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个性、品质,写出你的态度情感——“这样的人让我______”作文讲评
(2022-04-06 21:15:48)分类: 诗意写作中考作文 |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动笔行文之前,应在题目横线处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尊敬”“佩服”“感动”“叹息”等,同时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对象,补齐题目。“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亲人、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书中的人物、历史人物、当代名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比如熊孩子、熊家长、缺乏公德心的人、自私自利之人等。应注意的是,你所确定的这个人,必须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二、精选场景,还原情境。不管你写的是什么样的人,让你尊敬也好,叹息也罢,都应有相应的场景与事件支撑。离开具体的场景和事件,人物的性格、品质乃至精神面貌,都无从表现。
三、列举素材,确定写法。确定写作对象之后,思考自己为什么锁定这个(些)人,这个(些)人的主要性格和气质是什么,他(们)的哪些外在表现触发了你对其性格、气质的哪种感受。在此基础上,选择运用合理的写法,如侧面描写、对比、衬托等,以期达到突出人物形象的目的。
构思参考:
构思一:拟题“这样的人让我喜爱”,写三个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表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幽默有趣、多才多艺、乐于助人等。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也可拟小标题,让文章结构清晰。
构思二:拟题“这样的人让我敬佩”,选取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如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登顶珠峰的69岁“无腿老人”夏伯渝;勇战新冠病毒的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自费开办“留守儿童之家”,30多年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的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叶连平……他们坚忍不拔、心怀大爱、勇于攀登、不懈奋斗,是时代楷模。
构思三:拟题“这样的人让我温暖”,可以写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可以写陌生人带来的温暖。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如可以拟三个小标题:一碗莲子羹的爱(写外婆对“我”的爱)——一把伞的相助(写同学把伞借给“我”)——一辈子的坚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坚守梦想,开设国学)。
那晚,月光肆意泼洒,你我肆意谈笑。现在,你在月亮的那一头,你我心永交织,意永相连……
小时候,大人们总说:中秋节是家人们团聚的日子。可是爸爸妈妈从来没有陪我过过中秋节,是爷爷让我的生命里有了家的感觉,也是因为有他的存在,令我心安……
那年秋天,我每天都会仰望夜空,望着那轮明月一天天地圆起来,我知道中秋节要来了。
“子欣,爸爸妈妈不回来过中秋了。马上就放国庆假了,我们国庆回来陪你,乖儿哈!”电话那头传来这么一段话,就只有这么一段话,没有“再见”。我却并不在意,或许没有爸爸妈妈的中秋我早已习以为常。就在这时候,一双温暖的大手按在我肩上,我回头一看,是爷爷,他对我说:“中秋节,有我呢,高兴点儿!”我望着这双大手,黝黑而又粗糙,经过岁月的沧桑,一副坚硬的骨架外包裹着一层干裂的皮,突然莫名有些心疼,又抬头瞧了瞧他那饱经风霜的脸、眼角的皱纹、鬓角的白发、依然明亮的双眸,我忽然鼻子酸酸的。
“子欣!起床了!”我猛然被惊醒,是爷爷。“我们一起去集市里买玩具和月饼吧!”我从未看到他如此的欢乐活泼。
他骑上小三轮,我搬了一张小板凳坐在他装载粮食的载货板上。微微刺眼的阳光肆意泼洒,他的脸上不一会儿就流下了豆大的汗珠。阳光斜射,映照着他的脸,亮晶晶的。我们停在月饼铺前,月饼的香味扑面而来。
我一进铺子就看中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可他却把我拉进了厨房。面对着桌子上那些零零散散的模具,我竟有些手足无措。他熟练地做起月饼,小心翼翼地往饼芯里注入我最喜欢的红豆沙,放入模具,生怕一不小心会弄碎了月饼,可这并没有结束,他又用刀子在月饼上刻下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薛子欣。看着他那日益苍老的脸、霜白的发、佝偻的背、蹒跚的脚步,泪水不自觉地涌出我的眼眶。视线模糊,我仿佛看见了他正迎着朝阳挑着一箩筐的稻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脸上映着丰收的喜悦。
昼夜更替,月亮照亮了夜晚,他骑着三轮车,我坐在后头,银色的月光笼罩在了我们的身上,仿佛他就是那个月亮,在黑暗来临时拥抱我的那个月亮。
时光已逝,记忆定格在那一刹那。月亮会消失,太阳会不见,爷爷,你在我身边也好,在远方也罢,回想起你的温暖与纯粹,我的世界被你照亮,内心被你点燃!爷爷,你这样的人让我心安!
【点评】
一是选材新颖,描写生动。爷爷喊“我”去买月饼的和做月饼两个素材选择精准且描写细腻,突出了人物爱孙女、有温度的一面。
二是虚实结合,今昔对比。小作者想象爷爷年轻时挑稻谷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而爷爷年轻时的朝气蓬勃又与如今的苍老佝偻形成对比,令人感慨。
这是她忙碌却又幸福的一天。都说在清晨六点的城镇寂静小巷中,只有三类人穿行其中:学生、老师与环卫工人。可世人皆忘却了,那一个个在你的世界路过,为你提供早餐与方便的小贩,她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我的邻居。
那天,我去她家买早餐。到了店铺,只瞧见她那忙碌的背影和在操作台上不断飞舞的双手,除此之外,只有人潮。我瘦小的身子挤进人群,“老板,来一层米面层!”我试图用音量穿过汹涌的人潮。她注意到了我,朝我笑了笑,说:“小妞,你来了!”那笑容似是嵌在脸上,嘴角上扬,散发出一种温柔的光。
她拿出一张面皮,摊开在竹条编成的匾上,将那每下油锅就会“扑哧”响的菜馅平铺于面皮上,又把多余的“累赘”舍去,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铺完了便将它卷起,放入袋子,递于我手中。那一串熟练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丝不乱。
她的手光滑、柔顺,或许是整日泡在米粉中,被那香醇的小米所晕染的吧,还带着稍许小米的米油香。打我记事起,她每天的生活便是不断重复前一天的事——卖米面层。我也曾问过她,但她说不仅是让客户买早餐,更是让过路人“买个方便”。
人潮拥挤,矮小的我难以站稳,几次三番踉跄。“大家别挤!小孩子站不稳摔倒就不好了!”她喊道。人潮平稳后,她放下手中的事,把我拉到她的身后——一个“人烟稀少”的角落,对我说:“你就坐在这儿哦!”那语气温柔至极,字字沁入我的内心深处。说完,她又去忙碌了。
“贫穷的人并非贫贱,平凡的人并不平庸。”人世熙熙攘攘,总有人默默付出。她平凡勤劳,却熠熠生辉。
我敬佩她这样的人。古时人们望月,思乡之情泛溢而出;她就似那一束月光,我一望见她,敬佩之心便油然而生。
【点评】
作者精选场景,还原情境,将主人公置身于特定的场景——卖米面层的工作台前,在做米面层和关心“我”的场景中展示了人物平凡、善良的精神特质。
晚春的一个周末,爸妈带着我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那里,我遇见了你……
山谷里,阳光在绿意中寻找空隙钻了进来。抬头,斑驳的光影给树叶着了色,那些树叶像跳动的精灵般可爱。在这样的山林中行走,真是一件惬意的事。起初,我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甩开双臂昂首阔步,两台阶两台阶地往上跨。可没过多久,我高昂的斗志便被疲劳冲击得烟消云散。腿渐渐沉重起来,身旁的景物变得单调枯燥,双臂垂吊,气喘吁吁,见树就靠,见石头就坐……
直到我遇见了你——
瘦小的身体显得弱不禁风,却长着一颗大得不寻常的脑袋,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你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包,看上去很沉重。
当我经过你的身边时,细看,吃了一惊,你竟是个成年人!大概是得了什么怪病吧,才看起来那么瘦小。
与你并排而行,你沉重的喘息声清晰地传入我的耳膜,豆大的汗珠从你的脸庞滑落,但你仍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依旧用力地向上攀爬。
是不是在弱者面前,人容易显露善良?我的心变得柔软起来,暗暗为你祈祷:加油啊,我想在山顶再遇见你。
后一段路程,我几次都想放弃,但因为想到你,我不好意思休息。是你,成了时刻立在我面前的镜子,给了我勇气与信念。终于,在日暮时分,我爬到了山顶。俯视山下,满满的成就感涌上心头。在晚霞的照射下,整个山谷仿佛染上了金色,此时的美景我真想与你分享。
父母几次催促我下山,我都无动于衷,只有我知道,自己在等什么。
终于,再没什么理由赖在山顶了。下山前,迎面走来一个气喘吁吁却又满脸惊喜的小矮人。是你,没错,真的是你!我又惊又喜,你也爬上了山顶!
尽管你身体有一些缺陷,可你却笑着面对。是什么给了你如此强大的前行动力?望着你的背影,我浑身充满了力量。
后来的日子里,每每遇到困难,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你。想起你,我心中便有了奔跑起来的欲望。
【点评】
这个自身有缺陷的人,是以爬山来锤炼自己?还是冥冥中给“我”示范人生最好的行走方式——挑战自己?原本处于劣势的人,却使自己活成了他人的榜样,这样的人足以成为自己的标杆。
习作语言朴素自然,字里行间融入了真情实感,读后令人自省。
【点评】本文作者以学校生活为主,选择了两个素材来凸显出自己的好友勤学上进,热爱学习的好品质,同时也写出了自己深受好友的影响,而成长为不再贪玩、爱读书又不轻言放弃的人。作者善于观察生活,运用多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白杨树引出回忆,而结尾再次通过描写教室外的白杨拉回到现实生活,点明思念之情,起到了烘托气氛,首尾呼应的作用。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寒假结束,各学校推迟春季开学,让我们印象最深的便是陪伴大家的“网课”。上网课不仅是疫情期间同学们学习知识的一大途径,更是大家战胜疫情,迎难而上精神的体现。(写疫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网课”更是新的尝试。)
上课地点:钢厂。在父亲单位上了一天网课的蒋丞同学正写着作业。上网课以来,他比以前更努力了。没办法,网上学习对自律性是极大的挑战,不是严格自律、学有所成,就是放纵自我、虚度光阴。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论是疫情的肆虐还是学习环境的艰苦,都不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特定地点:钢厂。通过特定环境写出人物的学习状况和心态。)
上课地点:菜市场。在母亲的摊位边,白正文还在上着最后一节网课,他格外认真。他深知,网课期间的学习就像寒暑假,是“超车道”,不是他超过别人,就是别人将他超过。他没有天赋,只能靠着勤奋、上进。他优秀成绩的背后,是一根根空笔芯。他知道努力学习才是他最好的出路。(特定地点:菜市场。人物的经历引起大家的共鸣,“优秀成绩的背后,是一根根空笔芯”,令读者感同身受。)
上课地点:家里。亚修刚起床没多久,就打开笔记本电脑搜索当天的教学视频。他想要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想要达到给自己设定的成功的彼岸,这就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疫情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了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他可以一心一意地学习。上网课给他自由支配时间、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提供了便利。
生活想要给我们磨难,所以有了这次疫情。我们无声地反抗着,最后一定能战胜它!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都明白,此刻应该更加努力,战胜困难!
仰望星空,砥砺前行。这样的人,让我仰望;这样的人,让我尊敬。我会像他们一样,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文章最后紧扣题目,深化中心,让人深深感受到: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的确值得人们仰望。)
【点评】
特殊时期,特殊境遇;不同人物,同样努力。本文作者通过几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们感受到在疫情期间,那些拼搏努力、严格自律、战胜苦难、砥砺前行的人,是多么值得尊敬。文章开篇交代写作背景,引出下文,结尾扣题,强化主题,使文章浑然一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