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

(2009-08-06 18:17:26)
标签:

美食

蜀龙

辛香

川菜

陆游

四川

这几天雨声不断,却并不阴郁。想盛夏季节,如此清凉,闲时走在路上,淅淅沥沥,雨丝缠绵,真令人有些感动了。静下来发发呆,连耳畔的蝉声听上去也生动有趣多了……

接到电话,说是去吃川菜,若是酷日当头,我是宁可在家喝一碗清粥。可今天,看窗外树影婆娑,阳光娇弱得不肯抬头,立马抓起包兴冲冲地去了。

车子在永丰路边一个极不起眼的巷口停下,蜀龙居三个大字清晰规整,浅浅的琉璃黄,古朴典雅,有战马驰骋扬起的沙尘感。

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

店不大,是寻常人家的风格。但主人一定偏好时尚的彩绘。一楼的京剧脸谱,随处可见的手绘墙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厢内一堵粉墙,自顶角处伸出一株梅树,枝繁花茂,雪里春至,我情不自禁地用手触摸了一下,呵呵,只是冰冷的墙面,潜意识里却有梅花的幽馨淡淡地向四周弥散……

 

好了,就着冬梅的浪漫品尝蜀味的鲜麻,辣也有让人期待的时候哦!

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 

葱烤鲈鱼,一上来就一吸人眼球了,凉篾覆身,粽叶遮面,真是一条揭开面纱的美人鱼,盘转一圈,到我面前所剩无几,好不容易搛起一块大的,雪白的鱼肉,葱烤的清香,吃的满心欢喜!

 

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

盆盆虾,里面的菜品很多,有条状的年糕、切丁的笋干,虾就更别提了,虾肉外张汤汁尽吸,滋味自然好的,还不是很辣。但不能吮,那还是呛辣的,慢慢吃,小口地咬,那就很美味了。要是年糕更糯软些就更好了。

 

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

最后的那碗老成都担担面,大概是集了川菜所有的精华,鲜而不咸,辣而不火,味厚而不口燥,撩了一大筷,只把肚子撑圆了,不过不后悔,真的好吃。

 

青菜钵钵,名字有些不熟,其实也是一道有名的农家菜。青菜切得细细的放入骨头汤里一煮,本真的滋味。一连舀了好几勺,如一杯清水,在川菜的鲜辣过后体验着平淡与清新。

 

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

蜀龙锅贴鸭,很失望,我还以为是鸭肉锅贴,端上来还蛮期待的,一看中间的鸭肉不酥不嫩不香,两边的馒头片油昏头了。

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

糟香傻儿鱼,川味名菜,鱼片雪嫩,木耳黑亮。只可惜咸了。

 

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尚滋味、好辛香---蜀龙居

其他的菜看着辣红一片,轻尝一下,辣的不狠,嗜辣的怕是要失望,厨艺还要精进,但价钱在那,店家舍得下本吗,不易的。

 

虽说是川菜系列,但这里应属蓉派,其特点是,亲民为主,比较清淡。川菜中的渝派,以重庆和达州菜为主:其特点是家常菜,亲民;比较麻辣;多创新。

闲暇整理了一点川菜的资料:

川菜特点是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调味方法有干烧、鱼香、怪味、椒麻、红油、姜汁、糖醋、荔枝、蒜泥等复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风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

 

尚滋味、好辛香

巴蜀地区的烹饪水平在东汉末、三国时期有了相当的提高。后来在东晋时期,为常璩的“尚滋味、好辛香”所确定。

 

杜甫《槐叶冷淘》诗:

“青青高槐叶,采掇会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冷淘类似今天的冷面。

“饔子左右挥霜刀,鲂鱼金盘白雪高

杜甫对四川绵州”的烹鱼技术非常欣赏。

 

张籍《成都曲》: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如长安”

 

李商隐:“美酒成都堪送老,当炉仍是 卓文君”

描述了当时四川饮食的丰盛。

 

陆游《蔬食戏作》“还吴此味那复有”

《饭罢戏作》:“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陆游的《剑南诗稿》谈到四川饮食的竟达50多首,他的作品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到四川各地民间美食的绚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