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当代寓言的开篇人——金江(三)

(2010-04-05 13:07:0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

{讲座稿之三:中国当代寓言的开篇人——金江

温州学人 2010-02-02 23:19:19 阅读24 评论0 字号:

金江寓言作品赏析(作品分期)

金江寓言创作分为前期和后期,是历史造成的。他l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后就此停笔,一停20年,l978年后才渐渐挥笔重操寓言创作的旧业,但这时已今非昔比。历史改变了金江,也改变了金江的寓言创作,但也只是内容和风格的变化,在后期寓言创作方面仍保持本质上的不变。

前期寓言表现得都比较平和,批评的多是一些人的性格缺陷和弱点,许多具有讽刺意味的东西多在"嘲笑"为止。后期寓言社会及政治方面的因素大大增加,社会的现实性增强,表现一般都较激烈,讽刺强烈而辛辣。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金江寓言创作前期追求的不过是一种"生活的寓言意义",而后期的金江寓言创作则又多追求的是一种"社会的寓言意义"。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窥见金江寓言创作从"生活"走向"社会"的变化线,这一变化线,证实了金江寓言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金江后期寓言创作中,这方面内容的寓言数量明显地减少。但金江寓言后期创作从思想内容上进行了新的探索,着力表现了对社会及人们之间不合理现象的讽刺和揭露。最突出的寓言主要有:《伯乐寻马》、《猴子总管》、《熊和猫》、《厚皮的马屁股》、《糖衣炮弹》等等。《伯乐寻马》、《老虎伤风》、《沉渣》是对"牛棚"及那个痛心疾首时代的某些人的愤激之言;《要猫下蛋》、《斧头和锯子》、《驴总管》直指一批无知荒唐愚蠢的官僚主义者;《鸭子开会》讽刺了一种会风;《猴子总管》、《猴子写书》刻画嘲讽了一些自以为是、而又碌碌无为的小人;《厚皮的马屁股》、《糖衣炮弹》揭露了社会上的某些丑恶现象;《熊和猫》是对一些趋炎附势小人的鞭挞。

 

作品赏析(思想内容)

金江寓言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日常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

二是对社会及人们之间不合理的现象的讽刺和揭露。

另外,人生观及理想寄托和哲理的形象认识也有表现。

总结日常生活经验教训,在金江的寓言创作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他已发表的300多则寓言中,有23属于这方面的内容。前期创作发表的百余则寓言,绝大部分属于这一类。这些寓言,如《乌鸦兄弟》,劝诫人们不能一味相互依赖;《小鹰试飞》叙说一种生活的哲理;《蝇虎和苍蝇》、《老羊病了》表达两个不同的教训;《扇子和热水袋》教育人们要看到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爱夸耀的乌鸦》和《牵牛花和松树》嘲笑了骄傲和吹嘘的坏毛病。

 金江寓言能作为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的一大家,其寓言的艺术特色在中国当代众多的寓言作家中独具一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作品赏析 (艺术特点)

   明晰而不浅淡 是金江寓言的第一个特色

他让一只狐狸、两只乌鸦、几只老鼠出场表演,其中作者要说明的东西让人一目了然。《乌鸦兄弟》批评了乌鸦一味地依赖别人,并指出了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道理;《兔子的花园》很明显地讽刺了一批所谓的“好心人”。在金江的寓言作品中,作者想表达什么,虽注意寓言的新颖,又并不有意地绕圈子,别扭地理解和处理寓意,把寓意人为地弄得面目全非,象征得人们不知所云。在金江寓言里,明晰还不是浅淡的代名词。他的某些优秀寓言,第一印象与最后效果的空间距离很大,但同时又是统一的,从而构成了寓言的明晰而不浅淡的多层次和深度

 

闪光的形象感  是金江寓言的第二个特色

文学忌说教,但属于说教的一个部分的道德格言,一穿上寓言的鲜艳的外衣之后,则立即为人们爱不释手,这便是寓言形象感的重要所在。冷凝的理性核心——真理是寓言的根本,但形象的外衣也非常重要。如何处理好二者的相互关系呢?金江的寓言创作做出了成绩。他的寓言,形象感非常强烈,这方面在中国当代寓言创作中表现突出,是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的一个收获。金江的寓言作品中的寓言形象,或是一只鸟、一只狐狸、一只老鼠、一株大树......既服从于寓言艺术的需要,又是具有个性的活着的形象。在金江让这些形象在各个寓言中表演寓言情节,构成经验教训的总结、哲理的形象认识及其他内容的时候,情节完成、内容表述,这寓言式的形象也同步完成,并且鲜明生动、恰到好处,既不掩盖和迷惑寓言情节的实质,也不使寓言的形象表达感到不足、欠缺和枯燥。

儿童韵味深长  是金江寓言的第三个特色

从金江的寓言创作的经历我们知道,金江创作寓言最先是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出发的,再加之金江同时又是一个童话作家,并且童话创作活动一直与他的寓言创作双线并进,从未间断过。这样一来,作为童话作家,他了解儿童,知道儿童的情趣和需要,知道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童话,也当然很方便地知道儿童需要什么样的寓言,最少也为他了解儿童的寓言兴趣所在,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他的寓言多数故事性都很强,十分重视儿童情趣。他在寓言中贯穿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儿童易懂和喜爱的,并且是有教训和寓意的故事,使寓言在不失去本身特征的同时,适当地变形,以适应儿童对故事的嗜好和愿意从形象的故事中吸取教益的儿童心理。

金江在寓言中溶注儿童韵味是非常成功的。金江寓言清新活泼的文风大部分是寓言的儿童韵味吹来的,明晰而不浅淡的寓言效果也与此有关。

另外,语言清新优美也是金江寓言的艺术特色之一。他的寓言语言活泼精练,语句很短,形象性的词汇较多,音节的搭配也很明朗和响亮,读起来琅琅上口。金江对寓言语言的表达也有一种诗意的要求,这不能不是他寓言语言清新优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作品赏析:(以 寓言.三只老鼠 为例)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到了油缸边一看:油缸里的油只有底下一点点,并且缸身太高,谁也喝不到。

     于是它们想出办法,一个咬者另一个的尾巴,吊下去喝。第一只喝饱了,上来,再吊第二只下去喝……并且发誓,谁也不许存半点私心。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它在下面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今天总算我幸运,可以喝一个饱。”

    第二只老鼠在中间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假如让它喝完了,我还有什么可喝的呢?还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喝吧!”

    第三只老鼠在上面缸边想:“油很少,等它俩喝饱,还有我的份吗?不如早点放了它们,自己跳下去喝吧!”

    于是,第二只放了第一只的尾巴,第三只放了第二只的尾巴,都管自抢先跳下去。

     结果它们都落在油缸里,永远逃不出来了。

                                     (  19541018日 )

 < 三只老鼠有幸到了一个油缸边,想偷油喝,苦于油缸太高,下不去,商量的办法是轮流着一个咬着一个的尾巴吊到缸里去喝油。

     接着通过三只老鼠的心理描写,由心理再现的形象鲜明地跃然纸上。再由人们原来储存在大脑中的老鼠的固有形象和性格认识,加上欣赏性质的创造性的想像,三只老鼠的形象完全活了起来。于是性格决定行动,那个寓言最需要的最切合寓言实际的戏剧性情节出现了:第二只老鼠放掉了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放掉了第二只老鼠的尾巴,都各自抢先跳了下去,结果大家都出不去了。

      寓言形象完成了,寓言的基本目的达到了。真理的五色烟火喷射得那样使人难于忘却,忘不了那三只老鼠,也就很难忘记那个寓言的道德教训。在这则寓言里,闪着外在光芒的老鼠形象和哲理的内在的智慧的光芒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文学的珍珠——寓言在这里放光了。这是《三只老鼠》的成功之处。

 

 

金江谈寓言

寓言像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太有魅力了。

                             .

 寓言是

  智慧的花,

  哲理的诗,

  正义的剑。        (本讲座共计以上三个章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