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首茫茫疑未醒,诗心犹绕梦中人

(2011-11-07 08:09:50)
标签:

林妹妹

大观园

《红楼梦》

宝玉

胡楠

文化

分类: 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书

回首茫茫疑未醒,诗心犹绕梦中人

痴才女胡楠梦续红楼, 不自量烟儿瞎评戏说

                     ——前言

已是农历十月初。天气却一如以往地热。下午,静静的客厅,只有阳光在窗外徘徊,思忖着要不要进来?秋日的阳,不比夏天炎热,却白得耀眼。薄薄的柔柔的软软地恬静着。

 

窗帘半掩,音乐半沉,一个人,席地而坐。捧着笔记本浏览。小桌旁边,一杯乌龙茶,氤氲着茶烟香气。这样的下午惬意、抒情、温馨。

 

呷一口茶之间,来到大观园门口。只见今日的吆喝不比往前列位看官,今次的红楼续梦,虽不敢说青出于蓝,却有因沿着曹雪芹风格,几可乱真的惊喜;想必你也会有不同收获。宝黛也有别于高鹗续书不一样的结局;虽不能与曹公相媲美,但人物有别样的魅力,故事有另种风情……有兴趣者,不妨一观!原来是红学专家邓遂夫和慧眼识才女的邓时香编辑。

 

曹雪芹当年一定没有料到,因家道中落,穷困潦倒、贫病交加而死的他,后人却会因他一部《红楼》大书特书,大学特学。且别说各式各样的讲学,讲座,论坛……单单一股红学热便席卷大江南北,甚至于妇孺皆知、老少全晓。《红楼》自有别人不及之处,个人也觉得四大名著,最爱是《红楼》。小时候,因为天性的多愁善感,难免喜欢胡乱猜想,而总被人取笑为多疑多愁的林黛玉。那时没看过书,只知道别人说时的表情是不屑和嘲弄的。所以,把心中的不满便迁怒于无辜的颦儿了。

 

十七岁那一年买了这一套名著。当时怀着梦想,想当一名作家。(现在想来,确实太不自量力了。可十几岁年的年龄合该做做梦呀!)看《红楼梦》是为学习里面的服饰场景园林人物描写等等,对于真正的内涵和丰富的含义却连一知半解也谈不上。后来因《红楼》的大热门,却让孤僻的自己反其道而行——任你开口闭口红楼梦,专家学者红楼续;我自拒之门外,眼不看心方净。就连重新拍摄的《红楼梦》包括席卷全国的红楼选秀,都因内心抵制而不看一眼。其实说到底,心里始终认为,所有续红楼除了曹公,其他都是狗尾续貂,无人可比;林妹妹除了陈晓旭演绎,其他的都是不堪入眼,无人能及。

 

近来重翻此书,粗看几回,忽然觉得,原来一直看得晦涩难懂的曹式语句,如今看起来,倒是有些如白话般通俗易懂。是岁月的沉淀还是书放久了自己也变得平易了?现在的林妹妹早已不是儿时脑海里印象里那个小气,多疑的林黛玉。身世的悲痛,病根的造就,环境的渲染,与生俱来的多才多愁,倾国倾城貌,她的种种小性子,桩桩胡猜疑,都只是惹人心疼让人怜惜。

 

这一次,无意路过大观园,以往种种古今中外十八种红楼梦续,不管怎样的剖析,都没兴趣去阅读。因我不是红楼梦痴;二,我也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因为没这能力)。所以那十八种究竟有多好一概不知,却在今天受这位十五岁写红楼到二十七岁三易其稿的四川籍美女加才女的胡楠所吸引,走进了她重新续写的《梦续红楼》:亦真亦幻,虚虚实实,梦里梦外,书中现实,分呀分不清,仿如得了曹公真传呀!

 

写书要有天赋,再加此女又痴迷又专注又勤奋。敢蔑视高鹗,欲与曹公试比梦,此有胆有识;将近十年磨一剑,此有恒心加痴心。故事本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就看你能不能拾得。如今被胡楠拾得,乃是她的造化兼才气也!但有一点心里是清楚的,不管谁的续,都只能以闲淡心视之,否则,怎么看都要会觉得因为不是心中想期待的而气恼不己。回首茫茫疑未醒,诗心犹绕梦中人

 

晃悠悠踏进“大观园”,轻飘飘移到潇湘馆。刚还是秋月满庭辉,忽个似乌云压顶暴雨至。刚还是摇曳婀娜绿玉竹,刹那间滴滴珠泪竹下垂。林妹妹孤灯里独坐,满头青丝只随便绾起,一副病容牵挂随父远征的宝哥哥。本应该思绪如潮心翻滚,却近来无端眼泪少。

 

冷雨湿窗,凉风透骨,无限悲凄心头涌,无语凝咽。思从前,大观园里姐妹闹,宾来客往人如潮,想如今,远嫁的远嫁,凋零的凋零,虽说悲欢离合平常事,也难掩那风华正茂之后凋谢凄楚。虽说宝玉临行再三叮嘱“养好身子,一定要等我归来。”可如今这恹恹病容人空瘦。真个是“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摘自《西厢记》)

 

只见林妹妹思绪万千,不顾病体孱弱,强撑着铺纸研墨,举笔落书:

……

淅淅零零芭蕉雨,隔窗犹在心头滴。欲寄相思,怕寄相思,空对案头诗。

……(摘自胡楠原诗)

却因此更惹风寒,病从此深种。

 

看至此轻叹一声,掩卷,窗外已日近黄昏。喜欢摘抄的这一句。窗外芭蕉窗里人,窗里灯前心上泪痕。欲把相思寄,又恐惹人言;不怕相思寄,又怕宝玉误。寄与不寄间,黛玉千万难。唯有案头诗句,字字皆心意,句句泣别情。论诗词功力,胡楠远远比不上曹雪芹。但细想,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孩子,并没有显赫高学历,全凭一腔痴,满心爱,续写此红楼梦中人。可叹,可服,可敬,可佩。那真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呀!

 

心凄楚,泪轻流。感怀林妹妹之辗转反侧,思前想后,万般无奈,千般情。平复一下心情,继续看梦。

 

再读至听流言,林妹妹悲恸葬花处,忆起曾与宝玉在此共赏西厢记,更是肝肠寸断,万念灰。

为宝玉狠心把诗稿梵,证清白甘愿魂归天。那些诗词曲赋,本就是句句为伊书。此情清如镜,明如水,纵有柔情万缕,亦是清清白白。真情不容亵渎,清白不让沾污。唯有把所有心之点滴、情之丝缕化为一炬。何忍?何痛?何悲乎?

 

从此,魂归去;从此,无物可睹无字可思。从此,阴阳相隔,山长水阔寄无处。从此,你是神瑛侍者我是苦绛珠。从此,人去馆空,鹦鹉空学舌。从此潇湘竹下风空摇,风来雪去无人赏邀。宝玉,宝玉,你纵归来,也只是空房一座,再无半缕温情,一丝人烟。你纵思我念我,也无物可凭。是怎样的空悲切,痛断肠!

 

是夜,夜已深沉,四周万籁俱寂,唯有床头灯一束昏黄。斜欹枕,手执书,看至此,泪珠儿落。禁不住,无声啜泣;禁不住,无限悲凄。床前餐巾纸,一张湿,又一张湿。

 

到最后,宝玉归来,林妹妹早归西。怎样的悲惨字眼都无从着墨,也显惨白无色。满目荒凉,人去楼空,就连紫鹃雪雁都愿守着黛玉墓终老,此生不嫁,不离亦不弃。宝玉,枉总声声口口,为你出家,为你付出生命,却依旧只是哭过痛过病过,便该娶的娶,该吃的吃。

 

真个是,胡楠诗:

繁华散尽作烟尘,阆苑楼台幻亦真。

回首茫茫疑未醒,诗心犹绕梦中人

 

倒是我这个看书人,又一次泪湿襟,悲切切,无语言喻。

 

林妹妹的结局,令人吹嘘,惹人悲凄。可转念一想:如果让她经历后来“曲终人散各自凋落”的结局,岂不是更悲惨?就算她与宝玉得结连理,可那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怎样去把原来的“琴棋书画”变成“柴米油盐”呢?怎样把“吟风弄月”的日子过成“清茶淡饭”呢?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更何况是从原来“神仙样”的人物,变成“为人妻为人母”?我无法想像,也不也去想像,若是看到林妹妹拖儿带女的那种情形,林妹妹还是原来的颦儿吗?

哎,又钻牛角尖了。

 

胡楠梦续,通灵宝石归位,各位才女也尽到警幻仙子前报到去了。而这梦却是贾雨村,甄士隐俩个人书中人做的梦中梦罢了。

 

也许,烟儿这篇胡扯瞎说也是梦里完成的呢!呀呀,做梦去也!

2011115星期六23:15:41



红楼梦 词/曲:王泰成
昨夜红楼入梦中
多少回忆往事上心头
今晨醒来梦已空
留下满怀红楼梦
昨夜红楼入梦中
多少惆怅往事上心头
今晨醒来梦已空
徒留红楼在梦中
红楼啊 红楼
为何浓浓的红妆却掩不住你的轻愁
红楼啊 红楼
你轻愁是否只因为人们将你遗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