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是不愿,而是不能时
(2012-05-25 13:56:21)
标签:
礼貌理解规矩规则杂谈 |
分类: 妈妈日记 |
当孩子不是不愿,而是不能时
文/皓妈
小子放学后有家不能回,大多数是爷爷接了便放在单位里,某日,小子一反常态的捣乱,把爷爷惹得翘胡子瞪眼。我到家的时候,看到一个哭过后,睡着在爷爷的车上,卷缩得像小猫一样无辜的孩子,看见孩子还在睡觉,遂把孩子从车里抱出来,放到床上继续睡。
婆婆很生气,这么坏,还要抱着他,貌似我不该还对孩子好,给好脸色看,好脸坏脸,咱都无所谓,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区分,让孩子睡舒服才是要做的事。爷爷,奶奶,爸爸一致认为孩子不讲礼貌,这样不好。在一片声讨声中,我这根墙头早暂时倒向了这个阵营,听听他们对孩子的抱怨,也拿腔作势的把孩子请出来:影响别人确实不对,那是工作场所,被领导知道,爷爷就不好去上班了,家里没人,领导能让你呆在哪里已经是很好的福利了,我们好好珍惜。孩子也明白,去爷爷办公室这么高调,明显是弊大于利,跟我说,妈妈下次我知道要怎么做了。
孩子在这件事情上是有做错,做错了就一定是个不讲礼貌的孩子,貌似做错了一件事,所有的事都错了,就是一个不讲礼貌的孩子,确切的说,是在一定的时间里没有很好的管好自己的情绪,这件事,孩子处理得不好,但这并不能说孩子就是个不讲礼貌的孩子。正好有看到一片一篇文,文中说到:认为孩子应象大人一样成熟和中规中矩是错误的做法,妈妈、爸爸带着孩子与熟人、亲友相遇时,一般会要求孩子招呼大人,并礼貌地有问有答。但多数孩子并不像大人一样那么有礼貌和懂事,而是表现得不理不睬,甚至立即走开,大叫着去关心一件另外的事。尴尬的大人往往立即责备孩子或抱歉地说孩子很不懂事的话。
其实孩子不做这些,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孩子还没能熟练地把握社交的环境,有时大人的要求和其他大人的关心问候会给他们带来压力。此时责备孩子会挫伤孩子掌握社会礼仪的能力。有的孩子会表现得懂事,按照大人期望的去做,但心里并没准备好,表面上在做,内心很紧张。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表现出一定的内向,不太喜欢社交。
因此,大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中规中矩地招呼、问候,给孩子做榜样,同时也要孩子向朋友问好,但不论孩子如何表现,都宽容对待,一笑置之。