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2024-04-10 19:20:59)
分类: 大气人生诗歌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一生被贬三次,最后一次被贬至儋州,也就是如今的海南。

 

1097年,儋州远离中原,是真正的“荒无人烟”之地。苏轼内心困苦不堪,认为自己的一生将要终了在此。相传,在被贬儋州的三年内,他共作出三百多首诗作。这首《试笔自书》又名《在儋耳书》,可以说是完整记录了苏轼到达海南的心境。

 

在儋耳书

苏轼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翻译成现代的文字,大意是:

我刚开始到海南岛时,环顾四面大海无边无际,凄然为此悲伤,:“什么时候才能够离开这个岛呢?”一会又停下来想想,天地都在积水中,九州也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小海中,难道有生下来不在岛上的吗?把一盆水倒在地上,小草叶浮在水上,一只蚂蚁趴在草叶上,迷茫的样子不知道如何渡过。一会儿水干了,蚂蚁于是径直下叶走。见到同类,哭着说:“我差点再也见不到你了。”哪知道一小会后就出现了四通八达的大道呢?想到这个可以笑一笑。

戊寅九月十二日,和客人喝少许酒微醉,随笔写下这篇文章。 

天地在积水之中

九州在大瀛海中

从黄州到惠州再到海南岛的儋州,苏轼被朝廷贬谪到了天涯海角。他的心情也低落到了极点。苏轼来到荒芜人烟的地方,环视一周,只见水天一色,心里只想着:“何时才能离开这里呢?”对于这个问题,苏轼心里也存疑,他将做好最坏的打算,“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他在赴海南途中,给弟弟苏辙寄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这时的苏轼已将海南当成了自己人生的终点、最后的归宿。 

但苏轼是何等达观、超脱。转念之间,他便跳出了自身,跳出了海南岛,甚至跳出了地球。他在九天之上俯瞰小小寰球,原来这天地、九州、中国不都在海水的包围之中吗?每个人不都是生活在岛上吗?既然这样,我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不仅如此,苏轼还讲了一个精彩的寓言故事,既讲给自己听,也讲给他人听。一盆水倒在地上,飘浮起一片草叶,草叶上正好爬着一只蚂蚁。蚂蚁以为身陷汪洋大海之中,茫然不知所措。少顷,水干了,蚂蚁径直爬了出去,见到同伴,哭泣着说:“差点不能与你相见了。”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苏轼悟出转折和出路往往就在俯仰之间。苏轼就是这样自嘲自解,自我安慰,淡定地面对逆境和痛苦,心境渐趋平静与澄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像苏轼那样善于调适,善于解脱。 

有时换个角度,换种思维方式,便能顿觉天地宽广,便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