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雨屋纽约现代艺术馆余耀德美术馆诗意 |
纽约创意:雨屋
潇湘蓝
雨屋,很早就关注了。
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想起一首很仙的小诗:
昨天晚上还下在你那里的这些雨
今天就来到了这个城市
像是紧走慢走赶了一夜
一大早就敲开了我的房门
在看见它们的那一瞬
我有些吃惊
提速以后的火车也没有这么快啊
两个翅膀的飞机也没有这么快啊
它们是坐着什么来的呢
它们一下子,就从高山、河流
几千里之外的地方跨了过来
一下子就来到了我的眼前
它们过来,摸摸我的脸、我的耳朵
我的裙子、我裸露在空气里凉凉的
小腿和手臂
它们说着它们的情话
不停地告诉我,它们
都是一路从你那里下过来的
这首诗在心里很久,每每雨天,就要无端起柔情,直到水灌进鞋子里,身上湿答答的,才能正常一点。
所以,当雨屋的信息铺天盖地从各个艺术平台发散出来的时候,我眼前一亮。不知道这个来自纽约现代艺术馆的尤物到底是什么,充满了美丽的幻想。接着,宣传平台的图片和文字,烟雨蒙蒙,一片灰黑的背景,一段优雅的雨中曲。“超现实主义,一个融合真实与梦幻的诗意空间。一场不被淋湿的倾盆大雨。”这样的文字,也足以把人带入梦境。
宣传从七月开始,展览从9月开始,持续到12月。
从七月份落入念想,待九月缓缓未至,及到十月一眨眼又过。好事多磨,在我即将冷却下来的时候,友打来电话,直指雨屋。
地铁到余耀德美术馆还算方便。特意不选周六日,避开高峰。工作日的下午,展馆内清清朗朗。人少便见秩序。雨屋漫游体验分批进入,每次大约二十人左右。
150平方米的空间,细雨大作。场内一片漆黑,一道强光从高处穿透场内。明暗中水珠成线,根根管粗,人们在雨中伸手、转身、嬉笑、互拍。仿佛回到童年。人在其中慢行,雨随行随止。快一点一伸手,就有水珠打落下来。其他时候,只在心里担着心,穿云度雨,却如神助,无一丝雨滴粘身。不过要是穿深色夜行衣的,背后一片水雾就难免了。
150元,15分钟体验。很快,很快乐。
出来边笑边说。其实道理很简单。雨是真的,但场内有无数3D镜头,把脚下感应到的传到头顶,行走处的雨就止了。
这个房间其实就是一个大型艺术装置。纯科学,非超现实。
道理一听就懂,但把它做出来,却非易事。说穿了就没有诗意了。
回来微信群发发,晒晒。一友评论:150元被雨淋啊!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