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不似少年游,这句诗究竟写的是什么?真正读懂它的没几人

(2024-06-23 15:46:05)
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终不似少年游,这句诗究竟写的是什么?真正读懂它的没几人

 

           01导语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读到这句诗,总会让我们心生感慨,感慨岁月流逝,感慨青春不再,感慨年华易老,感慨物是人非。然而作者在写这句诗的时候,其本意究竟是这样吗?

今天便分享这首宋代诗人刘过所写的《唐多令》,一起来感受这位有着“辛派三刘”之一美誉的诗人笔下到底写的是怎样的情怀。

 

           02 诗与译文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译文: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流水在河沙中缓缓流过。二十年后重新登上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黄鹤矶头早已荒凉破败,旧时好友如今还在吗?看着昔日江山满目苍凉,不由平添新愁。想要买上桂花酒一起去大醉一场,却早已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03 作者简介

诗人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他曾四次应举未中,不得不流落江湖,终身布衣。

刘过以词闻名,曾被陆游、辛弃疾所欣赏,并与辛弃疾成为莫逆之交;亦与陈亮、岳珂交往密切。有评价说,他的词写“平生豪气,消磨酒里”处甚多,如《沁园春》里写道:收敛平生,筹边胸次,以酒浇之书传香。消凝处,怕三更枕上,疏雨潇湘。不过,更能代表刘过词特色的是那些感慨国事、慷慨激昂的作品。比如《贺新郎》里的: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刘过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他有《龙洲集》、《龙洲词》,存词70余首。

这首《唐多令》的风格虽不见愤世嫉俗,但仍可在婉约之中窥见作者对故国的感伤。                  

                

                    04 诗文赏析

这是南宋词人刘过的创作的一首重游故地的忆旧之作,词中不仅仅是感慨年华老去,更多的诗感伤故国,无法收复失地的惆怅。这个话题也是南宋词人词人笔下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比如陈与义写过“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都是类似词题材的词作。

词的前面有一则序。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之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一名南楼。意思是与一帮友人在安远楼聚会,酒席上一位姓黄的歌女请龙洲道人(即刘过)作一首词,于是当即创作此篇。席间还有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这些好友。此时为正是八月五日。

词的上片写了 自己重过南楼所见的秋景,发出了物是人非的感叹。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作者登楼所见,没有远山,也没有浩瀚的江河,只有枯黄的芦叶散步在河中的小洲上,浅浅的河水流过沙滩,如此一幅衰败的秋景,不由让人心生沉郁,由此也有奠定了整首词苍郁的基调。

二十年重过南楼。这一句明确点出了“二十年”的时间之久,也是触景生情,感怀生世。二十年前,他“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浣溪沙·赠妓徐楚楚》),而如今呢?重过南楼,依旧一身布衣,身无长物。这也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这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上一句的“过”。匆匆暂时停留,船未停稳又要离去,因为再过几日便是中秋。这里有催人早早归家团圆之意,亦有时光催人老之意。

下片触景生情,一句“旧江山”将上片的时光之叹上升到了家国之念。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作者偏在此添了一个“断”字来形容矶头的荒凉,也有首句的“芦叶满汀洲”相呼应,以此来写秋景带给人的荒凉。

“旧江山浑是新愁”写出了心底对旧时江山的无限怀念,是深化题旨之重笔。前面所写的种种让人黯然神伤的心绪,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怀人、悲秋、感叹时光么?

并不是。生于南宋这个特殊时代的诗人刘过,心中不仅有小情——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感伤,更有大情——旧日江山收复无望的忧虑与悲痛。旧时的壮丽河山早已易主,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而他自己竟然无能为力,这才是他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深深惋惜。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最后一句的叹息便顺理成章而来,买花载酒,不过是苦中作乐,来驱散心头的愁闷。可是家国恨、身世愁又怎能一醉方休?年少的意气风华,面对着背负的沉重现实,唯有一声无奈的叹息。

读到此处,我们便能明白,作者写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究竟是怎样的感慨与心酸。

 

          05 结语

刘过的爱国词篇,大多都是豪爽奔放、痛快淋漓之作。但这首《唐多令》却写得蕴藉含蓄,耐人寻味,由此也成为了一篇广为流传之作。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便邀东风揽明月,春不许,再回头。

作者这句诗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你读懂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