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长青春期叛逆校园原创 |
分类: 【烟儿。至爱】 |
十五成丁,十六长成。
这话初初听来自我的奶奶。没想到,转眼间,我的儿子也已满十六岁了。
都说,家有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养一只狗,因为至少还可以看到一个好脸色。
这话,还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孩子上了高一,我经常冒出的念头是:“这是我儿子吗?这一定不是我儿子。”
最伤人的莫过于冷漠的眼神,扫你一眼,满是不屑,然后头也不抬,话也不回,再说几句,给你一个决然背影,回自个房间,锁上了门。
然后你呆呆地望着那个冰冷的房门,想起那漠然的声音,脑海里涌上的那个冷漠不屑的眼神,真的足以让你疑惑:这就是我的儿子?
他关上的何止是房门,那是他的心门,他把你拒绝在成长路上的门,他不屑于你的关心,看不起你的付出,甚至他故意把所有的家人对他的爱都狠狠踩在脚底,然后扬长而去。
每每,总让心伤得不能自己。
总是不断地告诉自己,会过去的,时间总会给我想要的孩子。
可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伤着,一次又一次的挫败着,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无能为力。
然后,先生说,听之任之吧。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就让他自己慢慢长大。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叛逆期,你又何苦伤了自己又与事无补还徒增让孩子觉得反感呢。
是,既然,我改变不了你,那我只能改变我自己。
其实,我不止是对你失望,我是对自己更深的失望。
我的挫败来自于你,这一点,常于夜深人静时,或与你有了不愉快时,让人止不住悲伤潸然落泪。
我不知道那个善良又敏感的孩子,为何就是不肯用温和一点的眼光与我对视。
我不知道那个正义又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为何就是不肯正眼看一看父母殷切的目光与全身心的爱护。
我不知道为何到了这个年纪,就可以全然不在乎父母的感受,全然不顾亲人的感情,在你的世界里只有你自己,想什么便干什么的自私。
曾经,那个懂事体贴,感情细腻,善良美好,听话温顺的孩子哪里去了?
每一次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这就是我陪伴着一直成长着的孩子?
我知道,每一个成长路上的孩子,总是会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叛逆。
不是慢慢地改变,而是仿如一刹那间,我的孩子便成一个与你最生疏的陌生人。
不论你如何走近,不管用什么样的态度,甚至于如何的改变自己,如何的想尽办法,他都视而不见,而你只能眼睁睁地束手无策心里充满了无能为力。
哪怕他给你一个小小的笑脸你便会有抑制不住的欢喜,哪怕他只是短短的跟你说一句话,你便会有了一天的好心情。
什么时候,我们的关系变得如此小心翼翼又如此如履薄冰。
然后,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便是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的青春期。一方面我们欣喜于他的成长,一方面我们要接受他们如刺如刀的叛逆。
如果什么办法都想了,如果什么方法都试了,如果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了,那么,余下的便只能交给时间。总有一天,青春期会长成了青春,叛逆会成就了成长,然后,还我一个懂事明理又负得起责任的男子汉。
我在等,等这一刻的到来。
然后,我看到了一个与我的想象里教育中陪伴中完全不一样的孩子。
我们是不是习惯于接受好的消息看到好的转变却无法承受不好的结果呢。
是,我会伤心会难过,但我依然选择了原谅,并且义无反顾的站在了孩子这一边。
你可以做错,因为知道错了,便能改正。你可以迷失,因为只有迷失过才知道正途的可贵。你可以茫然,因为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孩子有很好的自制能力。
可是,孩子你不能欺骗。
你在反思的时候,我也在反思,终于我想明白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给你该负的责任,而你也没有负起自己肩上的担子。
所谓经一事长一智。我们欣喜地看到,你慢慢地懂得了责任二字。
能够从悲剧中走出来便是喜剧。
能够从教训中醒悟出来的便是成长。
能够从原来的坏事中认识到错误并慢慢地转变便成了一件好事。
我也曾经想过,总会有些经历才能让你成长。
我们欣喜地看到你的变化。
饭桌上,我们可以听到你絮絮叨叨的诉说着学校发生的鸡毛蒜皮的事。
睡觉前,我们可以亲密亲热的说些玩笑聊些闲话。
阳光,热情,善良,自律又在你身上一一呈现。
会开玩笑,善玩幽默,调皮捣蛋,随和率性渐渐的又重新熟悉。
每天,送你出门口,可以听见你跟我说一声再见。
回家,可以听到你大声的与家里人打招呼。
饭后,时间一到,自动自觉进屋学习。虽然也会偷懒,但那是完全允许的范围内。
不是周末,你不会再看手机,也不会去玩游戏。
夜宵过后,是我们母子静静地喝茶看书的休闲时刻。
我多么欢喜这样的相依相伴。
十六岁,翩翩少年
做一个我们希望中的自己
认真努力也开心活泼
希望你可以真的把自己的责任慢慢地放进心里
从此,顶天立地
健康平安是我们的祝愿
努力奋斗是你给自己订下的目标
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
有自知之明的自信
相信自己
我们 爱你
生日快乐 我的小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