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了一亲那瀑布的芳泽

标签:
旅游 |
分类: 【烟儿。途经】 |
国庆七天长假,本来没打算出游,因为大儿子已经六年级了,就怕他没有那种紧迫感。但毕竟长长的七天,不出去一下,实在说不过去。最后决定就去几年前去年揭西京明度假村。旧地重游,只为了上次没去过的黄满磜瀑布。
现在一天游对孩子来说不感冒,对我来说也没拿它当一回事,所以当天晚上我也是十二点多才入睡。我们一行总共八人,早早出发,只为了坐个前面的位置,呵呵!
同团总共二十二人,所以是那种中型车,一上车便觉得味道很不好,感觉头有点晕晕的,
因为前几天才喝了几剂中药,为了保险,我早上吃饭前还吃了几颗陈香露。可是好象没有用。跟儿子争MP5,看着歌词,唱着歌。可是就是没有用。一路的胡思乱想。唉!
还好,尽管难受,但终于挺过去了。这一次的京明度假村还没上次导游给我们的时间多,也就爬一下那条长3.2里的假长城,不过,“长城”两边倒也树木青葱,绿树成荫。其实整个度假村是很大的,听导游说,如果想要玩得透,必须要有两天游。爬完“长城”便从度假村出来,去此行向往的目标——黄满磜瀑布在一个叫“粗坑”的饭店吃了绿色蔬菜,胃口很好,所以忘了吃点陈香露,所以回家路上更难受,这是后话。
吃完饭,迫不及待地上车向山上出发,车子沿着山路忽的来九十度,又忽的迂回成了一百八十度,可因为近几年山路走多了,倒也不觉得害怕,孩子在吃海苔,我也要了一张,眼睛随意的往窗外望去,又随意地收回,忽然眼角看到外面的山,山上那些树一棵棵望去就象是一朵朵花蕾,布满整座山,就算是用绣的用画的也无法画得如此细致和均笉……因为嘴里含着海苔,又怕车一过去便看不到,只能紧张的大喊:
“啊,呜,哇,快看窗外,快看窗外……”随着哇的一声终于能说清楚一件事那便是快看窗外。
“哇!象一条龙的龙鳞”母亲由衷的感叹。这一形容我才想起来,对对,真的就象是龙鳞,还有这山,绵延重叠,真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也许,真正的龙鳞没有这山如此的翠绿如此的富有生命力。
终于到了瀑布的门口,所有人都下了车,我看了一眼那山,心里有种怀疑:我爬得上吗?为了那壮观的瀑布,我一定要爬得上。心里肯定的回答。
“导游,这山有多高呢?”我追上一步,问了那个只是个大男孩般的导游。
“差不多快千米吧!”导游说。
“啊,这么高。”我禁不住脱口而出。
“不怕的,其实我们这车开到这里,剩下的也就没多少米啦!”导游看出我的畏怯,鼓励一下。
这山有石阶,有高有低有平有陡,两旁还有绿色的铁栏干可以借一下力,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能拉着小儿子的手,因为在度假村的时候小儿子摔了一跤,所以导游让他要跟着我,小儿子不满的说:“又不疼,你怎么老耿耿于怀呢?”其实都流血了,怎么会不疼呢?只是小小孩童也要面子的。可到后来,他爬得快,而我只能爬三步停一下,爬五步再休一下,远远跟不上他的步伐,也就随他跟着朋友的孩子去了。
一路上,空气格外清新又很湿润,两旁的树木也显得特别的精神和娇嫩,分外的水灵灵。而耳朵里还能听到“琮琮”流水声,那无疑是一支动听的令人振奋的曲子。团友都上去了,我觉得心跳加速的时候但赶紧停下来,欣赏一下风景,看一下白得发亮的水,奔流而下,急促、激情不知疲倦争先恐后地一路欢唱而下,让人不由得受它感染也活泼活跃起来。
深深的慢慢的吸一口气,然后再很快吐出来,如此三番,便觉得又有力量,然后乘着这份劲又赶上了,然后,忽然眼前的景色让我大大的惊喜:我象个孩子一样小声欢呼一声,赶紧手忙脚乱的卷起裤腿,甩掉拖鞋,在此要特别申明一下,知道这里有水,有好壮观的瀑布,只是不知道还要登山(唉,想俺这脑袋,瀑布如果不是在山上,怎么能壮观呢?)特意穿了拖鞋,可以随意想下水便下水,事后也证明,俺这真的实在是太英明之举了。
水里早已经有三三两两大人小孩子男女老少的在泡脚在踩水在踏足了。我赶紧加入这些人的行列,和孩子一起抢个好位子,坐在石头上,脚接触那冰凉沁人的山泉水,仿佛触电般抖了一下,再慢慢的放下,唉,终于踩到石头,终于可以舒坦的享受山风轻呼、山泉沁凉,终于可以放开心胸,终于可以抛开烦恼,不对,抛开身心,只为那一脚的冰凉……
“快走,别人都已经上去了,你又爬得慢……”我还意犹未尽,便听到母亲再三催促,唉,这跟团就是这点不自由,咱又不好意思让别人等,不过,事后知道,其实想泡就多泡会,因为时间很充裕。
再往上走,远远便听到隆隆的水声了。那声音如赛龙舟的鼓声,催动着人赶紧跟上步伐,奋力向前爬去。等到了真正的瀑布面前,人反而变得异常的安静了。在如此声势浩大的瀑布前面,好象除了傻傻地站着,已经发不出别的声音或多余的表情了。
那三道白练奔流而下,犹如千丝万缕的银线,白得发亮。这辈子也见过瀑布,但真正称得上“瀑布”两字的,能让人赞叹是“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的,让人站在她面前哑口无声的、觉得一切形容词汇都乏味的、搜索枯肠觉得空空如也的也就唯有是这真正的瀑布了。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脑中不知怎么浮起这么一句,至于五丈十丈是多长的,却没有概念。
“妈妈,这瀑布怎么看都不象水”大儿子奇怪地说。
“哦,那象什么?”我也觉得一点也不象水。
“象云,象棉絮。”大儿子脱口而出。
“对,形象,还象盐。”我想的可是一点也不诗意,可是长在海边,曾经看过海边晒盐的景象,真的就象这瀑布落到下面一样。
记得看过林清玄一篇写雪的,有的说象盐,可它不咸,有的说象糖,可它不甜,但当你站在雪中,看着它,什么都不用说便知道这就是雪了。有时候语言是一种误导,有点象盲人摸象,自己想像是什么便说什么,可不管怎么说都离本来面目有点距离甚至越说越远。
一路上可以欣赏的瀑布景色有三处,每一处都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同样的壮观和令人惊叹,我以为我真的爬不上去了,可是受不了水声诱惑,到了最后,当大家已经休息得差不多快要走的时候,我才如蜗牛般爬不去,一路上都有母亲在后面照顾,惭愧!
“妈妈,你这叫爬山吗?简单跟蚂蚁一样慢。”大儿看到我爬上来,毫不客气的说我让他丢脸了,可我却连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休息一下,当想站起来走近瀑布的时候,脚便不合时宜的抽筋了。
当我终于走近这最高处的一瀑布时,“地铺白烟花簇霜 ”站在她面前,感觉水烟密密麻麻如思念般将整个人包围,又如绵绵长长的回忆般让人无法逃避,你以为你离瀑布还远,却不知不觉中便浑身湿透得不留痕迹;你以为你离水雾还远,却已经是无处可逃无处可避的将你包围。既然避无可避,又何不让这烟雾把人从头到尾的包围感受那一份透着彻骨的凉意?
恋恋不舍的随众人下山,到了一处凉亭,看到导游在那坐,在上山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导游:“这里什么是特产?”
“绿茶,红茶,柚茶,你可以下山的时候再买,哪里买都行,我们没有拿回扣的哦!”导游说。后来一路上小摊有的是两三个小孩,大摊的是一家子,到一处,看到有游客,摊主都会泡杯茶让游客喝,第一次喝一对母女的绿茶和红茶时,觉得不好意思,她们说红茶一包十块,本来也没想讨价,但想到这是风景区呀,跟她们说“两包十五块?”后来她们答应了,哪知道到了下山凉亭这边,摊主说一包才五块呢!
他们这山里挺纯朴的,虽然这里是景区,可是,在路边他们会放许多的椅子,只要有人坐上去,大人会赶快冲茶,让小孩不厌其烦一杯又一杯的拿来给你喝,也从不开口让你买茶,可是,你坐人家的椅子,人家又这样把茶端到你面前,并且一杯又一杯,这样的盛情这样的热情,又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后来我买了两包绿茶六十块,没讲价,让摊主送我一包五块钱的红茶给朋友。想起去我们那的南澳,你只要无意坐上一张椅子,便是五块钱。我喜欢山里人的纯朴,让人无法不感动。
回来的路上依然难受,因为今天的透支爬山,觉得走路时基本迈不开步子,脚老打颤,哈哈!原定四号的泡温泉,因为小儿子的小小受伤而作罢,但却去莱芫踏了一个下午的浪,玩得真开心。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