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知音,来生缘续】

标签:
情感 |
分类: 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书 |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电影《知音》主题歌
小小年纪,经历了悲欢离合,看惯了世态炎凉。那附炎趋势的嘴脸、那落井下石的伎俩、那沧海桑田的变换,早已经把一颗玲珑心渐渐凝固成冰,再用坚硬的铁皮包紧、隔绝,再不显露半点感情。
一双眼睛看穿世事无常。高官权势也好,商贾贵人也罢,在她眼里,全是漠不关心亦不为所动之人。正因为如此,她的不怕、不惧、不畏、不奉迎、不献媚,赢得一班纨绔子弟口口相传,民间作坊无不交口称赞,那声名传遍京城。
虽非艳压群芳的绝世容颜,却自有一股不加修饰、不着雕琢的清水芙蓉之脱尘。浅笑中不失雅致,阴柔里又有豪气。更兼她灵心慧性,色艺双磬。轻笑微颦自有一股有别与庸脂俗粉的风韵。
本以为已经看惯了风月场所的虚情假爱,本以为演透了戏里的人生悲欢,本也以为一颗芳心再不会有谁能打动一二,本以为此生将会用微微上翘的嘴角来掩盖犹如坚冰的内心。戏一开场,可以唱得莺声婉转,哀怨缠绵,感人至深,引人泪零。可暗底里却明明知道,真正人生哪来的才子配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
那一日,云吉班里来了一位商人打扮的儒雅之士。一身掩盖不住的睥睨天下之势,虽笑容和煦,却难掩英明。那剑眉隆鼻,那双目炯炯,虽极力想韬光养晦,却明明英气逼人。谁能有将军如许气度?
她的娇小玲珑、峨眉凤眼,浅笑微颦,举手投足,就是阅人无数,见惯名花贵妇的将军眼前也为之一亮。人在戏场,却有如此清高雅致,要怎样的才气、心气和骨气方有这出水芙蓉般的天然去雕饰。
是苍天的眷顾还是命运的垂怜,在这次有历史意义的风云际会中,两个人一见如故,恍惚间就有了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的感觉。她心中由不得一阵战栗。正午的阳光慵懒地投射在彼此的身上,那一种温暖,恰似一见如故。
早已不相信世间所有男人的花言巧语,也早已经见惯了一朝富贵便抛弃糟糠。可那眼里眉间的懂得,却还是一头撞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是位文韬武略的护国将军?然而小凤仙自然知道,面前这位儒雅的蔡先生虽是日日醉卧美人肩,却也夜夜醒记护国事,是一位正直严毅的君子。韬晦京师,涉足风月,也仅是潜龙勿用之计。
既然将军的韬光养晦需要小凤仙的配合默契,既然小凤仙能为将军做的不过就是整日喝茶聊天,吟吟风月,听听戏剧。于戏里酒间,把光阴消磨。那举杯问盏的时刻,那月下品茶的吟诗作对;那花间午后的闲情逸致,那雨中窗前的含笑相视;那台上的“游龙戏凤”,台下抬爱赏识。那一顰一笑,一低眉一投足,无不尽在彼此眼里,虽心与心相近,情与情暗生,却依旧是“发于情,止于礼”。小凤仙感动于先生的尊重,将军更是怜惜于本是慧质兰心、天生丽质一佳人,却命运多灾沦落八大胡同。人,是何出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保持那份清明和出尘。
明明知道这样的时光不可多得,也明明知道这样的时光一旦结束,便是将军飞龙在天之时。若说,小凤仙不留恋不想留将军在身边,那是怎样的违心之语?可是,将军并非小凤仙一人的,是为四千千万同胞的人格而生的。吟诗作对的日子虽闲情,可怎堪将军日日为民忧心、夜夜为国谋略?与袁世凯的斗志斗计,稍一不慎便满盘皆输。虽不舍,虽难离,可为你,我甘愿把自己抛在脑后,不计得失。
将军要小凤仙掿台唱戏作诱饵之时,便是将军“鲤鱼脱离金钩钓”之时。将军为四千千成同胞的人格而回云南之时,便是我和你一别之后,再无相见之期时。将军呀,小凤仙眼里的难舍难离,柔肠寸断,痛彻心扉,哀伤迷离你一一都懂,一一明了。将军临别回头时的不忍,不舍,不愿,不甘尽在这一回眸里。你让我如何把游龙戏凤唱,你让我怎不泪如雨?世间最伤最痛最哀最怨,莫过于,生离,死别,缘尽。
唯一宽慰,便是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功逃离北京,终平安到达云南起兵。
以后的日子,将是青灯冷火,寂静如水。那一天的一别成永诀,那一刻的临别泪眼、回眸,就之深巷里的槐花香在阴暗的岁月里重温重思重现。这一生,认识你,是小凤仙的幸运,这一生,有过这一段知己之情,红颜之义便足慰平生。这样的日子,如流星般绚烂而短暂,却如皓月当空般洁净与明亮,照耀剩下日子的乏味孤寒,十年如一天,一直惦念。
可是,若知将军这一去,旧病旧疾,操劳成性,英年早逝,小凤仙一定不顾大局不顾大义不顾天下苍生,不顾同胞人格,把你紧紧的拽住,不许,不放你回去。先生曾赠我一联:
自古佳人多颖悟
从来侠女出风尘
如今将军的追悼会,小凤仙不得不去。世间浊言污语,绝于将军声名无预。人间再多血雨腥风,也于先生无干系。将军看透世事,堪破人生,又怎在乎生前死后名?将军当知小凤仙得知噩耗后,定会痛不欲生,长歌当哭,心魂已然消散。
将军的追悼会中途,小凤仙一身白衣悄然而至,唯赠将军两幅挽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春秋
接下来,蔡锷的逝世,让小凤仙看破世事,拥有着那美好的回忆,隐姓埋名,过着普通人那清茶淡饭、平淡平静的生活。此情虽已自成追忆,相逢也只是在梦里。可有这段回忆已经足矣!从此任身世浮沉,不邀时赏,终致湮没无闻。
在岑寂而静穆的眺望之中,在光阴匆匆逝去数十载的某一天,听到收音机里播放“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她的脸上充满回忆之光,泣涕涟涟,茫茫往事,犹如一刹那的电闪,耀眼清晰,绚烂明媚。尘封的往事何曾遗忘,那密密的情意压抑在心底最深处的刻骨相思,一旦被触及,又怎么能止得住泪痕?泪珠如雨滴,丝丝线线,绵绵不断,唏嘘不已。
如今,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偶尔还会有人回忆起,那些个前尘往事、陈年旧影,袅袅茶香里,婉约与铿锵,铁血与浪漫、侠义与旖旎,这些传奇的色泽保鲜了旧梦的质感,使之能够穿透时间的屏障,一直绵延至今。
注:加粗字体摘自《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