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家随记

(2024-01-25 15:17:58)

1
下班回到家,天已黑下来,邻时起意,回老家扎一头,我总是这么随性。
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母亲开场总是那句话,你要回来?!
我应和着,我要回去扎一头。
给你炒点菜吧,在家吃了,回去就不用吃了。
我说,不用,不用,我就不在家吃了。
母亲再说,我就觉得絮叨了。拽出一句,我没有时间。
然后,她说完那句重复的话,管己不早说,就把电话挂了。
哈哈,我就这么随性。
回到家,买了点东西搬上去。母亲说,给你炒个菜,在家吃行了。哈哈,好吧!在家吃点也行。
父亲总是想忙,又不知道要忙什么。他很殷勤地下了一壶茶水,给我倒水,我已习惯了。
母亲干啥事总是麻溜的,很快就炒出一个菜,青椒胡罗卜炒大肠,下了一大碗面条,还有个鸡蛋,唉,我能吃多
少。母亲把中午剩的一点白菜炒小笔管也端过来了,我说,我给你们打扫一下吧,就不用再蒸来蒸去了。
青椒大肠是我喜欢的,白菜小笔管也是我喜欢的,母亲做菜的口味也是我十分喜欢的,偏重,偏油,很香,火候好,我做不出这个口感。
很快,我就吃完了,剩下了那个鸡蛋。血糖有点高,但也没放在心上,面条也一呼而尽。我老是笑自己,这饭量可大可小。
吃饭时,我的二哥也来了,说看到我停在路边的车。二哥的衣服灰灰的,有些滑稽,他的随时的看看望望,总让人温暖,他计较的很少,有时,我在想,他是什么样的心态?母亲说他两句,他也总是笑笑。他还挺关心政治,也能说个一二三,我总笑他,一个老农民,关心好自己的生活行了。好在,他不介意我说的难听。
然后我们闲聊,说起了我的二奶奶,97岁了。母亲说,前两天去看她,她还认得我,叫我高嫚(我想,慢慢的会没人这么叫了),那口气里有种说不清的满足感。而父亲说,她认不出他是谁了。
说我的二奶奶,满头银发还很密,看上去安祥而富态。十个儿女,老大一我的鼓子大爹也快八十岁了。七十多口的大家子人,去年还为二奶奶做了个大寿,全家到场,五室同堂,费用有孙辈出,那热闹欢乐的场面甚是感人。我的鼓子大爹,坚持她的老娘要住在他这个老大家里,但五六七八十岁的姑姑们轮流看顾,争相尽孝,真当个宝物了。
母亲说,前段到医院,医生说不用住院了,回去准备吧,活不过三四天,我的老三爹一听嚎啕大哭。结果,回来,这么长时间,活的好好的。我们笑议,估计医生看她活这么高寿,也没太放在心上。
又说起儿子喝酒,父亲说这么大年纪喝这么多酒,父亲对这酒量有些怀疑,二哥说年轻人吸收力强。我说,这不是遗传您吗,我提醒了,少喝酒。
母亲收拾好了老三样,鸡蛋、馒头、豆腐,对了还有一小盒茛瓜荠。说忘了拿上两棵白菜,我说上次的还没吃呢。
哈哈,时间匆匆匆匆,我心情很好,在夜色中,一个人开着车,似满载而归。



2
周五晚上9:45,儿子忽然在我们三个人群里发了个信息。喝了好多泸州老窖,领导奖了一瓶!
我问,领导还奖酒?
儿子:喝了好多好多!
年会科里领导也太能喝了!
果然东北人不分男女都很能喝。
我:你少喝点!你少喝点!
我也刚刚结束了和几位高中同学、几位孩子同学家长的小聚。
和一位同学在车里挤在一起随拍了一张照片,就发在小群里。
儿子:我喝了两瓶白酒,推销出去一瓶,也没喝成像你这么傻,这一看酒就不行。
你少喝点!
哈哈,我才看到这张照片,黑乎乎的,我俩脸部表情夸张,确实有点滑稽了。
儿子:王x是谁?我喝完了。
我:你们一届。
儿子:不认识!
儿子:少
       
你少喝点吧,你看你那样儿。
我:夸张!
我那同学本来就很有趣,
你王叔叔也好玩,
我们在一起交流的开心,也是放松一下。
你王叔叔刚做完手术赶过来的。来了,还中间插空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讲话。
他不喝酒,但兴奋起来,跟喝多了似的,世界局势纵横,五千年历史交织,中西医文化畅聊。
好象是吹牛,又不是,我们十分开心。
还有一位伯伯是高压负荷电力工程公司负责人,听起来挺吓人的。
他也有点兴奋,给我们他女儿看,是你小师姐,优秀,长的很漂亮,要找对象。
他一很谦地说一般,一边掩饰不住为父的骄傲。哈哈!
我和儿子瞎扯,人家都是保健康平安的,要对他们这些职业心怀感恩。
儿子:你看你那样,你就是喝醉了。
我:我啥喝醉了,我都老江湖了,我肯定没事儿。
今天晚上有四个高中同学,孩子高中也都是同校的。
然后你有一个高一同学,她妈叫xxx的,找你王叔叔给她妹看病,就是巴西那个。然后说起来,他老家是夏庄的,就说起你们来,你还记得她女儿xxx吗?
大家交流的很开心,会有一些共同的朋友共鸣的话题,最后说到兴奋时,说能不能结上亲家就好了。哈哈!
儿子:哼,人家那是开玩笑,你又当真?
我:她闺女好像也在上海,是不是在参加什么语言培训,可能准备出国读研。
儿子:不管不管,又不是熟悉,又没有什么交际线。
我:噢,好吧!非要什么眼前熟悉人,那不好遇见啊!
我:知道自己酒量就行了但不要喝这么多,非得喝这么多吗。
妈妈:嫩俩的胃和肝都不要了
儿子回:我科里聚会,年会。
我:喝酒不注意,喝这么多。
儿子:比较多人,有三十多个人吧。
我:哎,你说你喝了两瓶多少度的,真假,大瓶小瓶?
儿子:接KPI,我接了一瓶,我同事接了一瓶。
本来桌子上一瓶,然后我俩出去敬酒,不带分酒器直接带着这个瓶出去的,大部分给他们倒酒倒出去了。
我回了个笑脸,,算是认同!这个可以有。
我:你自己喝了多少啊?
儿子:100ml分酒器喝了四五个吧,可能刚好一瓶。
我喝之前喝了酸奶,所以现在胃不疼但是头疼。

我和儿子同时单独私聊着。
你少喝点,你看你那样!
噢,我又没喝醉!
你到家啦?你这酒怎么喝那么多?劝让别人多喝,这才是本事。自己要少喝一点儿,我这你不必操心,其实我今天晚上喝的并不多。
到家了到家了。我喝的是水。
你不是说两瓶泸州老窖吗?
后面喝的水啊!
那你喝白酒喝了多少?
两瓶啊!
泸州老窖,你喝了两瓶?吹牛吧。
我这今天是这样,你们58中一届的一个同学的家长,你们上高中时我们认识的,是个热心人,说要约着交流交流,张罗几个朋友一块,堂弟是个很优秀的律师,一起。我就喊了几个58中的同学,孩子基本也是这个学校的,也会有些共同的话题。有的同学好久未见,刚好也想借此见面聊聊。唯一一个女同胞,是你们高一时一个女生妈妈,著名律师,对你印象挺好。她是今天上午突然发个信息,说找我同学给她妹看病,和我同学也都认识,又都是老乡,所以也临时邀请,人家就很痛快答应,晚上一起交流。就是这样,有点机缘巧合,就约在了一起。
她说你们上高中时对你印象很好,你们班参加演出还给你们画过装。说唐xx很讨喜。和我同学提时,也说你的名字,以家长名义提到我。
我开玩笑,儿子那时长的比较小,很讨前排女生喜欢,男同学朋友有几个,女同学朋友还真不少。我的同学笑言,我们上学时,你那时也是坐在最前边,谁后来会长那么高的。

第二天一早。
儿子:头有点儿胀,哎,现在好了,脑上有点儿胀。
我:嗯,那说明你昨天晚上这个酒还真是挺多的,自己犯傻喝那么多,他们其他人喝多少?
跟你科长喝一瓶儿,那跟你部长得喝几瓶,是不是起码得喝两瓶吗。
儿子:我科长到处喝酒,我们喝的没多少应该。
我:那他是好酒之人吧!
什么叫没多少应该,到底喝了多少?
儿子:那谁知道
我:嗯,你是不是在睡觉,怎么迷迷糊糊的,你头疼不疼?喝酒,喝酒头疼说明不是好酒,以后还要注意。
要吃早饭,不能空腹哈,伤胃。
能喝,也不是什么好本领。身体第一。
儿子:你少喝点!!!少!

3
我想,我大概是个可以自我解嘲的人,把很多尴尬小事,化为生活的快乐。
啥事都觉得有趣,都觉得好笑。我其实是个笑点极低的人,但我的笑多不表现在脸上,而是表现在心里。我笑的对象常常是自己。有时候我取笑自己,反正别人也不知道,也不会失面子。
譬如下过雪,天那么黑,还没有一丝亮光,我就急不可耐,想出去走走,想踩这第一场雪,想留下第一行脚印,这样才有意思。我知道外边冷,我甚至有点强迫自己。我争睹这第一场雪,没有车马喧嚣人声鼎沸的时刻,这雪似乎更纯粹更简单一些。我在心里笑,象个孩子,何时能长大呢,让那些成熟的人笑话。
母亲并不理解我,她只知道我看上去是个越来越成熟的人,越来越包容,会主动替别人考虑,也越来越懂得孝顺他们,不和他们犟了。是啊,都这个年龄了,不成熟那是很失败的吧。但有时我又并不这么想,我觉他们并不了解我的另一面,我的心里似乎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不时想在他们面前撒撒娇,甚至让他们着下急。为他们尽孝是一种快乐,能在他们面前撒撒娇,是另一种快乐吧。我并不想那么早地老气横秋,我挺喜欢那些鲜活的孩子气,保有一颗年少的心。
我发现这种心态的妙处,多不会纠结抑郁生闷气,可为生活之解压解药,自得其乐。上次在某街道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遇到一个做针炙的大夫,很热心让我试了一下,感觉很不错。前日下午又去,大夫已下班了,悻悻焉。心想,来之前应该发个短信约一约,落实一下,这样不会落空,该责怪一下对自己的事总不上心,粗枝大叶。天大冷,此处没有往回家方向走的公交车,打个车也半天约不到,我冻的直跺脚,耳朵有些僵了。干脆,不坐车了,等车还浪费时间,还要在这冷风里受罪。往回走吧,想着在路上也许会遇到回家方向的车站。我判断着住地方向,在这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只要不是南辕北辙就行。把围巾打开,把耳朵围起来,耳朵不再冷了,幸亏戴了围巾,对这围巾生出一让谢意。我放开脚步,呼嗤呼嗤往前走,走的快,甚至出了热汗,眼镜蒙了一层雾气,四周朦朦胧胧的。但顺着路牌,方向是越来越清了。我在心里笑,何必受这冷,又不是打不起个车,但似乎还是另一种心理占了上峰,一种好奇心驱驶我,走一走,锻炼一下身上,又熟悉一下环境,何不可乐也。
上次回老家,母亲包了些饺子准备好让我带着,让父亲到老屋找那过去装饺子的专用塑料盒。八十三岁的老父亲干活是很卖力的,特别为了他的儿女们。父亲认真耐心仔细在各个角落找啊找,哈,他很开心,终于找到了。结果拿回来一看,是个草编的方盒,过去装鸡蛋专用的精致小筐,里边有几层装鸡蛋的专用带蛋窝的垫纸壳。他来交差时,母亲数落,唉,不敢放心交你个事。我父亲好象做错点事,好在他似乎炼成了某种功夫,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他有点尴尬地笑着,我很快乐地笑。后来的结果,刚好可以用这个盒放下那一层一层水饺方便我提着,真是歪打正着。
和我母亲到老屋取东西,母亲锁门,钥匙在锁上忙活了一番,嗯,以为锁好了。我顺手试试,结果我轻轻一转把手,门又开了。门没锁上啊!我说,如果是我爹这么做的,您又得埋怨他了。母亲回应,嗯。我说着,我在心里笑。我觉得,小小快乐真是无处不在啊。
还有很多小事,不好意思说出来,但那是我的笑料、笑点,是我生活的佐料,我以此来抵御这生活的无趣。这样,是不是会老的慢一点呢。


4
在北方,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不能没有梅花的身影。它象我的一位老朋友,在这些寒冷的日子里,都会不自觉地念起它。它象一位古时的士大夫,精神孤傲,独立于天地间。
哪个文人墨客不爱梅花呢,在长长的历史岁月,留下了多少咏梅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我也很喜欢吟诵那些诗文,蕴养一下闲情逸趣。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王冕“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居简“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都是我十分喜欢的佳作。
还有,“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无不表达了对梅的挚爱与赞美。
我最喜欢的是陆游和毛泽东那两首著名的《卜算子·咏梅》同题诗词,而且,我总喜欢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吟诵。“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陆游在怎样的年龄和心境下写成,情意绵绵,却有些冷郁压抑。它也是意境超绝,却更近于文人的格局。他毕竟没有伟人那份超绝胸怀气度,坚强意志品质,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碾压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激荡于天地人间。每一次读毛主席这首诗词,内心里都会不自觉有一种豪气随之涌动,眼前无比开阔,情怀为之打开。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那山野悬崖上的几枝疏梅,那英气逼人、唯我风流的笑,令人深深迷恋。
我十分喜欢那首谱了京曲唱讼的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又增加了另一份韵味,今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我也很喜欢元代王冕那首《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觉,但被歌手谭维维演绎出很好的意境,稀世罕见的墨梅,不在乎别人夸好颜色,而自觉留清气满乾坤。
我也养过几次梅花,都在老家的大集上买的,也都是盆景,有一些梅香清幽的意境,但得不到那在野地里对抗寒冬的气势和精神。我也喜欢做一些踏雪寻梅的事,象寻找那些老友。写过的几首小诗,算是赋弄风雅。

5
黎明是分,偶然醒来,发现窗户纱帘处比往日白亮一些,心想,下雪了吗?穿衣,戴上眼镜,摸黑到阳台上,噢,楼顶处,远处的山、马路,都上了一层白雪。呓,下雪了!
就说嘛,这么一座有山有海浪漫怡人的北方城市,怎能没有一场象样的雪呢?威海下了,烟台下了,济南、潍坊也下了,青岛怎甘落后。
睡不着了,干脆穿衣出去走走。找出一件蓝色很厚戴帽的棉衣,一顶绒线帽子,穿上厚厚的登山鞋,把自已捂的严实一些。来到街上,白茫茫一片映入眼帘,万物尚在睡中,一切静悄悄的,停在路边的车都被白雪掩盖。吸一口气,空气清新爽人,并不觉得很冷。路灯发着淡黄的光韵,大街上空无一人,这是我喜欢的。
沿着河岸往前走,我的心也空空的,象一株会动的植物,瞪着两只敏感的眼睛,身体无数的细胞象无数的窗子、小手、触角,眼前的植物们以万千种姿势走向雪,雪拥抱着一切,压住了一切的欲念。那条河流也完全安静下来了,在雪的包裹中真像个熟睡的襁褓中的婴儿,水面都结了冰,盖上了一层薄薄的被子,平整而开阔,在遍地楼群的城市显得奢侈。
我静静地走着,走走停停,与雪中美景缠绵,植物们都很配合,有的全被盖住了,有的枝茎上缀满雪,有的被一阵风掀起,与雪花起舞弄影,在朦胧夜色中,那些树象开出了白花,缀满了枝头。在这一片一片的林地中,我最喜欢那几处竹林,与其他树有交际但又相对独立,竹子在雪中显得更清秀坚挺,大地上的画家在哪林,这一幅幅美景怎么画出。
我想着往日的河堤,河堤上那只孤独优雅的白鹭,那些哗哗的水声。呓,水结了冰,水声尚在,在一片白雪的拥照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我一直走,目标是河边那座红顶的教堂,我想看看她在雪中清寂的样子。这红色是鲜艳的。她似乎总是与这座城市保持着距离,超然于物外,她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什么人走进这里。雪,暂时盖住那些脏乱的地方,掩去了五颜六色的光芒,雪,让世界回归了简单。
 不知为何想起了日本那首著名的小诗:         
上层的雪     
很冷吧。     
冰冷的月亮照着它。          

下层的雪     
很重吧。     
上百的人压着它。          

中间的雪     
很孤单吧。     
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

回到家,已快到了上班的时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