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活如此艰难,我选择作个闲人
(2024-04-10 18:48:20)分类: 大气人生诗歌 |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人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也有人说:“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我们都知道苏轼一生被贬三次,“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贬谪之路的挫折和艰难,险些让苏轼终了至此。不过,苏轼在黄州度过了几年清闲自在的日子。1093年,苏轼58岁,朝政起用旧派,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位。
人生便是如此,“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在春风得意的时刻,写下一首《行香子·述怀》。
在一个夜色清明,银月皎洁的夜晚,想必苏轼因心事满盈而不得眠,故而把酒斟满,对月吟诗。叹自己从人人倾羡的天才,到贬谪黄州,如今又回到庙堂中。人生正如浮云一般,争名逐利,到头来只会劳神费力。
经历过“乌台诗案”后,苏轼的内心厌恶官场,曾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有一腔热血和抱负,却无处施展,又有什么用呢?只好“且陶陶”,沉浸在欢快享乐中,逃避现实。
苏轼最美好的心愿,是选择“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溪水潺潺,古琴悠悠,山间微风吹拂,独饮美酒,在这般闲适淡然的意境中,度过此生。
此句用了三个“一”,“一”作为基础、简单的量词,苏轼是想表达“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涵义,回归万物本体。一琴一云,有着丰富且无限的意蕴。能过如此简单的生活,足够了。
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而苏轼拥有如此之多的头衔,正是源于他丰盈的生命力、永不挫败的精神,无论置身何种境地,总能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