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湖(外一章)
(2024-06-23 19:11:29)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
是断桥的传说成全了你的诗情,还是雷峰塔的夕照晕染了你的画意?是西子的纤手浣洗了你的尘灰,还是吴越的春秋飞渡了你的光影?是湖畔的兰香氤氲了你的柔美,还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荷舞动了你的灵性?
浩渺而波光粼粼的湖面,永远有一种历经岁月沧桑而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平静。像一位穿越过时光隧道、亲历过坎坷世事的智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安然迎送每一个朝晖夕阴。
平静如水,似乎不能涵盖你的宁静;水光潋滟,也难描摹尽你的意境。是温柔的轻抚,还是妩媚的回眸,抑或是风情万种的顾盼?我知道,穷尽所有的词汇,也不能极尽你的美丽。西湖,你就是古人笔下的美女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时天然纯净,浓抹后娇美迷人。这样的女子,让人爱怜,使人疼惜,叫人仰慕,令人依恋。
西湖之美,在湖光山色,在游船画舫,在兰与荷的幽香,在古老而源远流长的故事中。
初识西湖,脑海里浮现白娘子与许仙的一见钟情;远望古塔,耳畔回响着“千年等一回”的爱情誓言;登临游船,近距离感受西湖水的静美;泊舟船上,徜徉白堤,脑海里是白居易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湖山水,是一幅穿透时光的水墨画卷,是一个感天动地的传奇故事,是一场灵魂与性情交融的神游。漫步西湖畔,仰观晴空,俯视游鱼,近嗅兰香,远看水天一色,尘世所有的纷扰,都随和煦的清风,烟消云散。心里只留山的沉静,水的柔情,兰的馨香,荷的高洁......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沉醉在西湖千年的云烟里,寄上悠远的情,做起缠绵的梦。
麦子扬花时节,阳光的热力已经十分强烈。为了去看城外那片麦田,我特地赶了个早,沐浴着习习凉风,欣然前往。
走在两旁满是麦田的水泥路上,嗅着麦子和着泥土的浓浓香味儿,看着眼前这一整片长势极好的麦子,只感觉整个身心都是清爽愉悦的。站在被密密麻麻的麦垄遮掩住的田埂上,就感觉像是走进了无边无际的绿色的海洋里。“好大的绿波啊,我要飞起来了!”——当我完全置身于绿油油的麦田时,四望全是由麦田铺就的绿毯,我便成了被麦田簇拥着的众星拱月般的存在。不知怎么的,脑海中就浮现出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男女主人公站立船头,张开双臂,迎风挺立的画面来。于是,我也微闭双目,伸展手臂,迎风而立,屏息凝神地体验身处麦海的踏实和幸福。于我而言,这种回归田园的无拘无束与率真自然,简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置身麦田,微风抚过我的脸颊,仿佛在对我轻语,我也似乎听懂了风的呢喃。哦,她是要以最爱抚的温柔给麦子最熨帖的慰藉。我也不由得伸出双手,去拂拭一畦畦齐整的麦穗。低头的刹那,我才留意到麦穗边缘满是轻盈的麦花儿!这些麦花,就像一个个玲珑的耳坠般挂在麦穗四周。微风一吹,便上下左右地来回摆动。看上去,格外灵动和活泼。仔细再看,这些麦花又像是一串串小小的风铃儿点缀在麦穗周围。微风过处 ,这些“风铃儿”便欢快地摇曳起来,好像在对风儿叙说着缠绵的情话。说实话,我也有过收割麦子的经历,但却并不曾好好观赏过麦花,因为它实在太渺小太卑微了,卑微得几乎让人忘记了它的存在。而麦花最触动人心的,是它不光渺小,花期还特别短暂,一朵花大约只开十五到三十分钟!就整料麦子来说,仅两三天工夫,所有麦花也就凋零殆尽了。真是令人为之揪心——当田间地头的各色花朵还在展示其迷人的风采,争风吃醋地要博得路人欢喜的时候,麦花儿却十分珍视它极其短暂而宝贵的时光。麦花自然、朴实、不事雕琢,从不因生命的短促而怨天尤人,只争分夺秒地在短暂的半个时辰内就完成了花儿向果实的成功转换。这是多么无私无我的生命状态,多么乐观积极的生命境界啊!除了渺小如麦花、平凡如麦花者,不知道世上还有没有比这更短暂更辉煌的倾尽生命奉献的物种?
想到不及半个时辰,这些活生生的麦花即会“香消玉殒”,我竟生出无限悲悯之情。我蹲下身,再一次细细打量起这几乎被世人完全忽视了的花儿——在整株麦穗每个节点的小穗上,都长有好几朵小花。由于它的花丝和花蕊是黄绿色的,花朵也就呈现出黄绿色,而并不是我们因为目测而误以为的纯白色。麦花的花朵是下垂生长的,其花瓣的外皮呈卵圆形,花序则呈穗状,或者说是细筒状。有意思的是,小麦是两性花,可以同花授粉,授粉后即可结果。麦花,还是麦子能否丰收的晴雨表——麦花多,即是丰收在望的标志。从这一点来说,麦花是在以极其短暂的生命绽放换取供养人类的珍贵果实啊。哦,麦花,这看似张扬却不失厚重的花儿,这转瞬即逝却举重若轻的花儿,瞬间就柔化了我几近荒芜的心田。
一直以来,小麦、稻米和玉米就被视为我国的三大谷物。不用说,其中的小麦,算得上当仁不让的主要农作物了。资料显示:小麦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是供养人体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食粮。把小麦磨成面粉,用面粉制作出的馒头、面条、包子和面包等食材,便是寻常百姓家上上等的美食了。当然,把发过酵的小麦酿成白酒,也算是极致的饮品。一句话,不管是面食,还是麦酒,其营养都极其丰富,于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我们关中地区种植的多是冬小麦,花期一般在五月上旬。为了不影响花朵开放,农人给小麦喷洒农药也会尽量赶在四月前后进行。由此可见,农人对小麦生长期的管理有多么精细。
古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朵麦花就是一颗果实,其牺牲精神显而易见。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些并不起眼的麦花打动过无数人的心灵。在古代,麦花常常成为文人歌咏的对象。唐代诗人杜甫在《为农》诗中就有:“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的句子。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中也有“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句子。想想也是,麦花是丰收的象征,人们用它来寓意回报、收获和团圆。看到它,又怎能不歌之咏之,表达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呢!
目睹麦花喜滋滋地与风儿嬉戏,麦叶儿也随之轻舞飞扬,麦穗更是精神抖擞,昂扬向上,我不禁对这养育人类生命的庄稼肃然起敬。想来,一料麦子就是一部关于生命的厚重史诗。它从伴着秋霜秋雨入土安身,到遭遇寒潮侵蚀,严冬摧残,再到逢春重生,迎来今天的短暂花期,直到不久后的成熟。一路走来,它可谓历经坎坷,受尽磨难。可即便在风雪迷途的酷寒里,在艳阳炙烤的暑热中,它始终在以默默的潜藏和沉淀,以不屈不挠的抗争和成长书写着最美的诗行。也许,正是这样的胸怀与担当,它才能迎和着自然的雨打风吹,唱响生命最富价值的赞歌。
此刻,眼前的麦浪更显绿波盈盈,而阵阵扑鼻的麦花香尤其叫人神清气爽。麦花吐秀,这朴实的花儿是这般内蕴富足,这馥郁的香气是如此清新绵长,它既美醉着人的嗅觉,也引领着人的精神,让人对它心生敬爱。一时间,我只想来一个深长的呼吸,将这最朴素却也是最美丽的花儿的清香永久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