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玩味:葛生

(2017-01-17 11:56:56)
分类: 诗经玩味

悼亡诗的初心

潇湘蓝

诗经玩味:葛生

《葛生》是《诗经》中最有名的悼亡诗。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城外为郊,郊之外为野。

蔓延的野草,无边的荒凉。

长眠于此的是生命里最美好的,剩下的只有孤独。

 

《葛生》的开头即掉入哀思的枯井。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粲、烂,都是华美鲜明之貌。

锦衾粲枕是华丽,是暖,“美亡独旦”是心死,是冷。

比起野外荒冢,华服内室间的“亡独”更加令人窒息。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从夏到冬是一年,百岁是百年,不是寿终,是煎熬,是挨。

生生挨过一天、一年、直到百岁。“谁与独处”至“归于其居”。

 

但是,谁与独处?是强烈的。归于其居。则是平静的。

 

《葛生》的哀情是年复一年的,终身相随的。哀与生同日月,只是生而不忘。

这是古人的初心。

后人用“未亡人”来形容,实在是哀大于生,生不如死。

这是不近情理,也是不合常理的。

 

后人的悼亡诗中,唐代的元稹是另一个巅峰。

除了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三首《遣悲怀》,能细细见到真情而又催人泪下。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这是元稹发迹之后,为亡妻祭奠。

“针线犹存未忍开,也曾因梦送钱财。”这是睹物思人,梦中犹念。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是元稹宁愿以夜以继日的思念报答韦丛的恩情。

思念是一种幸福。元稹是情诗的祖师爷。

这样的诗没有真情实感、切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元稹的悼亡诗都是无人企及的。

 

可惜元稹的流言不少。

 

所以,悼亡诗文的另一个高度是明代的归有光。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不知撼动多少人。

 

若论大气,非此莫属。

 

但《项脊轩志》里面的百年老屋,三世变迁,人亡物在更深更广的内涵在里面。

世间悼亡诗,读此三首,足已。

私话:

潇湘蓝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

诗经玩味:葛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