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细节描写和场面细节描写靓起来——“争论”作文讲评
(2022-04-06 20:50:20)分类: 诗意写作中考作文 |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请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1000字。
思路导航
一看到“争论”这个词语,我们就会想到人物描写和场面描写。的确,“争论”这个题目不着意于争论内容本身,争论的结果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争论过程中人的细节描写,对作者还原现场的描写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1.争论的内容要正面阳光积极。
虽说争论内容不是写作的重点,但并不意味着什么样的话题都能写,争论内容必须正面阳光,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才符合学生身份。
2.多用细节描写,还原争论场面。
这类作文的看点在于争论过程中人物的表现,所以我们需要在细节描写上下足功夫。即多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可以把环境设置在课堂上,也可以放到校园内,甚至是我们熟悉的任何一个地方。
3.事件叙述集中,主题立意深刻。
“争论”是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场景下发生的事情,所以事件叙述要集中,这样内容才不显得松散。
本次写作训练也要有一定的主题立意,这样才能让作文读起来不显得低幼化或者无聊。主题可以是对某种现象的思考和探讨,也可以是对亲情、友情的感悟,等等,总之,争论要依托一种主题,这样,写作才有落脚点。
此外,题目还启示我们要留心观察生活,要有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烟火气,才有可读性。
争论,也是一种思辨与醒悟。与人争论,可以辨析思考,可以明白事理;与己争论,是自我的成长与见证。采用叙议结合写“争论”,通过具体事例,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不仅有“论”,更是自我的体悟与升华。
写作中暴露的一些不足。
1.用叙述代替争论过程。比如,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
2.选材品质比较低,写作过于急躁。往往是争论还没开始,就已经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
3.人物形象单薄,不够饱满。具体表现:人物争论基本是“他说、你说,我说”,人物说话干巴巴的,缺乏争论中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描写,不能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
课间,小赵同学突然神秘地问我:“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看着他那张坏透了的脸,我心说:“我要是说先有鸡,你就会说没有鸡哪来的蛋;我要是说先有蛋,你就会说没有蛋哪来的鸡。哈,这种鬼把戏,能瞒得过谁!”正迟疑间,他露出得意的笑,说:“‘大学问家’也有答不出来的时候,嘻嘻……”一个“激将法”,我便中招了,脱口而出:“先有蛋。”果不其然,他真说了我预料的话。
我俩争论起来,这场争论如风拂水面,涟漪lián y层层。不久,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俩的争论中,分成了“先鸡派”和“先蛋派”。先鸡派的观点: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是由草履虫演变来的,那么鸡很可能是由一个低级物种进化来的;先蛋派的观点:鸡的老祖先是恐龙,而恐龙是卵生的,所以先有蛋。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周围的氛围变化得也很快,刚才还紧张热烈,倏忽sh h间降到冰点。有人不紧不慢,呈胸有成竹状;有人旁征博引,使出浑身解数hún shn xiè shù;有人手舞足蹈,用尽洪荒之力;有人瞪大眼睛,面露无可奈何……
就在我们争论得如火如荼ú hu rú tú时,我方一名队员突然叛变,他成立了“同时存在”这一派系,说既然双方的观点都是对的,两种观点就可能同时存在。这一观点居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倒戈do g之人越来越多,好一场争论啊!人人都有观点在手,人人都有无穷“法宝”。隐隐约约间,不知谁在那儿信口雌黄xìn ku cí huáng,不知谁在那儿滔滔不绝,也不知谁在那儿面红耳赤……教室里人声鼎沸én shng dng fèi,大家都在为这场莫名其妙的争论出力。
上课铃声响起的一刹那chà nà,争论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
我回味刚才之种种,不觉莞尔wn r,其实这个千年争论,谁对谁错又有什么重要呢?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可以持续激发我们去探索生命与宇宙起源的浓厚兴趣,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这种校园小事不也是很美好吗!
【点评】
本文详细描写了“我们”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过程。其实这种争论一直没有真正的答案,也无须争论出答案,习作更多是着眼于争论过程中对人物的描写,这些描写非常生动,大大提高了习作的可读性。
1.对话开篇,符合题目要求。题目是“争论”,习作一开篇就告诉我们争论的具体内容,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非常符合读者的思路。
2.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在写“我们”争论的时候,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细腻,这就为我们塑造出了两位爱好争论的同学的形象,然后由两位同学引发出全班同学的争论,整个过程描写得非常到位,增加了习作的生动性。
3.场面描写,读来饶有兴味。习作写出了同学们争论的劲头和争论的气势,颇有校园生活气息。
4.佳词丽句,增加习作文味。“风拂水面”“涟漪层层”“如火如荼”“戛然而止”等词语,言简义丰,让习作的语言更有感染力。
我上小学时,曾有一个“死对头”,只要见面,我俩多半会展开“口水仗”……
一天,我正和好友抱怨自己的母亲大人管得太严,天天都被“不平等条约”束缚着,没有多少自由时,就听见一个声音从后面幽幽地飘来:“你妈妈也是为你好,她要是不管你,还指不定你要疯成什么样子呢,准保上房揭瓦……”不用回头我就知道,那个爱“找茬儿”的又来了。我今天来了兴致,打算和她一争高下。
“我当然知道我妈是为我好。但她管得太严了,没自由,很压抑。你不知道,我妈竟然逼着我每天把饭卡的使用情况向她一一汇报!”委屈爬满了我脸颊。可她却甩甩头发,神态就像和一个三岁小毛娃讲一加一等于二那样拖长了音调。她耐心地说:“如果不这样约束你,你肯定会天天吃炸串,喝饮料,到时候是自由了,可身体呢?没有好的身体,看你怎么自由……”说到最后,她的声音竟有些恨然。
我听了有些发窘,涨红了脸说:“还有一次,我妈把来家找我画板报的男生给赶走了,根本不管我有多尴尬。”“现在早恋现象那么严重,你妈妈也是担心你啊!”她秒回,“要是你妈妈不管你,任由你发展,你觉得这样好吗?你看看大街上的流浪儿,再看看电视上的那些留守儿童。”这次我竟然无言以对,想想她说的话,竟然句句在理,弄得我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嘴之力。我的脸变得滚烫,幸好此时,上课铃声拯救了我。
回味她说的种种,我对妈妈的理解更深了几分;而和她,也不再是“对方辩友”,这难道不是“不争不相知”吗?
【点评】
本文看似普通,其实内涵很深,表面上是与“死对头”的“口水仗”,实际上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母爱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1.一问一答,情感不言自明。习作采用对话式的构思,一方面暗含“争论”这个主题,另一方面通过一问一答,让我们读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关心。
2.视角独特,读后让人认同。本文的选材比较独特,通过简单的对话指出当下母女间的情感关系,写得很接地气,是一篇情感真挚的美文。
3.场景再现,画面感非常强。用语言支撑的作文,画面感很强。行文中,注意捕捉“我”的神态描写,真实生动。
范文三 争 论 (到底谁才是新时代我们心目中的真英雄呢?)
语文课下课了,可是老师的话还回响在大家的耳边:“到底谁才是新时代我们心目中的真英雄呢?”(用老师的话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
大家陷入了沉思。
李萌托着腮,对围在她身边的人说:“我觉得,那些保家卫国、戍守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她的话音刚落,附和声一片,大家觉得很有道理。
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这圈人的背后响起:“哎呀,这是多少年的老皇历了!咱们现在是和平年代,如果说起新时代的英雄,我感觉必须换人了。”大家齐齐转头,怒目而视。(用“齐齐转头,怒目而视”,写出了大家对这个“不和谐”声音的反对和愤怒。)
李萌一下子从桌前站了起来,激动得嘴唇都要哆嗦了,说道:“冯锐,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和平年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能保障我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对对,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我们国家现在不够强大,即使在和平年代,也不可能真正和平。我们需要这些英雄来守护。”陈粒接着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仿佛要先从气势上把冯锐“拍死在沙滩上”。
冯锐一看自己好像激起了“民愤”,立刻一改刚才的吊儿郎当,正色道:“我的意思和你们理解的不一样。我只是感觉,老师强调的是新时代的真英雄,就应该有时代特色。”
冯锐看大家的脸色缓和了些,用手挠挠头,继续说:“2020年的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当时,形势多么严峻。要不是那些医护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奋斗在第一线,咱们今天可就不能够在这里畅所欲言了。还有,我们的科技英雄们也不能忘记啊,像‘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像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你们说,他们难道不是新时代的真英雄?”(通过对冯锐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表明了冯锐的真正想法。)
大家纷纷点头,李萌也把那“剑拔弩张iàn bá n zhng”的气势削弱了几分,故作老道地拍拍冯锐的肩膀说:“同学,说话要注意方法。你要是这样说,我们还是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们哈哈笑了起来。
这时,班长王琦站出来,总结似的说:“其实,无论是解放军战士、科学家,还是抗疫英雄,都是我们新时代的真英雄。下面我宣布,课间辩论赛到此结束。”好像为了印证班长的话,上课铃声适时地响了起来。(班长的话作为结束语,对于同学们的争论结果加以明确,并用铃声巧妙完结。)
大家会心一笑,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结尾“会心一笑”,言简意赅,收束自然。)
【点评】
本文选取了一个课间小片段,写出同学们对“新时代真英雄”的理解和态度。通过争论,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同学们的内心情感和价值取向。文章语言生动细腻,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把人物刻画得形象清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范文四
炎热的夏日,正是龙虾飘香时,我家的龙虾馆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爸爸手里夹着一根烟,坐在椅子上对哥哥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懂事!”哥哥站在一旁昂着头说:“你太古板了,现在做生意都是‘利’字当头。这附近的龙虾馆有哪家不是这样做的?”“可咱们家的龙虾馆绝不能那样做,这不等于砸自己家的招牌吗?”
记得也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家的龙虾馆在全家人的辛勤忙碌下正式开张,为了给来吃龙虾的顾客留下好的回忆,爸爸特地把龙虾馆取名为“回味龙虾馆”。
渐渐地,来吃龙虾的顾客多了起来,龙虾馆的口碑也越传越好,整条街道人尽皆知。龙虾馆所在的这条街也有好几家龙虾馆,可是生意却远远不如爸爸的龙虾馆,我有时会想,爸爸的龙虾馆是依靠什么在此立足的?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奶奶和妈妈已经回家休息了,爸爸仍然坐在龙虾馆里清点账簿zhàng bù,我也坐在一旁看。突然,龙虾馆的门口停了一辆大货车,哥哥跑了出去。透过门窗看,他像是和货车司机商量什么,我和爸爸好奇地走出门,只见那货车司机从车厢里抬出一筐龙虾,笑说:“我这龙虾比不上你们盱眙x yí龙虾,可它产量高,利润也高啊。”爸爸脸上的笑容瞬间尽失,问哥哥:“我们的龙虾不是还有几天才到吗?”哥哥得意地说:“这是我特地从湖北找到的货源,是外地的龙虾,成本低,利润是盱眙龙虾的三倍还高不少呢。”爸爸生气了,把送货人打发走后,训斥哥哥:“你这孩子,就算外地龙虾利润高,可它的味道能跟咱们盱眙龙虾比吗?这利润我不贪。”哥哥却满不在乎:“你这么古板,以后龙虾馆的生意还怎么做下去……”爸爸叹了口气,低下头。随后,俩人吵得很凶。
几个星期后,爸爸和哥哥的关系依旧没有缓和。这天,爸爸和哥哥都在龙虾馆里,有一位经常来龙虾馆吃龙虾的叔叔,笑着说:“吃了你们回味龙虾馆的龙虾,才算是吃到真正的盱眙龙虾。不像有的饭店,同样的龙虾,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爸爸满脸笑容,神情中流露出一股自豪,哥哥听后,仿佛心中顿有所悟,来到爸爸面前,惭愧地说:“爸,我以后不会再这样做了,我会像您一样,视品质为生命。”爸爸听后笑了,笑声很明朗。
过了很久很久,龙虾馆的生意依旧红火,我才明白了爸爸的用意,明白龙虾馆在这条街道立足的原因——用品质赢得口碑。
一场争论的平息,教我做人要诚信。从此以后,我的内心更加坦荡。
【点评】
作者是个有心人,能留心身边人、身边事。选取生活中的素材,见解独到,平息一场“风波”,得到人生启示:诚信做事,诚信做人。文章构思巧妙,开头设置悬念,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呈现,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开,环环相扣,扣人心弦。能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描写生动,细节到位,形象跃然纸上,可适当加入景物描写渲染“争论”的气氛。回味龙虾馆,细细品味,人生亦然,结尾处若能升华主旨就更棒了。
【范文五】
因为意见不合、观点不同,大大小小的争论,会让我们产生分歧。如果我们都谦让一步,或者都杜绝造谣传谣,向着正义的方向行驶,争论也会握手言和。
夏日的骄阳焚烧着人们的心,身上的不清爽更使人不舒服,可那蝉鸣却也格外聒噪gu zào,一声接着一声,没完没了。可我还要干值日,这已经很不爽了。我加快动作扫地,只想快点结束这烈日下的煎熬。
我的任务已只剩一点,胜利的曙光使我的心情畅快了些。我想着,他们大概也完事了吧,却见扫南头的男生在树的荫蔽下歇息,五颜六色的糖皮纸、包装袋仍分散在卫生区。我低着头,攥zuàn了攥衣角,憋着气,放平心情,手指着那地,沉声问道:“这里怎么回事?”那男生揪了揪衣领,露出平时那吊儿郎当的模样,笑着解释道:“我的地儿都扫完了,那儿不是我的。”说完还摆摆手,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看他散漫的态度和漫不经心的语调,我更加厌烦了。何况,那地儿确实是他的,组长分卫生区的时候,我亲眼看到了。不负责任的行为使我由烦闷转为愤怒,凭什么?我那么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本分,却要为了他的行为在阳光下多晒一会。我说:“这明明是你的地,你不光不扫,还在这歇着,你……”我生气得语无伦次,干脆一扔扫帚,甩手走人。
组长被吵闹声吸引了过来,问道:“咋啦?”看到没扫完地,扔下的扫帚,满脸通红的我,低头沉默的男生,事情仿佛在他眼里过了一遍。他思索一会儿后,说:“哎呀,不管发生啥了,我们一起干完这里,就回教室吧。”说完,他就开始劳动,他的大度令我有些愧疚,若我大度一点,值日说不定早就干完了。那个男生也抬起了头,开始劳动起来。
我思考片刻,拿起铲子,摆到他们扫积成一堆的垃圾面前,说:“扫进去,然后走。”那个男生嘿嘿地笑着。大家都已扫完,我们有说有笑地走向教学楼。
这次与同学的小小争论,让我想起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话。在争论中退步,让我们收获大度;在生活中谦让,让我们的心境更广阔。
【点评】本文写了校园打扫中与同学的一次小小争论,因为自我情绪,使小事升级。这也是同学相处的常态。开头与结尾的议论恰当地点明了化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