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自驾游皖南篇第十七站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2023-11-30 21:20:42)
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南方自驾游 皖南篇

 

                      第十七站    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南方自驾游皖南篇第十七站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910中午,在二哥处用餐,稍事休息,下午,大家一起回池州。

老家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接黄山,西望庐山。国内省内存在感都不很强。在大多数国人甚至本省人眼里,它就是一个拜佛的地方。所以,有人建议,池州就选九华山地藏王菩萨来做它的守护神吧。

确实,以地藏精神为内核的九华山佛教文化个性突出,地域性强。作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既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又是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地藏信仰是九华山佛文化形成之源,“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信仰从古印度传到中国,从佛经中菩萨到真人金地藏,在九华山这块净土上弘扬,最终形成了理念高尚、个性突出和系统完整的九华山佛教文化。

不错,九华山是池州一道靓丽的名片。

但池州远不止仅有佛教文化,“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它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池州市志》记载,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从宣州分出秋浦、南陵二县,始置池州。

南方自驾游皖南篇第十七站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自此往前100年,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就在这里编著《昭明文选》。萧统爱吃这里的鱼,“美其味而贵其水”,称之为“贵池”。这就是今天池州市贵池区的由来。

100多年后,唐天宝八年(749年),诗仙李白首游秋浦,之后多次游历。仅在此一地就写下《秋浦歌》十七首诗,这让全国很少有城市能与池州比肩。5年后的754年,李白登九子山后,把这座山改名为九华山。后来杜牧任池州刺史,又有了千古流传的“杏花村”。

杏花村自杜牧《清明》 诗后,历代名士接踵而至,慕其名者热衷修建这一名村, 至清代,整个杏花村已形成了一片方圆十余里古色古香、 景色如画、蜚声四海的名胜古迹风景区。

一首动人心弦的杏花美酒诗, 描绘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农耕画; 一部耐人寻味的村落民俗书,书写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梦。

池州是这样推介自己的。

作为安徽省大黄山核心城市之一,池州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身后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真诚地邀请各位朋友来我们池州,迎溪流,追山影,闻花香,乐享旅程,感受美好。

池州是一座令人陶醉的江南小城,也是无数人追寻的诗和远方。您可能没有来过这里,但您一定听过这里。李白曾在这里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杜牧在担任刺史时也曾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池州就像是一本书,书的封面朴实无华,当您打开它仔细阅读之后,便会被它的美丽风采所吸引。

池州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致是一山一湖一村,相信定能唤起您对江南山水的憧憬。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九华山一座文豪巨匠的避世山谷。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灵秀九华,千百年来一直吸引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顶尖的一批巨匠。李白、屈原、王安石、王阳明都曾流连于此。在九华山闻着檀香,漫步林中,听着钟声,一切的浮躁和喧嚣都会烟消云散。

大美鹤湖,生态宝地。池州升金湖是安徽省首个荣获国家级称号的自然保护区,安徽省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之一,享有“中国鹤湖”的美誉,是江南湿地明珠,更是候鸟的天堂。悠悠岁月,辽辽鹤湖,成群的候鸟飞越重峦叠嶂、万水千山,只为这个冬天和您一起相约升金湖。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因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杏花村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诗村”。可能杜牧自己也不曾想到,那个牧童的随手一指,竟为他指出了一个千古流芳,也为世人指向了一个浪漫归属,圆了多少都市人田园牧歌的梦想。

除此之外,池州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中国最美赏月地平天湖,中国最美诗河秋浦河,天然奇景、鬼斧神工的蓬莱仙洞等各类景区景点300余个。

游在池州,一饱眼福;食在池州,一饱口福。吃一段富硒美食,喝一壶润思祁红茶,贵池小粑、池州鳜鱼、九华黄精、石耳炖土鸡,每一道都会让您垂涎欲滴。我们会因为一处美景而记住一个城市,也会因为一个味道而怀念一个城市,池州就是这样的存在。

 

山为谷,水为脉,村为魂。走进池州,一山一湖一村,满眼是风景,处处有文化。山水之中,灵秀九华。

我在安徽池中期待您的到来。

 池州有皖南最美的四季山水。

一汪绿水,万景荟萃。池州,仿佛一个美人,典雅、端庄、玲珑而剔透,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情怀,古朴九华山雄奇险秀、齐山幽静空灵、牯牛降葱茏峻茂、升金湖烟波浩渺,秋浦河落霞余绮……

南方自驾游皖南篇第十七站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池州的山,连绵起伏,蔚然深秀;池州的水,襟江带湖,清纯空灵。

诗情画意,山水池州。人在池州,远处的青山安然静寂,山脚下的民居白墙黑瓦,清一色徽式建构,工笔画出一般。放眼望去,湖上莲叶田田,荷香袭人,碧波荡漾,垂柳依依。漠漠水田,几只白鹭翩飞,悠然变换的白影格外静美。这令人想到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南方自驾游皖南篇第十七站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灵秀的山水养育了池州人。在很多池州人的眼里,池州可能是世界上最适于生活和抒情的地方。

在池州的晴天醒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天空很蓝,蓝得明亮纯净,像是要滴下来。清晨的百荷公园已经有人在晨运,这时你会分不清青春和苍老的定义,一样是阳光的笑容,一样是对生命的热情,只有头上的白发和黑发,让人忽然觉得岁月的流逝。公交车上永远挤满了上学的孩子和上班的大人,但是无论如何总会给老人家让座,然后有不服老的老人给带着孩子的妈妈让座,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在小小的车厢里流动,一天的微笑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池州的雨缠绵而温柔。2021年,我们高中41年同学会。自始至终,多情的雨一直奏着欢快的旋律,一刻不停地陪伴着我们。山朦胧,水朦胧,人也朦胧。

南方自驾游皖南篇第十七站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一池山水, 千载诗城。雨让诗城的聚会多了几分浪漫与飘逸。

莲花佛国的九华山,也因为有了雨的陪伴,变得空灵和超然。九华山的雨,带着九华山的灵气,做着迷幻绮丽的梦。细细的雨,落着落着,像被山上的景色陶醉了似的,渐小渐小,小到几乎感觉不到了。可是一会儿,却又像一下从梦中醒过来了,淅淅沥沥地,再次落个不停。

雨,让我们的拜谒恩师和母校旧址,都变得异常的艰难。我们怕年迈的老师们,经不起这番周折,所以,礼赞母校和谢师恩就临时改为对母校、对所有老师的遥远祝福和诚挚问候。

走不出迷离的江南哟,走不出江南的迷离。同学们看江南的雨滴,在空中开得像那鲜嫩的野百合花瓣;神秘的雨韵,像留声机一样在诉说着昨天。

 南方自驾游皖南篇第十七站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雨中的同学会,生动了同学们一世的时光。大家都有这样的感悟,多年以后,肯定会记得:一个细雨蒙蒙的初夏,杏花村边,九华山下,一群年近花甲的共和国大龄青年,倚南窗,沐清风,在时间的际涯里,捡拾失落的回忆。一场雨,一句话,一首歌,一个舞姿,一声珍重,我们跌进了高中时光,穿越到41年前的青葱岁月。

朦胧山水,画中人家,池州,有皖南和中国最美的山水。静静地坐在山间峡谷,面对一汪碧水,一片青山,观水中碧波荡漾,看山上绿水红花,静听鸟语禅钟,在天然氧吧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自由自在的钓者心甘情愿地被钓竿左右,在山谷间无忧无虑任凭时空变换,领略这一番灵山圣水的绝妙佳处。

峰峦叠翠,绿水如带的皖南,永远是一个柔情而婉约的梦,美如仙境之琼宇,丹青难以描摹,文字也成了累赘。这样依山傍水,山水环峙,江上点点轻帆斜影,江边古村落星罗棋布,宛如一幅流动的《富春山居图》,从烟雨迷蒙之中,款款走来。

皖南,愿你和我们同学一样,跨越千年,却不曾渐行渐远,阅尽千帆过后,归来仍是少年。

南方自驾游皖南篇第十七站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池州是古老的,也是崭新的,充满了活力,一切都将准备,一切都将开始,在池州,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久违的感动……

 

如果说,九华山、秋浦河和杏花村是地图上的池州,那么,池州傩、文南词和青阳腔就是心灵上的池州。文化在这里落地生根,心灵在这里放飞歌唱。不管人事怎样变迁,池州永远是池州。以山为眉,以水为弦,以湖为镜,以城为袍,池州,一幅天赐的禅意水墨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