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主席專訪】撤中國不後悔
(2013-11-04 16:39:59)
标签:
中国政治審查中產财经 |
分类: 財經 |
一手協助Google從矽谷Startup公司、成長到今天全球最影響力的科技巨頭,Google主席施密特(Eric Schmidt)接受信報訪問時表示,對Google在中國發展的停滯不前,並不感到後悔。
在2010年,Google因就內容審查問題,曾與中國政府交涉,最終關閉了中國版的搜尋服務。事件除引起網絡自由及言論自由的討論,亦影響到中美的兩國關係。
被問到中國的內容審查,施密特表示,曾在一些場合跟中國領導人會面,認為中國很大機會能繼續促進經濟上的增長,而Google強烈地希望中國可以開放互聯網及表達政治意見的自由。他直言,「我們希望開放互聯網,他們(中國政府)卻希望審查。中國政府並不同意我們,這是很清楚的。」
施密特又補充「對於不能就政治直接表達意見,中產已經開始受到壓力和感到氣怒,不知道他們(中國政府)可以繼續這些審查多久。」
在2010年才正式成立的小米手機,使用Google的Android系統開發手機,不到3年已賣出700萬部,成為中國主要智能手機品牌之一,公司估值達100億美元,就連在Google負責Android系統的前高層Hugo Barra亦跳槽加盟了小米。
被問到小米崛起,Google主席施密特 (Eric Schmidt) 接受《信報》網站訪問時表示,「我認為很了不起,包括為我們增加潛在客戶,以及提昇了用戶生活質素。」
在手機作業系統市場,Android系統市佔率逾八成,被稱為勝出了手機作業系統大戰。然而,以在中國市場崛起的小米為例,雖然採用Android系統,但手機卻甚少安裝Google的服務和Apps,Android的成功,不一定能夠為Google帶來很多收益。
被問到Google是否有計劃回應這種趨勢,施密特解釋說,「小米是我們很好的伙伴,我們將會在不同方面做得更多和更好。」他又補充,「以我所知,小米的產品定價是盡可能地低,他們甚至沒有營銷,而且打算在其他方面賺錢,我覺得這種平價Android手機的模式很了不起,可以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多選擇和價值,亦很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