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變霧都
(2013-12-09 15:25:42)
标签:
上海魔都霧霾空氣财经 |
分类: 財經 |
上海素有「魔都」之稱,但近日卻淪為「霧都」,空氣質量向「帝都」北京靠攏,污染指數爆表的新聞已經無法引起關注,面對無法逃避的霧霾天氣,大家只能苦中作樂,編寫各類段子自我調侃,諸如:「厚德載霧(物),自強不吸(息)」;「霾頭苦干,再創灰(輝)黃」。就連筆者的名字也成為了談資。不過,最能喚起上海人共鳴的一條,還是「春天集中供豬(死豬),夏天集中供暖(高溫),秋天集中供水(洪水),冬天集中供霾!」除了供豬,全部都是氣象問題。
上海和周邊地區的空氣,在一周之內不斷惡化,當污染指數還是200多的時候,筆者已經覺得不太舒服,誰知此後每天不斷攀升,最終在上周五突破了500大關,爆表成功。其中罪魁禍首PM2.5的濃度平均值最高超過每立方米600微克,是國際標準的24倍。當天的空氣聞起來,就像是焚燒時冒出的濃煙和鑽地時揚起的粉塵的混合體,眼睛、鼻腔和喉嚨均十分難受,儘管筆者已將門窗關得密不透風,但在室內也須戴上口罩,呼吸才略感通暢。霧霾令全市醫院求診人數大增,其中主要是呼吸道疾病患者。
*霧霾高發期恐將持續20年*
專家指華東地區此次的霧霾現象,是由於污染物和天氣因素疊加所致。污染物排放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工業和礦業,特別是鋼鐵和水泥廠等;二是交通,包括汽車尾氣等;三是城市建設。受冷空氣擴散影響,北方的污染物顆粒物在華東聚集,同時風力較小,污染物無法擴散。雖說這其中有天氣因素,但更多的恐怕還是人禍,如果沒有污染物,自然也就無法聚集了。而更可怕的是,有專家預計,中國即將進入霧霾高發期:即發達國家二三十年前的階段,由於城市化過程和城市布局不合理,導致區域性霧霾的高發。
上述今年上海一系列的反常氣候現象,最終矛頭均指向自然環境的破壞,江南向來以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著稱,重工業和礦業也不算集中,現在連江南都已淪陷,可以想像得到目前中國環境污染已到何等嚴重的地步。專家指出,假如污染治理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城市化過程中不注意規劃,霧霾高發期將在中國至少持續10-20年。有網友自嘲,大家20年之後應該不適應乾淨的空氣了吧?與其期待自然環境的好轉,還不如讓西伯利亞的寒風快些到來吧!因為寒風是上海的掃把,西伯利亞是上海的清潔工。
霧霾肆虐,銷售口罩和空氣淨化器的商家大概是僅有的受益者了,上海街頭行人估計有一半都戴上了口罩,情形恍如當年香港SARS爆發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