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情感 |
第一次包粽子是在武汉二姨的家,记得那是上个世纪的90年,我要做毕业实习,二姨父帮我联系了他所在的大学,那里指导老师和设备正好方便,于是在武汉工大实习了一个月,在二姨家也住了一个月,期间正赶上过端午,二姨想让大家吃粽子,可是她不会包,姥姥竟然也不会包,我自告奋勇说我妈以前包的时候我都在边上看着,我想我可以,没想到二姨竟然真的买回了江米和红枣让我包,牛吹出去了,我其实真没下过手,可一家人眼巴巴地等着吃呢,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包吧,记忆里老妈拿着叶子一挽,把米枣往进一放,然后三八两下就挽出几个角来,可叶子真到了自己手里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听话了,扭了几次,不是漏米就是叶子破了,实在是不好意思,生怕被二姨笑话,后来好不容易扭好叶子,塞好米和枣,用马莲可是捆了个紧,只怕再破了,总算是包住了,二姨还不住地表扬,其实我心中忐忑,谁成想粽子煮出来后因为我塞得米太实太多,煮出来硬不说还夹生,好生难堪哦,第一次牛吹大了,粽子实在不好吃,还浪费了那么多米……可毕竟那是第一次亲手包,也有了包粽子的经历。所以在武汉过的那个端午至今记着,武汉的热至今记着,二姨的热情与美丽也至今记着。
那次以后就参加工作了,单身时候的端午节也总有粽子吃,直到好多年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孩子。多少年来我似乎从来不曾想过端午是阳历的哪一天,母亲总是在快到五月初五的时候就提前把粽子给孩子们包好了,父亲买好艾叶,给我们送来,有的时候也过去给母亲打打下手,但依然是母亲包,我看着。粽叶,米,枣在母亲手里就像是变戏法,非常熟练,一会就是一锅,等上火煮开了,屋里屋外满是粽叶和艾草的香味,儿子吵吵着要吃粽子,那种感觉真的好幸福。
后来父亲病了,在2012年粽叶飘香的季节,父亲的病已经凶猛到叫人无法招架。父亲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与病魔斗争了六年,这话丝毫不夸张,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他是一个病人,因为他总是以他的智慧、他的幽默感染着他身边的人,希望他身边的人都快乐地生活,可是病魔却是那样残忍地折磨着他,父亲曾经高大挺拔的身影变得那般瘦弱,母亲因为要照顾父亲也无暇再顾及其他,那时候,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给予父亲的太少了,于是那年我上街买了二斤粽叶,三斤糯米,回家泡上红枣,按照母亲曾经在多年前教给我的包粽子的方法,包出一些不太好看,但是却充满浓浓爱意的粽子给父亲送去,虽然父亲已经不敢吃粽子,但我想让他看到我包的粽子,闻到粽叶的香味,我想让粽叶和艾草的香味能永远刻在他的记忆里......记得父亲笑着对我说:“终于接过你妈手中的旗了”。
端午是纪念屈原的,可因为包粽子却让我想起了坚强的父亲、雅致的姥姥、美丽的二姨,虽然他们都已经去了,可那份亲情总在心中萦绕着。
如今又到端阳,母亲年岁已高,今天我包了一些棱角已经很好看而且也很软的粽子给母亲送过去了,她很开心,我想让粽叶和艾草能一直飘香……母亲的旗帜也一直会高高飘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