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下书】借一炉酥皮月饼自嘲
潇湘蓝

今年中秋,单位里一只月饼也没见到。一恍惚,真的是八月半到了吗。眼前飘出南京西路老大房门口松松垮垮的跟屁虫队伍,里面走出来一只只油纸袋,纸包里一只只烫嘴的热炉小月饼。一层层酥皮塞塞率率掉下来,一口咬下去舌头总是差一点烫麻。就是这几秒钟的舌尖销魂,蛀到骨头里。
不发更好,省得虚情假意兜兜转转。回家自力更生,大约浏览了一遍下厨房里点击率较高的方子,就是里外两层,中间包馅。接下来,面包机卖力揉面,猪油满室飘香。烤箱200度20分钟。出炉,硬邦邦到傻眼。硬着头皮吃了两只,出去游了个泳,回来全部装进袋子,连同惨败惨痛,一起扔到室外垃圾箱。

打开QQ群,老老实实吐苦水,亲们一起上,先打趣再同情最后落到实处。指点之下,打开巫女的方子,图片解说简洁清晰。这回,打定主意,不成功便成仁。一只只碗排好,一样样食材分好,一道道工序按部就班。面包机踢远点,双手细细洗净,肥皂打到胳膊。第一步要狠,使出小蛮劲不停抓揉。外层水油皮,要领在于揉到出膜。半当中有邻居来串门,看我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痴了一般。不知是笑还是惊。不过,最后连我自己也感动了,揉成的面团,阳光下真的是油光水滑,细腻润泽。之后数步,略有疑惑,即刻现场咨询,深谢Q群姐妹有一搭没一搭的捧场。第二步要和,油酥材料一比二的比例,各家方子均无出入,和匀就好。第三步要雅。最后包馅之前的面剂子仿若新嫁娘,在繁重的体力活动之后,需要醒一醒。一折二卷,半推半就,舒缓如间奏。咱家此刻即为儒雅的新郎,眉目含情,软语温存。不过,急性子到哪儿都煞风景,等不及抓起一张饼皮,塞一筷子馅,大拇指使劲摁下去,其他手指顺势收拢,绿豆沙红豆沙鲜肉榨菜一一锁陷美味。
烘焙的失败者大多是想当然的,手里的面团只是面团。成功者充满耐心和想像力。手里的面团是赋予生命力的。

成功的喜悦还来不及细细体味,便大叫大嚷着呼三喝四隔山隔水唤来品尝。亲朋好友见过吃过都很给力,一迭声地,好吃,太少了。一时间喜极而癫。隔天连做两炉。分派停当,举家皆欢。八月十五,坐下来赏月品茶,两个人相对而絮,言谈中蓦然发现,辛苦两天,忙活六七个小时,总共三炉月饼,偶这个厨娘才区区吃了两只。难道烘焙者的乐趣在于劳心劳力搞创作,而不在于实实在在享受了。莫非,家庭烘焙热的始作俑者都是九世伙夫后人,生就为他人做佳肴的命。

一炉月饼之后,照例拍些照片,配上文字。图片之诱、文字之雅。与落到嘴里的不完全一致。所谓好吃没看相,中看不中吃。于是,说来说去,一来二去,竟成了唾沫里越来越幻想的美味。好吃的没拍好,变成无图无真相。失败的食物,拥有高大上的镜头照样诱人。
回头浏览各家大师小厨的美食美文,巧妇们各有各招。光线、色泽、摆盘、配饰,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来都是垂涎欲滴。此外的文字功底、精巧构思、情感铺垫,无一不用足心思。镜头里是素淡的菜式,镜头外是高端的摄影器材。文字内是闲闲淡淡的心,文字外是八面玲珑的戏。你叹服之余,依样画瓢,有的成,有的不可能成。迄今为止,最看不懂家庭版的油条制作图解。许是自己笨吧,怎么也烙不成小店那般蓬蓬松松又脆又香的空心油条。按各类方子实践下来内里总是实实质质,偶有吹气般鼓起的一段,便成了照片里成功的佐证。到底,吃起来不得劲。
一介主妇,三餐为事。每只菜都有眼,看得到她的所思所想不过是为对面坐着的那几个人。身体状况口味喜好,一一考量,颇费周折。天长日久,此间辛苦,与美食美图两番心境。买汰烧、洗涮抹,一套生活做下来,吃力透咧,这些该说的倒是没有力气絮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