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竹影似水,馨茶若烟

(2012-06-06 10:58:52)
标签:

转载

分类: 【烟儿。花事】
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激动,太多的想说的话,反而语塞了
只想说,最美的莫过于相遇,最好的莫过于相知,最留恋的便是莲姐姐那如莲绽放如莲清雅如莲芬芳的字字句句
烟儿何其幸,在新浪落脚,认识了你,认识你之外的许多真诚朋友
人生何其幸,因为文字,文字里的知心,便觉得生活里也是一片活色生香。
莲姐姐,文字里的“我”太过于美好
现实里的里我又过于平凡
除了在姐姐的文字里找到鼓励找到安慰找到希望找到方向
不敢也愧当的
可是那份感动感恩感激却是非常强烈,此生不忘

[转载]竹影似水,馨茶若烟
竹影作字清若水,馨茶为文袅如烟。

                        ————题记

 

    元宵后的一天,二月十日,一个轻盈的女子,在《茶香袅袅》的悠扬乐曲中,敲响我的门。

    我随声跟去,推开了她的园门。谁知,这一见,便不想离去。平白如水的日子,就这样,泛起阵阵涟漪。

 

    她,低头,汲水沏茶,只见了她的侧影,清淡的轮廓,垂着发辫,风吹发动,茶香四溢。

    园里的竹影斑驳着光阴的脚步,在她的指尖下,一行行美妙清灵的字,如泉水汩汩而出,清澈着我的眼睛。

    茶碗飘出的缕缕茶烟游走于园中,数着她绘下的一篇篇清丽柔婉的文,温馨了我的心魂。

 

    那里,是守候了五百年梅花么?沐着风霜雨露,“原来,一直在”,用五百年的痴,书写着或浓或淡的等待与幸福。“一朵花,便是一年的记忆;一朵花,便是一生的祈盼;一朵花,便是一丝,一缕,一心,一情的执意”!五百年,忘记了多少往事,又保留了多少痕迹,都是这梅花的心意。一个等,成全了她笔下的痴。

 

    那里,是粉面桃花么?飞扬了十里,来到她的园,玉指敲下的是一段感人的仙凡传说,在《三生三世,莫忘莫失》中赚了多少眼泪。“相拥而立,相看桃雨。相对痴迷,再不分离”,诗一样的语言,诉说着跨越了三生三世的情意;“上天入地,只为一人;前生今世,永不变心”,一颗心只为了爱,即使灰飞烟灭,也要来世相守,即便轮回三生,也不能丢下那一个你。主角“浅浅”的故事,不仅是传说,也是她心里的祈愿。若无此心,便无此笔,更无此意。

 

    那里,云步轻轻的是白狐么?她,点读着诗经的诗句,蘸着空灵的笔墨,描画的是一只走了一世又一世,跨越千年,只为了报恩于情的美丽白狐。让人难忘这娓娓而述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带来的“百年修得同相遇,千年修来共枕眠。若得与你相伴老,何惧生死与轮回?”的震撼,痴情不惧岁月,点恩倾情相报,是一只在她心中徜徉已久的白狐,寄托着她对情意的殷殷解读。

 

    几树梅花,十里桃花,一只白狐,都是一个“痴”,那是她倾尽全心,是她的一心一意,执着与执意。

    所以。她的先生是幸福的,一心为家,一意为伴,责无旁贷地操持着大小家事;她的两个儿子是幸福的,从不落下的家长会,从不落下的片言只语,从不落下的小小心意,都是她执着的关切;她的父母家人是幸福的,消逝的岁月抹不去即便是遥遥四岁的经历,记得过去的好,执意付出的是对家人的关怀,一朵朵五月的姹紫嫣红便是最好的回答。

    所以。她的友是幸福的,一一地回复,细细地作评,一个“抱抱”有多少亲昵;一篇篇为友而作的文,象一首首清亮的歌,诉说着真诚,每个字句都是用心植下的花,开在友的心中,醉了友的思绪。

 

    有友说,她象芸娘,兰心慧质。

    我说,她象芸娘,兰心慧质;她又不象芸娘,不是因为柔弱就是软弱,她有茶的清新与温柔,也有竹的柔韧与坚强。

 

    她,爱竹,爱茶,笔下的竹影是她的影,笔下的茶烟是她的心。

    竹影与茶烟,常常婀娜在她美妙的文笔中。

    翻开《一帘茶烟半窗竹影》,看到的竹影似水一样清透,“大概心中思之,看之,想着,念着时,越来越清净。一枝三片叶,都无限风骨翠碧。更别说风筛疏竹时的天籁;雨打竹叶的净心;斑驳竹影的飘逸;黑夜剪影的寂静”;闻到的茶香似轻烟袅在视界,“茶,是烟火人间的;是生活所需的;是平淡日子里的一注阳光;是烦闷时节的些许生气;是孤单无聊时的伙伴;是漫漫长夜的寄托”。甚至,她怀疑自己是五百年前佛前的茶烟,落在了人间,有了烟火的气息。因此缘故,她的思索不是空穴来风,不是空洞无物,而是在花开花落、草荣草枯、风飞雨飘、粗茶淡饭间,书写着感悟。

    因为,听了佛音,有了佛念,她的竹影与茶烟总是带着禅意。“云端不算高,尘埃也非低。有竹有茶烟,心亦无所系。人间数十年,浮生半日闲。偷闲不算闲,心闲方是境”,若心不净,若心不清,怎能写出这如水如烟的文字来? 

 

    因为爱,所以一写再写。在《竹影,茶烟》中,更看到那竹影对茶烟的一片痴情,“我知道,你的茶烟并非为我而袅袅;可我的竹影却是为你而清清。我知道,你的到来并非为我而殷勤,可我的竹影却是为你而净心”,仿佛看到的是她对竹影与茶烟的那份痴。宛若她的梅,她的桃,她的白狐。这“让影子拂去尘埃,只为给你一锥净土,虽然,拂不去真正的尘埃,却可以扫去你,心的灰”的字句,又一次让人看到她那颗水晶般的心。 

 

    她似茶。淡而不寡,浓而不烈,温而清甜,热而清香。

    所以。与她一起,总能沐着茶一般的温存与温情。先生的换季衣物,早早就备好;孩子的童言戏语,总是笑而纳之;母亲节的花,细细纤插;友的大小事,知心知意地在评论的来往中叮咛。时而,在《雨白桃红,只是借口》中闪烁着淡淡的幸福;时而,又看到她与老鼠作战的小女人之可爱;时而,领略她侦察兵式摄影经历的有趣诙谐。

 

    她似竹。清而雅,挺而直,通而透,柔而韧,刚柔并济。

    清时,柔时,便似茶一般,所以不难理解她心中那竹与茶的恋。

    而那份韧,单从她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博园的经历就已可见,380多篇不同风格的美文就是最好的佐证。

    至于那份通透与正直。一如《不看,不听,不闻,不想》的不屑与直率,一个“似不若烟”,又带着小小的幽默;一如《似水不是水,若烟难成烟》的尖锐与刚强,象是挑起竹杆,向黑暗心理宣战;一如《就这样,找回丢失的自己》的本真与大无畏,展示出捍卫领土的大将风范。

 

    她,最喜欢白。自己是白衣胜雪,博客是白底作衬;笔下的主题,都是白的容颜,白莲,茉莉,栀子花,鸡蛋花,茼蒿花,乃至不知名的小花。甚至于她心中念叨的狐,沾上她的笔墨,也是通体洁白的狐。正如她的文字,干净,纯粹,明朗,清透,似水盈润,若烟轻灵。一篇《心留余白》,是写她的友,却也是写明了她自己的心与思。

 

    她,是谁?熟知的友,亲切地叫她“烟儿”。

    她,是“似水若烟”,一个文字似水若烟的似水若烟的女子。

    不用我再言语,就用她的《似水,若烟》来诠释她的似水若烟吧——

    “一直奢望可以清清的似水,无阻无碍,无色而透;淡淡的若烟,无牵无挂,无风而直,细细袅袅,晃荡于紫陌红尘,留下淡墨素色的痕迹,无关风月,有关情。”

 

后记:

    1、因俺不会做链接,附录烟儿的网址,点击,即可进入烟儿的美博。

       “似水若烟”博客链接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614692885

    2、写给烟儿:

    与烟儿一来一往,三个月之时,却不经意,在母亲节的前一天,五月十二日,收获你用心雕琢的大礼。一篇《相思雪,心如莲》,敲开俺的心窗;一声“莲姐姐”,拧开俺的泪泉。因为没有预料,所以意外;因为意外,所以惊喜;因为惊喜,所以溢满感动。

    每个人都有很多心窗,有的开,有的闭。记起,N年前,曾被伤心,于是,最后一扇心窗是关闭的,只为,保护自己的心不再受伤害。

    与烟儿相遇于偶然,却是一见如故。而打开俺最后一扇心窗的,是烟儿的《相思雪,心如莲》,烟儿的“莲姐姐”。烟儿,你走到俺心里去了,心窗便为你而开。 

    何以回赠?想来,本意以文会友,便要以文相赠了。但,俺的文笔,没有烟儿的柔美,没有暗香姐的灵动,再看那么多写烟儿的才女高人,个个妙笔生花,于是自相惭愧,不敢动笔。犹豫再三,终是抵不住心,上周日还是动了笔,就从自己熟悉的烟儿之点滴写起吧,从印象最深的几处写起吧。因时间关系,当时只写了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今日方完成,明天上午找图寻乐配好,便可发给你了。

    烟儿,你宛若一本蕴涵深厚的书,图文并茂,而俺只翻看了几页,拙笔且寥寥几行字,怎能概括全貌?怕是写不出烟儿的独特韵味,写不出烟儿十分之一的美好。若有不当不全之处,唯请烟儿见谅!

    末尾,想起与烟儿妹妹的约定,你开一茶铺,俺开一花店,俺到你处品茶,你来我园赏花。若有一天可以如此,便是人生所幸!

    入夜,未深。烟儿,安好!

                                                                莲草于2012年6月2日晚

 

 


                (云筝:抚水)

 

附录:

博友红云姐对烟儿的诗意妙评

素心无意化为禅,总是清透无色淡,
却看无风直上烟,丝丝袅袌入云端。


http://img.tongji.linezing.com/1153176/tongji.gif

http://img.tongji.linezing.com/1153176/tongji.gif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