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潇湘蓝xxl
潇湘蓝xxl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967
  • 关注人气:8,3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无邪29】何为“乐而不淫”

(2016-03-15 09:26:26)
标签:

乐而不淫

诗经

朱熹

诗集传

东门

分类: 诗经玩味

何为“乐而不淫”

潇湘蓝

    诗经里有哪些是被定为淫奔之诗的?

    比如这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这些诗,从编撰起,就被定为淫诗。但如今,这些被称为情诗,都被归入最美的情话中。一淫一美,何以有这么大的差别。既然汉初就被认作淫诗,又怎么会让天下学子们诵读千年,倒背如流。夫子们是怎样的一番苦心呢?

    一、淫奔之诗

    比如这首《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朱熹曰:风雨晦冥,盖淫奔之时。淫奔之女言当此之时,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

    单纯如我的看看,一对相恋的男女在风雨之际相约私奔,可谓苦情、真情、纯情。是值得肯定和赞成的吧。而朱熹认为风雨如晦,乃是天象不合,于婚姻无益。而男女此时相约私奔,既违天理又不尊父母,是为淫奔,而非情深。

    老夫子看得远,看得深。

   二、乐而不淫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这首《东门》也打动过无数人。有人这样翻译:大学初恋,我西校,她东校。“出其东门”不知多少次,每次见她都是嘴角带笑。那段时间,我走路都是目不斜视的,擦肩而过的女生那么多,可是无论美丑我都不会看第二眼。

   而朱熹曰:人见淫奔之女,而做此诗。以为此女虽美且众,而非我思之所存。不如己之室家,虽贫且陋,而聊可以自乐也。是时淫风大作,而期间乃有如此之人,亦可谓自好,而不为习俗所移也。

   两段相比较,似乎朱子强作道理,不解风情。但是细细思忖。《东门》写于西周初年,民风粗鄙,男女随性。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都是一片荒芜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孔子本人也是媾和之作,父母年龄相差巨大,父亲一死,母亲断了生活来源,且无名无分,连送葬都没有由头。正是这样凄惨的身世,让孔子对情诗和性爱有着不一样的眼光。这便是他提倡“乐而不淫”的根本原因之一吧。朱子则看到春秋郑国一度淫风糜烂,以致杀身败国而亡其家者。因此,朱子指出这首诗中的端正之态,不过是为了启迪民风以郑声为戒。

     再看第一段现代版的东门感想,后来两人分手,“正是春分时节,晚上还很冷,分手那天,我出了东门,寒风凛冽,天昏地暗,场景矫情得要死。此后,再读《东门》意境完全不同了。”

    所谓时移世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时代背景和学识修养。此一时,彼一时,无所谓情或淫,感性或理性,看懂就好。

   三、今世之淫

    至于诗经中真正触及到的性描写,最对应的是这首:“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有人说这是野战、野媾。朱熹则曰:“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姑徐徐而来,勿动我之帨,勿惊我之犬。”

    相比于现代人超现实的想象力,朱熹则淡然很多。他说诗中女子不过是告诫男子,不要轻举妄动,拉拉扯扯,小心惊动了我的狗,扑上来伤了你。

   那些年,孔子教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朱熹告诫:人类无以异于禽兽,则国随以亡矣。今人,又一味看做情诗,纯情得腻了,又演说成车震、野战,甚至改换其中某个词以完成交媾。这倒真成了淫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