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情已自成追忆,缘浅情深

(2011-10-11 21:57:33)
标签:

白素

乌镇

乌君

情感

分类: 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书

                   感谢钱哲雄,此文经他推荐刊登于《格言》杂志2012第七期

此情已自成追忆,缘浅情深
                      图 浮生若茶慢慢品  文 似水若烟

(壹)折一声摇橹,摘一朵桥墩
                                 

那年,书生乌君名落孙山,看透人情薄如纸,官场莫过如此。倒不如散发弄扁舟,归隐小桥流水中。山一程,水一程,行行到此镇。正值十月深秋时分,秋风落叶愁煞人。忽一日,走到此处,但见流水清清,小桥林立。人间已深秋,此处依旧青青。

 

小镇风景秀丽。乌蓬船,悠幽长巷,桨影船灯,皓月当空。更有小桥默默,伫立桥边,临水照影,顾影自怜。折一声摇橹,摘一朵桥墩,醉卧美人靠,唱晚夕阳归。日日青石板上,脚步酩酊;杨柳岸下,席地而眠;终日梦里醉乡,不知今夕何夕?年华似水流。


〈贰〉灵秀如水,飘逸似烟

那日,乌君执一卷书,沽一壶酒,薄薄夕照里,意兴阑珊。啜一口小酒,便醉卧美人靠边。吟一曲“本是匆匆一过客,选择孤独,选择寂寞。桃花年年为谁开?有情人生,无情岁月。”

 

醉眼朦胧间,忽听一曲悠扬。似笛象箫,忽声在左,又似在前。或是梦里,或在眼前?依然仿佛,一位女子,白衣素裙,立于船舷;玉手纤纤,手撑纸伞。眉目含笑,轻唱浅浅。灵秀如水,飘逸似烟。朱唇轻启,莺声如啼:“谁将泪眼望成穿?柳花飞舞,气象万千。昔日风光皆不见:带走欢笑,留下辛酸。”

 

但觉歌声清雅淡丽,令人心旷神怡,心想,这等情境梦里方有也。亦不知是书中人,梦中仙或是佳人真在眼前?醉眼迷离,沉沉睡去。

此情已自成追忆,缘浅情深

(叁)浅笑吟吟,相识相恋

清晨,一声摇橹声,打破河床美梦,也惊醒昨夜酒醉之人。一缕霞光,耀眼。谁把天边渐染?彩霞满天,水面嫣红。手上之书,滑落一边,伸个懒腰,再洗把脸。双足濯水清凉,一夜饱睡气足。轻拂衣袖,朗声高唱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崦。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人生至此风沙净!

 

忽悠悠一声吟和“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依旧是白衣素裙,依旧是浅笑盈盈。尘步轻摇,风轻云俏。谁家女子,款步至此?哪朝才女,出口成诗?

 

“奴姓白名素。自古道英雄莫问出处,何必在乎是否殊途?君且寄情山水,奴自琴棋诗书。何管他人论述?”白素浅笑吟吟,温婉飘逸。

 

“如此出尘,如此脱俗,生于如此宁静小镇,如此画意桥边,自是无酒欲醉,无乐亦飘飘欲仙。”乌君喜不自胜,但觉,话多投机,心有灵犀。


(肆)相伴案前,红袖添香

从此,白素白天相伴,夜晚离去。从此,吟诗弄画,自觉满室生香;操琴烹茶,但见琴音茶烟绕梁。人生得一知己,当知足,何况是飘逸出仙,绝世红颜?

 

春来,碧草如丝,把柔情蜜意环绕。点点晨露晶莹,丝丝清风沁入。杨柳吐绿,流水含情。最适野外踏青时,携一壶小酒,剪半卷诗篇。吟风弄月,诗情绵延。

 

从此,欢笑山前,醉卧桥边。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从此,携手江边,看斜风细雨,桥默默伫立。满腔欢喜,眼里眉梢,尽入桥底水里。桥下风景桥上情,桥上桥下皆入景。从此相伴案前,红袖添香。晨读夜书,勤勤勉勉。


此情已自成追忆,缘浅情深


(伍)一年已至,秋闱别离

又是秋至,天碧如洗,叶落凄凄,秋色连天,夕阳盖地。流连忘返已过一年。忽一日,白素泪眼迷离,轻叹已是离别将至,奉劝乌君考取功名。

“功名利禄如浮云。但求白首不相离。”乌君言道。

“求功名,乃为了证明自己,做不做官,另当别论。君若真心为我,当考个功名迎娶。”

 

一向淡泊名利的白素,何以如此坚定,偏要个劳什子功名呢?乌君想不通,但看她面容凄楚双泪流,又觉于心难忍。何况,考取功名是为了证明自己,依然可以不为官呀!看到乌君点头应承,白素终于破涕为笑。只是笑容里多了一份无奈、三份痛楚、七份悲哀!

 

临别时分,回首依依处,但见白素白衣胜雪,倚桥而望。桥在水底画圆圈,待君归来盼团圆。波纹细细,水流潺潺,声声俱是断魂曲。只听白素泣唱“怕只怕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又恐是郎君归来时,此处已成伤心地。”乌君只当白素临别凄凄,亦不为意。



此情已自成追忆,缘浅情深

(陆)情知以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数月之后,乌君考中状元,却拒绝宰相招为乘龙快婿的美意,一心脱下状元袍,为寻白素而来,过一种与山水为伴,养鱼种花的闲逸日子。

 

兴冲冲,意满满,一路意气风发,满腔归心似箭。只可惜,除了案头一封书信,把地方找遍,依旧不见白素倩影。乌君失魂落魄,惶惶然打开,方才明白:

 

白素乃江中一条白水鱼,因乌君的到来,终日临江吟诗,鱼儿颇具灵性,喜好诗词,为报乌君吟诗作对之师恩,化身白衣女子,伴君苦读。只是,白素修炼尚浅,为幻化为人,终日央求鱼族长老,终于精诚所致,精石为开,长老答应给白素一年时间,白天为人,晚上依旧为鱼身。一年之后,缘分便尽,从此,咫尺天涯,再不相见。人与鱼不同途,更何况,人有国法,鱼有鱼规;如今缘分己尽,徒叹奈何?白素以为乌君考取功名,当如世间那些攀龙附凤之人,哪能记着偏僻小镇的白素?

 

乌君赶至江边,声声呼唤白素:我已归来,与你同在;你是人也好,是鱼儿也罢,我将在江边日日夜夜厮守;管它人鱼殊途,管它岸上江里,此心不变;此身永守这里。就算无法相依相偎,亦不离,不弃!

并立下誓言:酒醒只在岸边坐,酒醉还来江边眠;半醉半醒日复日,潮去潮来年复年。

 

鱼在水里哭泣,人在岸上伤心。苦于鱼规法律,相闻却无法相见。后来,乌君临江而筑,白墙黑瓦,日夜相守,等候……

 
此情已自成追忆,缘浅情深


后记:听说,为纪念乌君一片挚热真情,感动于人鱼之间的忠贞爱情,后来把小镇改名为乌镇,那些临江而筑的白墙黑瓦,便是乌君信守承诺的见证,而水里的白水鱼因有乌君的相守而更是美丽动人,颇通灵性……20111011日星期二20:36:18

 

图片来着浮生若茶慢慢品

 说明:下划线诗词摘自《无曲三百首》和《竹枝词》

   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