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清照宿醉醉花阴人比黄花瘦玉人新出 |
分类: 诗经玩味 |
李清照一生宿醉多少次(2)
潇湘蓝

潇湘蓝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
这是ZH的一个提问,第二次应答。
1、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日暮时分“沉醉”可能是因景因人,但“不知归路”,便是酒态了。那李清照的下午时光,不是茶,是酒?翻了宋史,才知宋代酒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你看《清明上河图》,街市繁盛,酒香扑鼻。陆游“官炉卖酒倾千斛”,李白“斗酒诗百篇”,小斗为四斤。这种饮料一般的酒水,才女即便不能斗饮,也喝出些兴奋了。
然后再看,“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哪里是“误入”,分明是有意散漫,借酒恣肆。这和红楼史湘云喝醉了卧于山石僻静处的石凳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遥遥相应。才女醉酒别具雅意,此间区别男子俗相而已。
此后再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大师的少女时代也足够大胆淘气,直到“扑棱棱”震醒,风凉水寒,这才疯够了、安静了。此时荷花塘内涌起无限涟漪,一圈圈回荡在易安的心头。
后来种种,不堪回首,常忆《如梦令》,溪亭日暮,藕花争渡,时光不再来。
不胜悲凉。
2、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浓睡不消残酒”,这是闷酒喝到力尽,直接沉沉入眠。猛一醒,犹在昨夜,“雨疏风骤”,那是怎样的凄风苦雨,一夜未纾,可知“借酒浇愁愁更愁”。忽又挂念起着院外的那棵海棠。“试问卷帘人”,好一个“试”字,想问又不敢问,重重心事,欲言又止。只好借海棠问兆。
文人对海棠情有独钟。苏轼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借海棠抒发江湖僻远,不遇恩宠。唐诗中还有“却共海棠花有约,数年流滞不归人”。红楼梦中有一回园内一株海棠死了半边,人人心中有不详之感。海棠春景一旦风吹雨打去,词人更不知如何失落惆怅。那时赵明诚出仕在外,李清照幽居青州,黄昏无语独徘徊,人在天涯欲断肠。不仅是儿女之情,还有她无法走出和向往的大天地。
因此,即便得知“海棠依旧”,她也还是纾而未解。“知否?知否?”两个问句急跌而下。情切之意可叹可怜。“应是绿肥红瘦”,一个瘦字是清照自叹,一个肥字,怕是世间情薄。
细看过《金石录后序》,赵明诚不是个怜香惜玉之人,热衷金石远甚清照。苏轼被贬,尚带朝云不离左右。明诚若有情,易安词何以不能动心。两人表面上门当户对,实际并不相谐。这不仅是李清照的宿命,更是男尊女卑的大悲剧。
这一场宿醉,普天红颜,陪饮。
3、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首句便引人遁入荒凉。还好,“末许杯深”易安已先自我约束,杯中清浅,只观其色。琥珀未浓,却又是“意先融”,她是酒未举,人先醉。紧接钟声惊梦,“晚来风”急,阵阵凉意和寒气侵入帘内。杯中之酒更是冰冷至极。连酒都喝不下去的愁!
“瑞脑香消魂梦断”,瑞脑是一种名贵的香,如蝉蚕形,点燃之后,灰烬不断。琥珀、瑞脑皆是富贵乡里的温柔意。烟缭绕,香轻袅,奈何不消魂。清照默坐良久,金钗滑落,青丝松委,痴情至极。直到烟销香断,猛然惊醒,尤觉烛花红灿,深闺幽冷。
意境营造,也算费尽思量。词意也一贯悲凉,但文辞富丽,对仗工整,情绪还是稳定的。若说有一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也非不可能。但说来道去,总是孤忧,这就可怖了。
一杯闷酒,一阙寂词,何其可怜。
4、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绿蚁,酒面的浮末。这是新出的酒。酒不是陈的好吗?这是赵爷回府了,都要新买的。
金樽绿蚁,一般都是红香绿玉,红绿配最谐和,这里红香换成金樽,色彩上更锐丽了,清照的欢悦藏也藏不住。后面几近失态,又是“琼脂腻”,粉擦得太多了;又是“娇旖旎”,羞怯又扭捏,好不自然;又是“新妆洗”,这妆反复几次,更有“玉人浴出”,这是身心都交出去了。李清照,你太过了,赵明诚,你接得住吗?
琼枝冰化,寒梅半羞,玉人浴出,明月玲珑,李清照与赵明诚此番酒宴,大概没有比今晚更令人欢欣的了。
这是合欢酒,莫辞醉。
潇湘蓝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