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飘香,微风吹过古罗马。

标签:
羊儿汤包龙虾微风欧若拉古罗马美食 |
夏末,飘香,微风吹过古罗马。
不知该如何形容古罗马,只是慕名已久,想来该是古罗马的神话铸就了龙虾的传奇。已然是夏末初秋时分,空气里微微的透着凉意,看到友人还穿着盛夏的T恤,白得耀眼的文化衫在眼前出现时闪过一缕清浅而明亮的阳光。
走进古罗马的大厅,硕大的龙虾造型并没有张牙舞爪的骄横之态,倒有些轻舞飞扬的凌波仙姿,隐隐中似乎传递着龙虾亦然独孤求败的超然之境。
包厢很是大气,圆桌中的花卉纵情怒放,只可惜用的不是鲜花,否则我又要遐想-----北纬66度33分以北,神秘绚烂的极光“欧若拉”在这里悄然无声地上演着(欧若拉,令人充满希望与期盼的女神。)
还来不及细细感受,墙上的这幅油画死死的攫住了我的心神。世界名画《萨宾妇女》,一个美丽的罗马神话传说,因女人而引起的战争。女人用自己纤弱的身体阻止战争,原始与野性,细腻与柔情。美食亦如画,可观可赏;亦如画中的故事,人生百态饮食百味。
火鸡翅,啃得滋滋有味。
古罗马的龙虾居然吃到忘情,彻彻底底地忘了拍照。幸好,友人吃了三年,总还清醒着。一盘十三香,一盘蒜香。轻牵手,抚细腰,揭开红盖头,深情一吻……边吃边念叨,看满座一通狂吃的眼神,感慨,就要谢幕,龙虾的风采依然不减!
今天,飘香的不止是龙虾,是晨曦时分大草原上青草的芬芳,一群群羊儿悠游在无边无际的旷野之间,牧羊人甩过响亮的长鞭,用嘹亮的歌声传诵着幸福自由的生活。古罗马的神话第二篇---竹炭烤全羊。
未上时有些担心,在内蒙草原上吃过三天,先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再在牧民的高亢的祝酒辞中目睹刚刚还活蹦乱跳的羊儿顷刻之间被打了牙祭,加上些微的羊膻味,最后总是浪费得心痛。
和草原上一样隆重,在摆上特制的不锈器具前,桌面上铺上一块软黄缎,藏传佛教的气息。服务生把一只平平的烤盘搁在了上层,羊儿憨卧其上,小小的,薄薄的,原来用的是刚满三个月的优质乳山羊,除了腿部肉质厚实,其余每一个部位似乎都被炙烤得脆嫩之极,连骨头都是酥松香脆,恰到好处,隔着老远,看见羊身上的芝麻等调味品,丝丝的香味不断飘来……我坐得笔直,脖子被提升得优雅极了……
接下来下层放了六七块竹炭,倒是一丝烟气皆无,从你跟前转过,和风暖意,不断地挑起你的食欲,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冲动着并撕扯着。从肋骨吃到小腿,从脆皮到酥骨,凡是烤得黄黄的部位都想尝一尝,最后只剩两只光光的羊腿,还有纵横天堂的快意!
不久,又是橘黄蟹肥时。我曾目睹过一个老阿婆拆小蟹,动作娴熟快捷,很是惊讶。因此对靖江的汤包有了敬意。古罗马特地从靖江买来专做汤包的面粉,奉上这道古罗马神话之三:皮薄如纸、汁多馅嫩、香气浓郁、形如秋菊、鲜而不腻的古罗马蟹黄汤包,
左手 边的女士吃得十分娴熟优雅:她将汤包从小笼里连盘端出,放置在饮料杯口上,这样高度适宜,只要略一低头,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先不用吸管,用嘴亲试,蟹汁稍烫,慢慢吮到一半时,再用吸管连同蟹肉一饮而尽。之后再吃面皮,黏黏薄薄的粘着嘴唇,嚼得越发过瘾了。
……
夏末,微风吹过古罗马,眼前晃过星星点点的篝火,草原上的羊儿进入梦乡,欧若拉的余音袅袅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