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2015-07-15 02:00:21)
标签:

外蒙

蒙古国

乌兰巴托

牧区

草原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潇湘蓝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虽然只有一个小时的时差,但这里日照时间长,下午七点还是如日中天。晚餐就要到8:30才有日落而息的气氛。因此,常常一不留心就到半夜了。
乌兰巴托前三天日日懒起,午饭两点吃。一到那慕达放假,所有人都早起了,不到六点被叫醒,三辆车一起出发,赶往牧区。

通往牧区的路,中间是一条窄窄的两车道,两边都是宽广的草场,绵延至山与天与云相连,一目辽远。近看,青草野花一丛一丛,夹杂着沙土,水洼。天光水色,牛羊成群。三天时间,经历了干热、冷雨,阴寒不同的天气。而车外的景色也随之变化。八百公里路程,没有回头路,八个小时,动心动情,毫无倦意。

尤其是每隔几十公里,当牛羊在山下散步,画面更为灵动,车子也怦然停住。急不可耐地跳下车子,轻轻走进草场,慢慢挪到牛羊马近处,呆一会、拍一阵。那一幅场景令人荡然出世。

羊儿胆子小,见人走近了,就跑远些。我喊两声,它又停住了,在安全的范围内回头看看你。天气燥热,小羊把头伸到老羊的身子底下,走路也不抬起来。再看一群羊更好玩,一个接一个,围成一个圈,互相挤在一堆,都看不到头,不知道是不是在防晒。

骆驼是在第二天路上看到的。非常高大,成年人也只到它的脖子底下。它的性子和人最亲近,当它双膝跪下让你坐上去的时候,有些感人。这时节,正是骆驼的脱毛期,有的打着细卷的驼毛半挂在身上,有的一丝不挂,两下一比,觉得还是穿着的比较好看。

老牛和马并不见人怕,尤其是老牛,大大咧咧地横穿马路,悠缓的步态完全是长辈的感觉。

马儿待的地方是最美,那里草地最肥沃,水源最充足。它们见人会不慌不忙地看两眼,然后扭过头继续吃草,或漠然移步,那眼神高贵冷艳。它们仰面、低头、奔跑都很绅士。尤其当一群马站在水里,错落成排,看过去个个高大英俊,个个毛色柔润、个个丰神俊逸,哪怕是几十个超级名模营造出的高逼格气场,都是相形见绌的。而这里衬着淡青色的山、缓缓流动的云,蓝盈盈的天,马的绅士体态与草原的悠远气息,又完全交融在一起。那一种不言不语,地老天荒的草原情怀。那一幅水光天色,蓝天倒影的牧区圣境,叫人窒息,催人泪下。再笨拙的心,也会变得柔柔的。

或许那是人的世界里永远到不了的天堂。

不过,目前外蒙通往牧区的公路,还是比较简陋的。有的只是薄薄一层沥青,有点完全是凹凸不平的山路。路上的风景也可以是这样的:途径大约一百公里左右是蜿蜒曲折的山路,车子驶过,扬尘飞沙,烟雾腾天,扬起的尾巴足有几十米高几百米长。后面跟得紧点的车子立刻被罩进去了。远远望去,前方山顶上蓝天白云,山坡蜿蜒如流,中间一条“天路”,前后“腾云驾雾”,原来“成仙”的路是这样惊天动地的。

外蒙人口都集中在乌兰巴托,一旦驶离城市,一千多公里牧区之路赏心悦目。三天草原,身心俱透。再次返还乌兰巴托的路上,看着草原在你的眼前逐渐消失,一阵伤感。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pic
pic
pic
pic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pic
pic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pic
pic
pic
pic
pic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pic
pic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外蒙】牧区之路,牛羊同行八百公里


pic
pic
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