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收購有助增長

标签:
股票 |
分类: 財經 |
2012年2月27日
友邦收購有助增長
人壽保險業一向是依靠人們對財政保障及安穩未來的憧憬來生存的。正因如此,美國國際集團(AIG)分拆友邦保險(AIA)看來是萬無一失。
友邦是亞洲市值第三大的人壽保險商,去年的稅後營運盈利上升了13%,新業務的價值上升了40%,毛利率上升五個百分點。
不過,我們可以把這些強勁的表現放在一旁,因為真正觸目的是其不斷增長的資本力量。
償付能力優於對手
友邦的償付能力比率(solvency ratio)──即公司擁有的資本與監管機關資本要求的比對──達到311%,只略低於2010年,而且比平安保險和中國人壽──亞洲兩家規模最大的人壽保險商──高出差不多一倍。這個比率讓友邦足以應付任何金融市場動盪有餘。
友邦過去兩年透過自營增長得到46億美元的現金盈餘,而行政總裁杜嘉祺(Mark Tucker)已經用了其中一半左右。
友邦現在有超過50億美元的自由盈餘可以使用,意味杜嘉祺有更多空間進行收購。
友邦暫時仍然專注在自營增長方面,但將來可能有變,因為ING的亞洲業務是個不錯的收購目標。雖然ING業務不是完全與友邦吻合,但比較集中在成熟的亞洲市場,對友邦的業務發展有利。
不過,如果友邦再沒有動作,投資者可能會覺得不耐煩。
目標成為增長股
友邦在2011年度把五分之一的自由盈餘用來做股息。以友邦的財力及公司在自營增長上的龐大開支看來,這實在不算多。但杜嘉祺希望友邦成為增長股,不是收入股,因此他不願派更多股息。
於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進行收購。歐洲受困的金融機構正相繼拋售具吸引力的亞洲資產,杜嘉祺肯定會面對更多壓力,需要好好使用手上的現金,為集團爭取更大的增長機會。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