐大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很多来港上市的大陆企业本身已经与各大中资银行有着密不可分的业务关系,所以整场洗牌活动是可以预期的。」

Fan无奈地说:「林日彦,本来洗牌也不是问题,问题在『顶烂市』,扭曲了行业营运模式,有些来港上市的巨无霸中资企业,竟然可以找来十几二十间投行一起包销,投行为了显示自己仍然存在,纷纷减价抢生意,甚至作象征式收费,即是白做或蚀做,也要加入包销行列。此风一开,间间争相效法。」

投行沦为放数公司

我说:「Fan,据闻很多中资投行赢IPO的目的只在建立关系,收入来源根本不在这一环,而是提供一种像财仔的放数服务,那是更大收入来源。试想想,当做IPO并非收入来源时,大家可以想象过程中的尽职调查可以有多认真?由投行变了做放数公司,员工如果成功物色一些潜在企业向投行借贷,便可获得相应佣金花红。如是者,究竟还有多少人关注及研究企业质素?」

Fan苦笑道:「你说的固然是已经扭曲的行业做法,我这个女人仔关注更贴身的事情,我惊讶中环这些所谓甲级写字楼的女洗手间竟然愈来愈污秽不堪,卫生水平大幅下滑,对我来说绝对是首当其冲。」

「Fan,我闻说男厕情况也不见得有多好!」大家同声苦笑。苦中作乐,这是回归20年后大家必须学懂的生存之道。

zoelamyy@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