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缕夏风,把心事拨弄

 (2012-06-10 17:12:58)
	
			
					(2012-06-10 17:12:58)		| 标签: 阳光大漠谣远方的家再见杂谈 | 分类: 【烟儿。花事】 | 
 
夏天,以迅速的态度,潜移默化的姿势,不知不觉的便把季节占据。在那几天日出,几天阵雨的日子里,总在你感觉到热的概念时,便又来些许阴天或雨天,心里不得不感叹:这天气,真善解人意!这样的夏天,何愁是夏天呢?虽然俺是出生在夏天,也是喜欢那夏天,可看着日渐晒黑的脸与胳膊,还是觉得有些肉疼的。
 
以前喜欢夏天,是早晨的凉爽与清新,夜晚的繁星与夏风。因为记忆里童年的夏天,总是院子里坐满了人,在满天星光下面,轻摇蒲扇,慢煎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讲故事说世事,谈古论今评时事。其实自己知道,骨子里还是喜欢热闹的,那样的乡情,那样的夏天,那样的热闹……
 
没有人不向往阳光瞩目的生活,也没有人会不喜欢别人的称赞与喜欢。如果需要用高昂的头与不屑的眼光来抵抗,那只能是因为太在意太自卑太自尊而产生的假像,别问我为何如此肯定,因为在这种假像下已经生活得太久,太久了。
 
如果说我有什么伤心坎坷的过去,或许在当时觉得是,现在却已经云淡风轻得不值一提。如果说我现在过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日子,那就实在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嫌疑,用如云的话“泡在蜜罐里的烟儿”。如果自己说不满意实在是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的。
 
就如那天看到一句话大致是一个人不可能总生活在幸福中,因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或许是转弯时忽然发现一棵小草,或许只是看到小时候捉蚂蚁的情形,或许只是忽然想起了某一个甜蜜的片段,又或许只是忽然之间觉得特别满足,但那都只忽然或刹那之间,无法维持着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十二月,天天年年不变的感觉。
 
所以,所以,请别苛责我不懂得知福惜福。也不是真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对生活充满感恩,那是真的,可有时候觉得悲从中起,那也是真的;先生在我心中是第一位,也是真的,可有时候却会埋怨着他的点点疏忽滴滴忽视,也是真的;我对孩子的用心愿意为他们付出我所能付出的,也是真的,可有时候我对他们的生气与为他们感到骄傲也一样的真切;我喜欢呆在家里不喜欢出去是真的,可有时候想独自一人背起行囊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是真的有过的想法……
 
矛盾么?也许矛盾。可,谁能摆脱矛盾呢?
 
渴望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也向往外面的海阔天空;喜欢一人的独处,可也喜欢三二知己的高谈阔论;喜欢雨天的浪漫,也同时也烦恼所带来的不方便;喜欢阳光的温暖,可夏天同样不喜欢被晒黑;喜欢伤感的音乐,可有时候也会带来忧伤加倍;谁不愿意享受天伦之乐,可远香近臭的道理依然存在啊!
 
于孩子而言,夏天在空调房里吃冰冻西瓜,那是最美的享受,这源于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的第一天,因为第一天上学难免心中惶恐不安,所以回家便给了他夏日里最冰凉的降温,因而让他一想起便念念不忘美好非常。可上学的恐慌怕也是深深烙印了。
 
先生总怪我们天气一热,不开空调。他觉得他从车里出来,外面的温度就已经够难受了,爬了几层楼梯到家,那种热的难受就更甚了,可回到家却不是一片清凉反而如火炉般炽热,因为房子四面受光,那种难受就更是火上加油了,所以他为我们不开空调而大发脾气,并宣称中午再不回家吃饭。然后你在啼笑皆非的时候也渐渐能体会他的烦躁与不满了。
 
于我,今天窝在家里一天,不管外面酷热难耐,反正开着空调,喝着茶,听着歌,看着书。闲适清幽,无比的舒坦。下午两点又是边喝茶边看《远方的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正什么节目都要给他让路,呵呵!
 
然后喝完茶,看完电视,俺又捧本书看,这一次终于借到了《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初中版的,俺看着看着,眼泪便叭叭地往下掉了,刚好家里先生与客人在喝茶,咱赶紧回房间,坐在床边,拿着餐巾纸擦拭不断往外涌的眼泪……先生无意进来一看,惊讶:“咋啦?”
“没”俺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所以所以,你能说哭是因为难过吗?其实也就是书里感人,看的是别人的故事流的是自己的泪罢了!
 
那日在书店是看到了桐华的《大漠谣》一套要四十八块呢,如果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俺会毫不犹豫的买下。那天买了一套林清玄的,还有林徵因的,迟疑之下便没有买桐华的,可后来借到这《那些》又有些后悔没有买《大漠谣》了,呵!
 
回来与先生闲谈时说起,他白了俺一眼“想买就买,除了书你其他的又没兴趣,何必连这爱好都舍不得?”
其实自己也说不好,几十块钱是不算回事,可总觉得钱应该花在最想要的上面。虽然学不会精打细算,可大手大脚也不是俺风格。
 
炎炎烈日下,阴凉空调房,晚上又在露台乘凉喝木炭茶,心里能说不满足吗?更何况耳边老听到先生的感叹“哎!这样的日子真舒坦,这样的风真凉快,这样的茶真怀旧!”呵呵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