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孩子不是不愿,而是不能时

(2012-05-25 13:56:21)
标签:

礼貌

理解

规矩

规则

杂谈

分类: 妈妈日记

当孩子不是不愿,而是不能时

/皓妈

小子放学后有家不能回,大多数是爷爷接了便放在单位里,某日,小子一反常态的捣乱,把爷爷惹得翘胡子瞪眼。我到家的时候,看到一个哭过后,睡着在爷爷的车上,卷缩得像小猫一样无辜的孩子,看见孩子还在睡觉,遂把孩子从车里抱出来,放到床上继续睡。

婆婆很生气,这么坏,还要抱着他,貌似我不该还对孩子好,给好脸色看,好脸坏脸,咱都无所谓,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区分,让孩子睡舒服才是要做的事。爷爷,奶奶,爸爸一致认为孩子不讲礼貌,这样不好。在一片声讨声中,我这根墙头早暂时倒向了这个阵营,听听他们对孩子的抱怨,也拿腔作势的把孩子请出来:影响别人确实不对,那是工作场所,被领导知道,爷爷就不好去上班了,家里没人,领导能让你呆在哪里已经是很好的福利了,我们好好珍惜。孩子也明白,去爷爷办公室这么高调,明显是弊大于利,跟我说,妈妈下次我知道要怎么做了。

孩子在这件事情上是有做错,做错了就一定是个不讲礼貌的孩子,貌似做错了一件事,所有的事都错了,就是一个不讲礼貌的孩子,确切的说,是在一定的时间里没有很好的管好自己的情绪,这件事,孩子处理得不好,但这并不能说孩子就是个不讲礼貌的孩子。正好有看到一片一篇文,文中说到:认为孩子应象大人一样成熟和中规中矩是错误的做法,妈妈、爸爸带着孩子与熟人、亲友相遇时,一般会要求孩子招呼大人,并礼貌地有问有答。但多数孩子并不像大人一样那么有礼貌和懂事,而是表现得不理不睬,甚至立即走开,大叫着去关心一件另外的事。尴尬的大人往往立即责备孩子或抱歉地说孩子很不懂事的话。

其实孩子不做这些,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孩子还没能熟练地把握社交的环境,有时大人的要求和其他大人的关心问候会给他们带来压力。此时责备孩子会挫伤孩子掌握社会礼仪的能力。有的孩子会表现得懂事,按照大人期望的去做,但心里并没准备好,表面上在做,内心很紧张。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表现出一定的内向,不太喜欢社交。

因此,大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中规中矩地招呼、问候,给孩子做榜样,同时也要孩子向朋友问好,但不论孩子如何表现,都宽容对待,一笑置之。

   我记得,我也有类似的经历,正打算张口,一眨眼,立马就说,这孩子没嘴的,喊人都不会。被不讲礼貌后,就很难有讲礼貌的动力,就像我们知道事情做得不好了,对自己就失去信心一样。大人先入为主,孩子就不被理解。

   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高度体会孩子的处境,就无法理解孩子。偶尔出个差子,要理解孩子,去爷爷办公室这段时间,总得表现还是不错的,这不,跟他摆明利益关系了还是知道的。每次说到利益关系,小子总是拿小弟弟的故事来告知我他懂了。

    故事是这样的,有次,公司安排小朋友跟妈妈上班,让小朋友体会家长工作的不不容易,让小朋友做采访,做表格,表演节目,一天下来忙的不亦乐乎,忙到活动结束后,有个小朋友一定要玩妈妈电脑里的游戏,妈妈不给玩,立马跟妈妈说:“你不给我玩,我就告你们老板。”把所有人都雷到了,后来孩子跟我说:“弟弟怎么那么傻,告诉老板,妈妈就会被扣薪水,没钱了,什么都没得了。”我想每个人都爱讲礼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个讲礼貌的孩子,只是有时还真是不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