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逆袭1元:钱价,心价,孰轻孰重?
(2024-07-06 22:07:03)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
最初,他来到了一家连锁的修鞋店,店家检查后开价50元。
先生认为这个价格不合理,便带着鞋子离开了。他心想如果能遇到街边的修鞋匠就好了。
但是,修鞋匠已经不易找到,一方面是因为街边不允许随意设摊,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鞋子坏了就直接扔掉。
尽管如此,先生并没有放弃,他在街上转了几圈,最终找到了一位老修鞋匠。
这位老修鞋匠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手上布满老茧,甚至还有残疾。看到老人家还在这样的天气下劳作,先生没有询价就将鞋子交给了他。
老修鞋匠接过鞋子,告诉先生这双鞋修理起来比较麻烦,让他稍作等待。
先生本以为老人会因此多要钱,但考虑到老人的处境,他没有多说什么。
老修鞋匠精心修理了20分钟后,告诉先生可以试穿看看。先生试穿后发现非常合适,对老人的手艺赞不绝口。
询问价格时,老修鞋匠只要求了1元。
先生感到非常惊讶,认为老人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劳作,修鞋20分钟只收取1元实在太少。
老修鞋匠解释说,他修鞋的客户大多不容易,他尽可能让价格亲民。
这让先生十分感动,他试图多给一些钱,但老修鞋匠坚持只收1元。
先生觉得心里不安,考虑到天气炎热,老人可能会口渴,于是他买了一个大西瓜送给老人。
老修鞋匠感到意外而拒绝,但先生坚持将西瓜放在摊位上后快速离开。
这个故事在网上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有网友称赞老修鞋匠是真正的工匠,尽管身体有残疾,但仍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也有网友感叹善良的人往往生活不易,老人家的修鞋价格连材料费都不够,让人心疼。
还有网友强调,这样的手艺人和他们的服务是社区生活的重要部分,应该得到保护和支持。
总之,这是一个关于手艺和感恩的故事,两位主人公通过简单的交流,不仅彼此温暖,也感动了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